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刍议小学语文低年级读写能力的培养实践

2021-11-24冯勇芳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21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冯勇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对教学进行优化创新,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此,教师要将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挖掘教材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拓展课外内容,丰富写作素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讀写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读写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视,谈及有效的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简要阐述培养小学低年级读写能力的作用,分析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读写教学现状,并提出读写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培养小学低年级读写能力的作用

(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越来越强调高效教学,然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旧按照传统的阅读、分析、总结方式进行教学,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内容,但缺乏自主认知,不能将知识灵活运用[1]。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但能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够灵活运动素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

(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普遍较低,在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必须创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2]。新课改提出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而阅读与作文作为语文的重要部分,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正所谓读写不分家,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以读促写,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读写教学现状

(一)重阅读轻写作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固定的方式教学,按照自身的经验向学生灌输知识,重阅读轻写作,导致学生的读写能力难以提升[3]。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新旧教学模式相互冲突,而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难以改变教学模式,不利于读写结合模式的推广。

(二)学生缺乏读写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理解能力有限,对事物的认知较为浅显,在语文学习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足,缺乏阅读兴趣。同时,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而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大大降低。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往往将学习当做教师布置的任务,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的方式以背诵抄写为主,由于记忆能力有限,对知识的遗忘速度较快,常常出现今天学、明天忘的情况,导致学生的语文能力较差,不但无法提升读写能力,还会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读写能力培养策略

(一)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思想,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要深度剖析教学内容,分析读写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调整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改善教学基础,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整合、延伸,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要注重兴趣的培养,从兴趣、习惯等方便着手,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增强读写兴趣[4]。教师要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如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写作比赛等,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读写能力和表达能力,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对读写产生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挖掘教材内容,创新教学形式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挖掘教材中阅读与写作内容,以教材为蓝本开展读写教学,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教材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教材中知识点。例如,在《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并展开想象,思考青蛙在跳出井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对课文进行续写。模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本身是从模仿到创作的过程,由于低年级学生能力有限,可以先模仿课文进行写作,将读写相结合[5]。此外,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先用一个词语组成句子,再将句子扩写,组成一段话,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循序渐进指导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思维,改善学习状态,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拓展课外内容,丰富写作素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拓展课外内容,推荐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等富有童趣的书籍,在阅读中学习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并鼓励学生尝试写作,重视学生的作品。如当学生阅读完一个故事、一篇文章后,引导学生写下自身的感想,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身的想法,教师要学生的作品中发现闪光点,多鼓励和表扬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增强学习自信,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促进读写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有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艺术,让学生想学、乐学,主动去读、去写,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俊丽.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读写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 考试周刊, 2020(84).

[2]车明凯, 李春舫.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悦作业"实践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 664(08):88-89.

[3]崔艳.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新课程(小学版), 2019, 000(012):147.

[4]张爱洁.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 卷宗, 2019, 009(004):169.

[5]王丽莎.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淮北师范大学, 2020.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Letter time 书 信 时 光
国际扫盲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