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1-11-24曹锋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诵读

曹锋

摘要:书声琅琅应该是语文课堂的特色。诵读是语文课堂上展开教学的基础,是成就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基石。

关键词:诵读;语文课堂的“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学生素养的核心是他们的人文素养,核心素养应该根植于“人性”的培养,应该根植于语文学习中的潜移默化。这既需要氛围的渲染,更需要个人的领悟。

语文的“根”就是“读”,语文课堂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书声琅琅。简单的说教形成不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多读多悟使学生受到心灵的触动,才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就应该是多读,多悟。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一下:如何在语文课堂上“立足“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棵树,无论开怎样美的花,长怎样绿的叶,无论它的树身怎样高大挺拔,这些都应归功于它有粗壮深密的根。没有粗壮深密的根,花的美,叶的绿,高大挺拔的树身就无从谈起了。语文课的“根”就是“读”,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就应该根植于“读”。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其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做一个健康、积极的学校人、社会人。“读”是语文课堂的“根”,只有在”读“上下功夫,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形成,不断发展。

具体到语文课堂上就是:能让学生读的就让学生读,能让学生思的就让学生思,能让学生说的就让学生说,读是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的“活水源头”。总之,课堂上尽可能的让学生多进行有效读。学生对词语句子的揣摩,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精讲点拨以及学生文如泉涌的激情写作等无不建立在对课文的深层次阅读、领悟的根基之上。学生们也正是通过不断的诵读一步一步的深入了文本,在个体与文本的对话中醍醐灌顶,心领神会。在读中思,读中悟,读中有感而发,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

在讲授《桥》这一节课时,我注重了对学生在读的基础之上的精讲点拨;还注重了引导学生对重点语句(描写洪水的词语如:咆哮、狂奔、狞笑、放肆、舔、跳舞等;描写大雨的句子如:像泼,像倒等)在读的基础上的揣摩理解。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获得了良好体验:既感受到了洪水大雨的无情,又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在讲授《将相和》时,我对课文的学习基调定位就是一个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突出了对人物语言的朗读品味,学生既有个体读,也有齐读,并且齐读成为了主旋律。通过反复读,学生深入文本,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触摸到了人物的心跳,并与之产生共鸣。

在讲授《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我通过对“读”实施足够的教学力度,让学生始终在积极高昂的精神状态下学习课文。我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让学生边读书边标画,从而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注重挖掘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在教师的精讲点拨下,课堂紧扣“自豪”等关键词,在由浅入深的读中达到了文本与人的“合一”,学生也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

总之,书声琅琅应该是语文课堂的特色,或者说是“固有属性”。语文课堂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主阵地。诵读是语文课堂上展开教學的基础,是成就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基石。离开“读”,课文的学习理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就是缘木求鱼。

参考文献:

[1]吴德民.立足智慧教育,探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新课程,2021(34):23.

[2]李杰钦.立足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军神》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1(01):69-70.

猜你喜欢

诵读
古诗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
不识“文言”真面目只缘身在“剖析”中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
诵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美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