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策略

2021-11-24马家海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空间思维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马家海

摘要:新课改背景之下,小学数学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上,应当更为侧重于对学生们空间思维的有效培养,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满足新课改各项要求。因而,综合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的策略,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空间、变化的学科。小学数学知识一般分为数字与图形两个部分,既需要学生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又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重要性

(一)在教学效益层面

在一定程度上,小学数学实际教学当中的重难点,大部分集中于空间图形相关数学知识层面,均属于注重培养空间思维,转化很难理解部分问题、抽象图等,方便学生们理解与掌握,突破空间图形知识教学的重难点,确保空间图形的教学效率、质量得以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空间图形相关数学知识问题相对较多,通过培养学生们空间思维,可为学生们后期更好地学习其余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二)在空间观念层面

空间和图形,属于小学数学学科当中知识点最多的部分,更属于平面几何较为基础性的知识,内含图形及其变化、图形及其位置相关知识内容。实践教学当中,通过指导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空间立体图形,并把握好它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关系,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空间图形相关数学知识、技能方法等,发展学生们的空间思维。

二、培养策略

(一)培养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学生的空间观念首先是从观察中获得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然后联系具体的事物,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的数量关系。小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对数学图形进行全方位与多角度的观察,并在脑海中逐步建立图形的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在课前可以给学生准备好一些立方体的实物,并在课堂上把这些实物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说说它们有什么样的特征。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观察立体图形具有的特性,对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图形面积知识层面—填补法

对于有些多边形而言,我们只需要稍微补充一部分,就可以将其转换填充为一个规则图形。不同于分割法,它需要学生们结合空间想象,将其进行延伸,形成我们所学过的常见的图形,然后用整体面积减去填充面积即可得到所求面积。填补法,需要大家结合一定的想象延伸,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解展示,引导大家形成填补意识,培养空间思维。例2请用填补法求解例1图形面积。解析使用填补法计算该多边形的面积。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可以将这个图形上半部分进行填补。第一种填补方法可以将其补全成一个长为12cm,宽為10cm的长方形,第二种方法可以将其填补成一个上底为5cm,下底为10cm,高为12cm的梯形。第一种情况,填补后形成的长方形的长为12cm,宽为10cm,它的面积为12×10=120,填补的部分为一个梯形,上底为6cm,下底为12cm,高为5cm,它的面积为(6+12)×5÷2=45,那么所求多边形的面积为:120-45=75。第二种方法,填补后形成的梯形的上底为5cm,下底为10cm,高为12cm,它的面积为:12×(10+5)÷2=90,填补的三角形底为6cm,高为5cm,它的的面积为:6×5÷2=15,则所求多边形的面积为:90-15=75。可见,使用填补法,计算过程较为简便。但其填补方法并不固定,学生们可以结合计算情况选择合适高效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利用所学知识,培养空间想象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空间想象力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空间感与方位感,并且,它还是空间观念的要素之一。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行想象,了解它们的概念,并尝试在纸上画下来。如果学生难以想象这两种图形,教师就可以给他们提供参照物,如梯子、伸缩门等。教室中没有这些物品,需要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通过想象把它们以图形的形式画到纸上。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进行大胆的想象,并画出图形的轮廓,注意这些图形具有的特点。实践证明,利用已学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空间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图形产生深刻的认识。

(四)变换呈现,让思维辩证发展

图形的运动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也是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了许多不同程度的对称图形,例如球、圆柱、长方形、圆、正六边形、平行四边形等,这些图形有的是轴对称图形,有的是中心对称图形。教师在需要利用对称图形为工具引导学生认识不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图形进行变换和运动,在学生头脑中“动”起来。在课前活动中,教师也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熟悉的教室,初步明确要探讨的问题,这是“扶”;小组活动中,让学生自主交流、总结、归纳,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进行个别辅导,这是“放”。通过有层次的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观察角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从总体上来说,空间思维属于小学数学学科课堂实践中较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可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故实践中,要求教师们能够深知空间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们的空间思维,让小学生们可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掌握更多数学知识,保证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整体品质及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8):161-162.

[2]苏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之我见[J].数学教学通讯,2021(07):73-74.

猜你喜欢

空间思维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