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导师制”在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2021-11-25蒋世翠孟龙月郭建鹏

现代交际 2021年6期
关键词:导师制交叉导师

蒋世翠 孟龙月 郭建鹏

(1.延边大学药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2;2.延边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2)

当前,科学研究的发展已经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是综合化、系统化、整体化的交叉学科发展,这一发展趋势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征。[1]为应对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及社会飞速发展所派生出复杂问题带来的需求、机遇与挑战,高等教育的研究生培养层次逐步从单学科模式向学科交叉模式转变。[2]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学习和生活中,导师是与研究生联系和交往最为密切的,是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主要责任人。[3]在如今科学技术发展、社会需求及学科交叉的背景下,研究生导师制度在已知的环境里面临着未知的挑战。“复合导师制”在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以院系为基础的身份制度,缓解了科研经费对跨学科支持不足的限制。

一、科学内涵

1.“复合导师制”的科学内涵

“导师制”是当代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双导师制是将过去的学校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转变为由学校和科研单位、实习单位组成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整合各方面的教学和科研资源,达到教学资源互补,增加教学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使培养的研究生,同时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复合导师制是对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双导师制”的发展,是学科交叉、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具体体现在同一位研究生由不同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多位导师联合指导与培养,其参与多位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团队,或者是多位导师的联合项目与科研任务。[5]“复合导师团队”由多位导师组成,可以是同一所学校内的不同学科(学科交叉)领域的导师组成,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联合培养或者是校外导师及海外导师等组成的团队。通过多位导师的学科交叉、联合指导培养,以期增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造就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实务型人才。[6]

2.学科交叉的科学内涵

学科交叉指涉及两个或多个学科研究领域,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传统单一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合应用,打破界限创造出新思维、新成果的研究。[7]学科交叉是多个学科知识互相交叉、渗透和融合。我国一些高校受到了国际其他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启发,鼓励跨学科开展研究生教育,突出教育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于一体,开设了综合课程或者是学科交叉课程,逐渐开始进行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二、复合导师制的必要性及优势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双导师”进一步提出了完善要求,并对学校聘任的校外导师设定了要求[8],倡导研究生教育培养实行复合导师制。培养学科交叉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创新、经济技术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需求,更是培养符合成长规律和现代科技发展的拔尖优秀人才的趋势,这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多学科之间的融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其在多维空间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研究生培养由传统导师制度向复合导师制度的转轨势在必行。[9]

首先,复合导师制体制是一名研究生由多位导师领导,与单一的导师制相比,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既可以保持传统经典学科的相对完整性,又能促进学科间的相互融合,扩展了研究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

其次,单一导师制存在很明显的弊端,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体系下的研究生培养,建立复合导师制后,不同学科领域的几位导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路,给学生思考和进步的空间。再次,复合导师制的建立,对研究新型的多学科交叉课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发挥每位导师的优势,集思广益,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开展工作,有助于取得科研创新成果。

最后,采取复合导师制模式,师生之间取长补短,发挥各位导师的学科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只有各位导师间有效合作,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导师们与学生们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三、复合导师制的不足及建议

符合导师制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单一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要想建立复合导师制度,导师资源必须足够充足。目前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学生数量明显增多,导师资源不足,并且导师资格的确认和遴选制度不完善。其次,由于缺少一个健全的研究平台,在复合导师制培养学生的体制下,存在几位导师交流较少的情况。最后,研究生在享受多位导师提供的多层面学习平台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压力,不仅需要完成学校毕业要求的科研学习任务,还需学习非本科专业其他的专业知识。[10]复合导师制是一种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符合培养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发展趋势的新型导师制,由于该制度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缺乏相关管理制度,如何充分发挥复合导师制对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针对以上不足,给出如下建议:

1.基于学科交叉构建复合导师团队

目前,研究生培养是基于单一学科基础建立的,相关管理体制、行政系统也是基于单一学科建立的。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从单学科模式向学科交叉模式发展,以行政系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已不适合学科交叉的发展。例如,有些学科看似相近,研究方向及研究课题也密切相关,但实际上是属于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更有些属于不同学院。这些不同学科及不同学院属于不同行政系统,虽然学科优势上是取长补短、互补协作的模式,但由于学科培养模式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反而阻碍了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和综合科研能力的发挥。因此,需要尝试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交流、强化学科融合、重组和调整学科范式、优化学科结构和体系,搭建学科交叉科研平台、立足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开展学科交叉学术研究。以发展学科群的思路与模式,按照前瞻性、可行性、创新性原则构建学科交叉环境。根据科研项目的相关性,进行项目集成,按项目集群重组原则组建学科交叉科研团队。[11]

构建复合导师的团队,是加大学科交叉,打破院、系壁垒的关键桥梁。复合导师团队应以相邻或相近专业为主,聘请学科交叉导师组成复合导师团队,培养学科交叉创新人才。[11]有合作项目的大学和企业的导师也可组成复合导师团队,大学和企业导师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科交叉创新人才的科研能力、工作能力,也可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智力资源。营造多学科交叉的优良学科环境,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范围。

2.建立复合导师制管理和监督体系

为使复合导师制在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最大优势,学校要建立相关部门来负责复合导师制的协调管理、监督实施,使其正常运行。首先,学科可以依托学科建设处或融合学院等管理部门,规范管理制度,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如导师的考核、遴选及监督等,组织协调学科交叉的复合导师制。其次,学校需要成立复合导师制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和审查复合导师制实施方案,定时监督各位导师们与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最后,应成立复合导师制沟通小组,负责复合导师团队和研究生的协调作用,帮助学科交叉复合导师团队,开展学科交叉的学术活性、研究生党组织活动等相关事宜。

3.健全导师遴选、评估与考核、奖励制度

应建立健全复合导师制的导师遴选制度,切实做好复合导师团队中的遴选工作,做到严格遴选导师,遴选学术水平高、能力强、具有扎实科研能力的教师或者专业技术人才,确保其能带领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完成规定的培养计划。遴选导师时,不同学科的发展状况和不同学术研究的需求是不同的,应根据这一点规范复合导师的团队成员。为提高学科交叉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学科交叉发展需求,高标准、严要求地筛选、调整和补充复合导师团队,优化复合导师团队的年龄结构、学科组成、学历结构、科研能力等,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动态机制。

复合导师制的管理部门要聘请不同学科专家组成评估组,要坚持以公平、公正的考核标准为原则,同时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化、合理化、切实可行、规范化的评估与考评体系,对复合导师团队在本学院及交叉学院的工作量、学科交叉科研成果、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考核及评分。为调动复合导师制团队中对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学校应出台一系列的奖惩机制,形成规范化的奖惩规定。[12]

4.制定复合导师制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复合导师制优化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转变培养目标,建立及更新适用于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方案。“适才施教”,采取适合学科交叉研究及人才培养的授课方式,设置学科交叉课程,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改善研究生“以偏概全”的教育模式,明确学科交叉的学分制,建立及让学生真正理解学科交叉的意义及发展趋势。[13]依托学科交叉管理部门或科研平台,定期组织“学术月”“学术沙龙”“研究生创新论坛”等形式的学科交叉研究项目研究会,加强学科交叉的学术氛围及交流。开展学术会议、专家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邀请相关研究领域专家,为复合导师制的培养方案及科研内容进行指导与监督。通过多角度的学术交流活动,构建具有多元化、系统化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完善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科交叉创新人才,确保学科交叉创新人才的质量。[14]

四、结语

“复合导师制”的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更是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的界限越来越隐晦。复合导师制的实施可进一步推进多学科相互融合、触类旁通,这对培养并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制度也有助于培养全能型、复合型、实用型的创新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实施复合导师制是一项符合时代特征和形势的创新。

猜你喜欢

导师制交叉导师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导师的猫
连数
连一连
连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