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与策略研究
2021-11-24李冰朱志红
李冰 朱志红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逐渐成为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探索历程,研判此过程中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及问题,查找制约产教融合发展的症结,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探索提出建立高职院校、行业、政府三方合作模式,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动力,强化考核评价体系,实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与策略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正逐渐向纵深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但由于各校综合办学实力参差不齐,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不平衡,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发展需求契合度不够等原因,致使部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欠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不凸显。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探索历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助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现状
(一)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武汉城市圈是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实验区,以武汉市为中心,协调圈域内8所城市组成“8+1”城市圈。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截至2020年,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院校到已有48所,占湖北省高职院校的78.7%,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是否成功,不仅要看规模、数量的积累,更应看高等职业教育是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高职院校数量达到38所,高职院校数量及GDP分别占武汉城市圈总数79.2%和58.6%,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及其所含高职院校数量与GDP数据排名基本一致,高职院校分布与城市圈经济发展基本匹配。
(二)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凸显
高职院校承担了技术研发、职业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功能,而这恰是当前高职院校办学的短板。调查发现,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收入、培训人次均逐年呈现上升趋势,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服务贡献度也在不断提高,但不能忽视的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培训收入的绝对值并不高,社会培训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当前正处于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高职院校是從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主力军,面向在岗职工、农民、退役士兵、低学历人员等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知识理论再教育,不断提升该群体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突出任务。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与政府主管机构、社区、企业等开展深层合作,实现更大的作为,达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目标,但是在这方面,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二、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部门推进产教融合重口号、缺举措
调查发现,行业背景较深的高职院校,由于与所属行业企业联系密切,与企业存在长期合作,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因此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发展较好,而缺乏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上就显得形单影只,由于缺乏政府、企业等多方具体举措,没有形成产教融合多边合力,校企合作项目单一,广度、深度不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政策环境和支持是政府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主要目的和方式,而目前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还缺乏具体落实措施。
(二)学校探索产教融合重形式、轻成效
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院校属于政府举办的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办学经费来自政府生均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而与学校产教融合程度、社会服务情况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无关,并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考核重点主要集中于学校人、财、物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等指标的考核,而考核的内容指标与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工作不挂钩,致使高职院校响应产教融合办学导向和激励不足。
(三)企业参与产教融合重响应、轻投入
作为产教融合的主要参与者,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持续投入,产教融合就只能停留在文件层面,难以落实,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培养学生具有长周期性,并且这些共同培养的学生最终有可能不在本企业就业,使得企业投入收益得不到保障,同时由于缺乏国家鼓励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扶持和奖励政策,致使众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热情不高,为了响应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需求,也大多只是挂牌、签约等作秀而已,实际参与和投入较少。
三、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困境原因分析
(一)产教融合缺乏内生动力
满足校企各自利益需求是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最大内生动力。调查发现,学校和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各自利益需求是不同的,例如高职院校通常希望在师资培训、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和就业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合作,而企业则希望通过高职院校在员工培训、设备采购和人才招聘等方面获取帮助,这种差异导致双方合作过程中没有实现全面双赢。在实际操作层面,对企业而言,校企合作最常见形式就是通过订单班培养,一方面直接解决的校方学生就业的问题,同时企业获得了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在产品研发、教师社会实践、科研攻关等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自身技术实力不足的原因,企业往往与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较多;对于高职院校,借助企业现有资源开展教师社会实践、学生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但通常是学校较为积极,但是企业却比较消极,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参与协同育人投入成本过高,校企双方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导致企业在协同育人方面表现被动,企业的利益关切并没有得到保障。
(二)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不完善
在产教融合合作育人方面,当前,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普遍缺乏企业现场实践经历,特别是缺乏现场一线工作岗位的从业经历和经验,很难有效给予学生符合现场需求的实践教学指导,因此就出现老师“教不好”,学生“学不会”的局面。而作为校企协同育人“双导师制”中的企业导师,往往因为工作较忙、激励措施不足等原因,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和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技能实训,因此难以满足学校、学生对技术技能深入学习的需求。
四、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与策略
(一)构建地方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三方合作组织和运行机制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施牵涉到了多方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学校等,唯有建立多主体合作平台和机制,促成有效合力,才能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因此必须构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协同运行组织,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主导作用,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引,以互惠互利、共促发展为原则,在政府机构的引导下签订校政企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管理服务机构和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并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搭建产教融合合作平台,在专业建设、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教育培训、技能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培训、科技开发与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化合作,共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二)建立利益驱动的产教融合合作模式
因利而融,因融生利,产教融合办学模式蓬勃发展,利益驱动是根本动力。不同的参与主体,其核心利益也各不相同,例如高职院校往往希望通过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来改善自身师资水平,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就业率;企业则希望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在人才招聘、国家政策扶持、产品推广和企业形象展示等方面得到保障和收益;而地方行政部门通过合理的、有效的政策引导,将人才、资本、技术等元素聚拢起来推行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提升高等质量教育质量,最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只有使参与各方关切利益得到充分保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才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和发展。
(三)建立產教融合保障与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增强自身产教融合吸引力和执行力,通过不断优化和加强组织机构设置,强化管理人员配置,提高服务能力,加强与教育主管机构、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从校内派出驻企业访问工程师,参与服务企业发展,出台产教融合奖励机制,对在企业服务、合作科研、校企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并将其实际工作计入教学科研工作量等,从而保障产教融合相关工作的有效推行,并激励相关人员踊跃参与。
(四)强化产教融合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自身产教融合科学考核评价机制,从而有效考核监督产教融合工作成效。教育主管部门在对高职院校进行考核时,可以加强对其“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能力和成果的考核权重,从而形成从上而下的产教融合评价导向作用;高职院校开展自身考核时,可以对“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产教融合元素实行量化考核,通过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制定年度目标,实行目标激励。同时,加强专项考核结果的应用,在各类评优评先、奖励绩效制定、干部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予考虑等。
五、结语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了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现状和产教融合发展情况,分析了产教融合探索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将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对策。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现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及高职院校明确了产教融合发展道路,对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佛朝晖.“哥本哈根进程”中的意大利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6(27).
[2]曹大辉.比较视阈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保障体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6(1).
[3]周丹.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20).
第一作者简介:李冰(1988.02—),女,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实验师,研究方向为铁道车辆电机电气、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室管理等。
第二作者简介:朱志红(1979.12—),男,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通信工程、资产管理、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