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4毛菊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21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毛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文言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言文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学生的成长需求,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编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记忆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因此,本文基于思维导图应用于文言文教学所面临的的问题,阐述了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文言文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规律,根据思维导图的特点对文言文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创新和优化。对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授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根据不同文言文类型,选择适当的思维导图应用时机,以提高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就是一种集图形与文字于一体,开发你的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的简单高效的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像、颜色、空间、整体等。透过思维导图,我们不但可以增强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我们的联想力与创造力。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文言文教学所面临的的问题

(一)教师对思维导图缺乏重视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只强调效率而忽略了教学质量,没有意识到思维导图的重要性,没有基于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导致学生知识体系架构无法得到有效完善。实际上,思维导图在帮助学生了解文章行文思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师对思维导图缺乏重视的情况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工作效率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无法借助思维导图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方式单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教师开始尝试在初中文言文新授课中运用思维导图,但是由于对思维导图的认知不够深刻,思维导图的运用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为了满足预期要求。许多教师忽略了学生在初中文言文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缺乏有效互动,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只是将思维导图作为一项教学内容来展开,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师直接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的成品,却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思考,导致学生对思维导图缺乏深入的研究。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思维导图开展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为学生讲解新的知识之前,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布置预习任务,鼓励学生尝试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从不同角度提前了解课文内容,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文言文做出初步的印象。他们自己总结并整理出三幅思维图:理性的文言文句词,无法肯定意思的文言文句词以及完全不明其意的文言文句词。在课堂上,梳理自己的世界,巩固基础,关注不确定和完全未知,解决问题。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对古典汉语的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颜色融入到思维导图中,使学生在预览过程中通过使用色彩导图加深对古典汉语的印象。

(二)利用思维导图强化课堂学习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教学,重新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同时,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学习和区分课堂上的主次点。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应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灵活运用零散的思维导图,不断补充词句知识,加深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或者教师可以提前补充学生,并充分告知他们文章中某些特殊词汇的含义,使学生能够完成记忆,将特殊词汇转化为思维图中的主题,然后发散思维,积累词汇的含义,帮助学生以后学文言文更顺利。教师还可以提前让学生好做笔记,借助文字记录创造一个思维导图,部分学生可以使用图形文字共同绘制的思维导图模式,或是使用文字记录关键词,将其含义应用图形记录。在日后翻阅笔记复习的时候,学生不仅可以再次回忆知识点,也能够加深记忆。同时,这种图文式思维导图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更为灵活。

(三)利用思维导图巩固文言文基础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做一个有关于文言文的思维导图,文言文基础知识是中心主题,第一分支是文章虚词,古代文化常識,古今释义,文言句式的结构。这些第一分支都可以变成第二个中心主题,进行发散,比如古今释义可以延伸到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又可以延伸到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数词活用等等。学生自己画好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思维导图后,反复学习,长时间就会变成一种常识,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巩固。而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画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导图预习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并且系统学习文言文,帮助学生全面找到文言文知识点。

(四)运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模式

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预习时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交流,并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明确课堂学习的重点。在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之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联合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思维导图绘制,鼓励学生凭借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并体现在思维导图中。正式授课环节,教师则应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品读,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主要的写作思路,对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同时,教师还应组织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和讨论,围绕思维导图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和优化思维导图,帮助每位学生查缺补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更好地梳理知识,吸收知识,理解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学习。同时,在文言文教学中积极地运用思维导图,也能够清楚地展现思维导图的效果,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邵笑冬.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8,(29):56.

[2]王彦岩.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17):103.

[3]刘平.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析[J].新课程(中),2019(11):142-143.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