APP下载

红色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文化缺省和重构探析

2021-11-25孙寒杰朱立华

现代交际 2021年6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译文译者

孙寒杰 朱立华

(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134)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都秉持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理念,境外旅游的观念也在不断加强。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一直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而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红色旅游不仅具有经济效益,更具有特殊的革命意义,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态度向疫情全面宣战,坚持全国一盘棋,因此受到海外人民的高度关注。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多次以物资、人力、技术等形式向多个国家提供帮助,展现出大国风度,得到海外人民的赞誉。因此,疫情过后,我国旅游业海外市场必将大大得到拓宽,中国的赤色精神也会收到进一步关注,那么红色旅游翻译文本将在世界沟通中充当着至关重要的桥梁角色。

纵观国内现有成就,虽已有一定数量的旅游翻译研究,但涉及红色旅游文本翻译的研究寥寥可数,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在这些研究中,以文化缺省为着力点的研究更为鲜见。因此,文章将首先概述翻译中文化缺省的概念,继而选取部分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译本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并在以目标读者为中心的基础之上给出相应的补偿策略,以期促进更多优质译文,更好地弘扬中国血色革命精神。

一、翻译中的“文化缺省”

翻译不仅仅涉及语言,还关联文化问题。译者与目标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尽相同,那么在翻译过程中,也就难免出现文化缺省现象,继而译文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翻译过程中文化元素的处理成为翻译界的一大难题。在国外,语言学家布朗(Brown)和尤尔(Yule)首先在《话语分析》一书中谈及这种现象。他们指出,文化缺省是某些情况下惯常的一种知识。在书中对它的描述如下:在特定的情境中,例如在餐馆里,作者虽没有特意向目标受众说明餐馆里有桌椅,或诸如用餐后需要付款之类的信息,但由于读者对餐厅的了解是已知的,因此无须过多地再陈述这些读者已经知道的知识和信息。那么餐厅中的椅子和餐桌、吃饭需付款之类的信息可被视为大家共同默认的部分。[1]

而在中国,学者王东风首先提到了译界中的文化缺省概念,并从语用学的角度为其界定。他指出在交际中,依据语用的经济原则,如果没有特殊目的,他们在运用概念时,一般不会把跟图中相关的信息全部输出,而经常只是根据交际需要,择重点或典型而用。对交际者们来说,那些不用言明就可了解的部分则常被省去。这种被交际双方视为共享的背景信息而又加以省略的内容叫作情境缺省(situational default)。若被省略的内容跟语篇内信息有关,则称为语境缺省(contextual default),而与语篇外的文化信息相关的,则为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2]

“文化缺省”概念问世以来,国内学者将其运用到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研究,涉及文学、医学等领域的文本翻译。例如,王卓在其文章中提到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并通过注释法处理该问题[3],纪兰芬分析了彩色词的文化缺失,提出了合理有效的补偿策略[4],姚欣阐述了中医文本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和补偿策略[5],周艳鲜研究了广西壮族歌曲英译中的文化缺省和补偿策略[6],杨海娟探讨影视文学剧《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7],邱君在对茶文化的翻译中发现文化现象,并给出了解决提议等[8]。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翻译技巧,还应着重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关注文化缺省问题。

二、接受美学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关注的是文本及其接受者的感受,而不是作者和作品本身。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接受美学”已应用于汉语翻译实践中,为翻译人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创造性的理论指导。接受美学在翻译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翻译的发展。杨武能是中国第一个接受翻译美学的人。在他的翻译研究中,他主张译者应该关注读者。[9]通过对读者的关注和其他相关因素,他为译者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即译者开始关注读者。乔国强探讨了读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研究了接受美学在文学翻译发展中的作用,并强调了读者阅读和理解作品后翻译文本的价值。[10]吴持哲从文学翻译者的角度探讨了翻译中使用的接受美学,并认为翻译者应掌握文学作品所使用的原始语言和文化背景,以及目标读者的审美情趣。[11]随后,接受美学被应用于更为具体和多样化的翻译领域。穆雷用美学的关键概念解决了习语翻译中隐藏的文化差异,并要求译者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12]自21世纪以来,接受美学在翻译中已被广泛使用。谢华阐述了接受美学对广告翻译的积极影响,并认为译者在翻译广告时应注意主动性和接受性。[13]王思思通过应用读者的角色和地位、读者的期望视野和空白的实现来解释与他人翻译之间的区别。[14]

三、红色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文化缺省表现及补偿

旅游景点的英文翻译材料是具有召唤功能的文本。它旨在吸引游客,也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应以读者,即游客为中心。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把读者及其接受度放在首位。而在翻译过程中,译文即使以文化为着力点,又因多种内部因素,导致文化缺省现象,如同种物质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色彩的象征;某物质只存于某国家,而非普遍现象,等等。以下选取部分案例进行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文化缺省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补偿策略。

1.物质层面的差异

原文:江西历史悠久,有着深厚党的文化积淀,加上地处南方,处处山清水秀,是一个典型的“鱼米之乡”。

译文:Jiangxi,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e;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China with picturesque scenery.Thus it has been aptly termed"the land of rice and fish".

该例句中的“鱼米之乡”直接将“鱼”和“米”两种文化意象翻译到英译文本中,也即目的语文本中。江西,地处我国南方,受气候地形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这里盛产稻米和海鲜鱼类等食品。因此,将江西称作“鱼米之乡”是我们都可理解的,并也能联想到其热闹的场景,以及能够体会到蕴含其中的赞美之情。但是,英译版本的主要读者,也就是国外的游客,受饮食习惯等的影响,并不能跟我们一样对这两种意象有同样的情怀。因此,这种译法并不能让国外游客体会到其所蕴含的真正意义。

实际上,我们可采取“a land of honey and milk”的英文表达可与“鱼米之乡”的意思相对应。这种译本借助了目标读者所熟知的意象,即“牛奶”和“蜂蜜”,这样更利于外国游客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咀嚼源语言中的情感。此外,我们也可采取意译的方法,将其译为“a place of beauty and abundance”。笔者更倾向于第一种提议译法。一则该词汇中的意象本身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并不具有某种特殊含义;二则借助目标受众所熟知的意象,能够使读者更深层次理解其所描述的景象,从而更好地表达江西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2.人物层面的缺失

原文:他(林则徐)秉公而断,平反冤案,在民间有“林青天”的美誉。

译文:He handled cases with justice and sought out miscarriages of justice.His integrity earned him the name of "Lin Qingtian".

这个例子在英译过程中采用了音译的方法直接将“青天”一词翻译了过来。但是,“青天”一词在我国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当人们看到这个词汇时,很容易联想到历史上铁面无私的包拯,并意识到该词汇所代表的是刚正不阿的清官。但是,境外游客并不清楚中国历史,更不能领会这个词汇的隐含意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若只是译音而不加以解释其内涵的话,很难达到理想的传达效果。“Lin Qingtian(the fair judge)”的译本将音译和加注法相结合,既保留了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又进一步向国外游客展示了该词汇所代表的意义,更利于国外游客更好地理解林则徐的形象,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3.历史层面的忽略

原文: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译文:Nanchang August 1st Uprising Memorial Hall.

“八一”是个典型的红色文化词汇。国内读者对“八一”这个词汇的来源以及所代表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面对这样的红色文字,他们内心产生的是对先烈们的敬仰之情与满满的正能量,思想境界也会得到一定的升华。但是,外国游客看完这样的翻译,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他们对中国的南昌起义并不了解,看到这种翻译可能不禁纳闷,何为“八一”?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简单的两个数字,并不能联想到其他内容。

此外,有些地铁站将“八一纪念馆”英译为“Bayi Memorial”。这种译法虽比较简洁,但“八一”毕竟是中国语境下带有政治文化的专有名词,因此需要专门解释,可加注解加以解释:“also known as Baiyi Memorial for short,Bayi means August 1st,in Chinese,and also the anniversary of Army Day in China”。译与释相结合,既统一了译文表达,弥补了文化缺省,也很好地传播了“八一”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红色旅游文本的宣传旨在吸引读者和传播中国赤色精神。笔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若只为保留源语,而不顾目标受众的理解和感悟,则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试想若我们是目标读者,当面对一个只知其本名,而对其存在的原因、过程、情感等一无所知的事物时,只会产生冰山一角的感觉,对其也不再有过多的留恋。这样的旅游也便不再有意义,不能吸引读者再次前往相关的景点,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如此,一则未达到传播中国故事、赤色文化的效果;二则旅游本身的经济意义失去了光泽。因此,应该少用直译或者音译的方式,多采用改译、音译与加注等方式加以解释其内在的情感与意义。

四、结语

翻译是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在这场交际活动中,文化缺省现象常见而又难攻。它承载着某种特有的文化内涵,涉及生态文化、物质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等各个方面。在翻译过程中,在一种文化里,有些内容对于本土的读者来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另外一种文化国度里,这些内容是否存在或者具有的感情色彩都不尽相同。一旦译者忽视目标语读者所缺失的文化背景,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补偿,目标语读者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其所表达的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让读者感受丰富的文化意义,译者有责任对其进行补偿,可采取加注、改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等方法去弥补红色旅游文本英译过程中文化缺省所带来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译文译者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