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2021-11-24陶凤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语言特点语言能力小学语文

陶凤

摘要: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结合课程目标与小学生的认知特征,总结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语文的基本特点,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在分析小学阶段强化语言教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的语言特点分析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为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能力;语言特点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层面的教学集中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师要优化语言应用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度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发挥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塑造作用。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对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能够使得语文知识以更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来传授,同时增加语文的趣味性与生动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愈加丰富,知识性也逐渐增强,这也在客观上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是表层的、具象的,仅靠其自身对语文阅读文本的理解是浅薄的,特别是在课程改革之后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学生对教材文本内涵和育人价值的理解都更加依赖于教师的语言艺术[1]。同时,语言也发挥着调动课堂氛围、控制课堂节奏的功能,教师能够凭借丰富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自己形象而直白的表述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内涵,以富有艺术性的语言来增强语文学习的美感,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和应用水平。

三、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分析

(一)语言的规范性

语言工具性得以体现的基本前提就是要保证使用的规范性,以免出现词不达意、文不对题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信息沟通障碍。而且语言承载着语文的文化内涵,其文化价值的传导也依赖于规范化的语言系统。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语言的应用方面保持严谨态度,确保自己对语言的科学规范使用,以保证学生学生能够接收到严谨准确的知识和信息。在具体教学实践方面,教师要注重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发音、句子的句型句式、语法、句子的语义内容等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使用方式。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同样也要采取规范的语言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小学阶段学生习惯的养成本身就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周围大人言行举止的模仿,因此教师不可忽视日常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影响力,要以自己的语言的规范化使用为学生树立榜样。

人教版一年级上下语文教材中都有《识字》板块,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格外规范自身的语音标准,避免出现发音不准、舌前舌后音不分等情况。因为低年级学生主要是通过模仿来学习,教师语言的规范性会直接影响学生所习得的语言。所以在识字这一语言学习的基础性阶段,教师要严格标准化自己的口音,规范语言的使用,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注意使用普通话,使小学生能够在规范的语言应用环境中提升自身的语言水平。

(二)语言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思想活跃,活泼好动,他们对直观而有趣的内容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好奇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也要尽可能贴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趣味性、生动性的语言来营造活泼积极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2]。在课文内涵的阐释方面,鉴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效,教师要尽可能借助生动的语言来讲解,将学生代入到课文的情景中,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体会到文章的内涵与情感表达。

比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上)语文教材中《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启发性的提问,营造一幅雪后美景的画面,将学生代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中,以此来触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比如:

教师:“屋顶戴白帽,森林穿棉袄”。大家猜一下这两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学生:冬天。

教师:为什么是冬天呢?

学生:因为“白帽”和“棉袄”是冬天的雪。

教师:真棒!大家喜欢下雪吗?

学生:喜欢。

教师:很好,大家想一想冬天下雪后雪地会是什么景象?

学生:会留下脚印,还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教师可以配合相应的图片展示,展示冬天雪后的景象。)

教师:不光我们人类喜欢下雪,小动物们也喜欢在雪地里玩耍,成为雪地里的小画家。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会在雪地里画画的小动物们吧!

诸如此类的趣味性問答,不仅能够以学生喜欢下雪这一兴趣点为基础导入新课,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在对话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语言的情感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光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其语文学习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作用。无论是在字词还是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其表意,还要以自己的富有情感性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深层蕴含的情感因素。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个人往往很难领悟古诗词的情感和美感,这时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近课文的意境中,带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教材中《静夜思》一诗的教学中,在讲述诗文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先交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诗人李白长时间在外漂泊,很久很久没有回家了,事先做好感情铺垫。然后在诗文阅读中,注意把握节奏: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对诵读节奏的把握有利于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感,增强语言学习的审美体验。然后抓住“疑”、“举头”、“低头”、“思故乡”等带有情感色彩的字眼重点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将学生代入到作者的情绪中。小学生的阅历和生活经验比较单薄,教师要善于借助富有情感的语言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理想的教学情境。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语文本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科特色,二是小学阶段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鉴于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皆处于递进式上升过程中,教师也要灵活调整自己的语言特点,使之更适应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1]闫承禄.解析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76-77.

[2]马满全.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对学生兴致的引领[J].家长,2020(18):176-177.

猜你喜欢

语言特点语言能力小学语文
基于师生语言特点研究谈数学助学课堂
浅析俄语科学语体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浅析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