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态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

2021-11-24张明霞孙千惠宋玉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数据质量环境监测

张明霞 孙千惠 宋玉国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环境监测机构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质量控制体系。每年的年初都制定了本单位的质量保证计划方案,年底要编制质量控制总结报告。日常工作中,每一项监测任务的下达,都制定了细致的质量控制手段,最后编制监测报告前必须统计质量控制手段完成情况,对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要做个小结。社会环境检测公司对质量控制手段也不理解,要么下达监测任务时不下达质量控制措施,要么笼统地说按照监测技术规范做好质量控制,让具体从事检验检测的人员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具体操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人们对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手段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入。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手段;质保计划;

1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作用

1.1提供一手资料

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基础的环节为环境评价。环境评价能够将目前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客观反映出来,依托相应数据、指标等对环境状况进行真实展示,帮助人们对大气、水体等环境污染种类、污染严重性等充分了解。而通过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利用相关技术与设备可准确、直接的获取需求的环境数据,从资料层面保障生态环境保护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

1.2明确生态环境治理目标

受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过去在人类活动、经济发展过程中严重污染、破坏到自然生态环境。为保障自然生态安全,需科学治理与修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促使过去所造成的污染问题得到消除。而通过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对环境污染类型、污染原因、污染程度等内容充分掌握,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理和修复方法,明确治理和修复的目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1.3辅助制定法律法规

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量,我国正在逐步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化进程。在制定各项管理政策、法律法规时,需严格依据相应的量化数据来开展,这样能够有效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法律政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而通过环境监测的实施,能够对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数据进行全面性获取,相关人员深入整合、分析这些数据之后,即可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制度、量刑标准等科学制定出来,进而有效指导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1.4及时了解突发性污染情况

大部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皆为突发出现,且具有较快的扩散速度,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需及时发现与应对突发的污染问题,对污染扩散趋势进行高效遏制,最大程度上降低污染问题所造成的危害。而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需将大量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运用过来,工作人员能够对环境质量实时情况进行动态掌握,如果部分监测指标出现异常情况,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高效控制突发性环境污染问题。

2.质量控制的细节要点

2.1场所环境的质量控制

检测机构的检测场所环境条件应满足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起码应采取措施确保实验室的内务良好,必要时制定专门的工作程序。对影响分析检测质量的区域加以控制,限制人员随意出入或使用上述区域。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将不同机理的大型仪器分开房间放置,防止污染源的带入或相互间的干扰。

化学分析、试样制备及前处理等场所应具有采光良好、有效通风和适宜的室内温度,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溅出物或挥发物引起的交叉污染。分析样品、标准物质、化学试剂存放区应满足其所需的保存条件,在冷藏和冷冻区域保存时,应定期对温度进行监控并做好记录。当需要在实验室外部场所进行取样或检测时,要特别注意操作环境条件,并以作业指导书的形式做好现场相关的记录规范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痕量分析与常量分析必须分别在独立的房间进行,使用完全独立的实验室设施。

2.2设备器具的质量控制

量值溯源是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有效手段。在选择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的机构时,要结合对方的资质、信誉、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决不能只考虑报价不考虑质量。对于检定或校准证书,检测还应当进行确认,以核查其检定或校准的结果是否满足给定分析方法的要求。

仪器设备在2次检定或校准期间,必须制定检定或校准仪器的期间核查程序,保持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实验室应根据仪器设备的特性、使用频率和操作环境,制定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周期,一般3个月或6个月要做一次期间核查。

定容器具重复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洗。如果条件允许,标准品和样品提取用的玻璃容器应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避免使用过度刮擦或者蚀刻的玻璃容器;所有的玻璃器具、试剂、溶剂和试验用水都应通过空白实验来检查是否受污染。

2.3采样现场的质量控制

在开展现场采样或测试前,必须根据该项任务的要求,制定本项目的监测方案或采样计划,明确各个监测点位、需要监测的项目、所用的分析方法、现场监测频次等内容。检测机构往往认为采样最简单,派出去采样的也往往是单位内部技术水平低的人。殊不知,采样现场的技术含量并不低。

2.4样品流转中的质量控制

现场采集到的样品,应该根据不同种类、不同项目采用合适的保存方式,需要低温冷藏的必须加带车载冰箱,泡沫箱中加装几场冰的做法只能应急,不合规范。时间一长,泡沫箱中的冰就化了,温度很难保持在需要的刻度。应采用适当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条件运送现场采样的样品,要有足够的防碰撞、防破碎、防光照、防变质的措施,运输的起止时间要记录到几点几分。送样数量应视检测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应不少于检测用量的3倍。样品管理员在接收样品时,应认真检查樣品的包装和状态,若发现异常,应与检测客户达成处理决定。如若样品已经超过保存期限,应拒收样品,并在样品流转单据上注明原因。

2.5编制报告中的质量控制

报告编制人员收到实验室的原始记录后,首先应对各个项目的测试值进行比较,看看是否合乎测试数据之间的逻辑,因为毕竟实验室每一个具体的人所做的分析项目是单个或少数几个,编制报告时拿到的则是所有的监测数据,既有前期采样现场测试的,也有后期实验室测试的。其次是检查各类原始记录的有效性,不合规范的要退回给分析测试人员。再次是检查从采样到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最后是编制质控数据统计表,对本项目的质控情况作个小结。

2.6签发报告时的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报告是由授权签字人最后把关的,重点要审核报告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数据逻辑有无问题,尤其是对畸高、畸低的数据要重新复核一遍。当客户提出要对监测数据是否符合某个环境质量或污染物排放标准作出明确判定时,要重点审查实验室所用的分析测试方法与环境质量或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给定的方法是否一致,检测项目是否完全覆盖标准中给定的监测因子。如果监测因子没有完全覆盖,只能做出本次监测的因子与标准中限值是否符合的判定。

3.结语

生态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既有内部质量控制,也有外部质量控制,具体的质量控制方法也较多。基层监测站、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质控人员,习惯上只会用质控样、平行样,质控手段单一。只有灵活运用多种质量控制方法,才能既降低成本,又提高效率,保证数据准确可信。

参考文献

[1]董道明.质量控制图的原理及其在环境监测分析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导刊,2007,26(5):82.

[2]汪洋.浅析环境监测采样质量管理控制[J].能源与环境,2015,22(3):78.

[3]潘春龙.论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工作[J].环境科学导刊,2012,31(3):112.

猜你喜欢

数据质量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在环保验收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电子商务平台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及仿真模型分析
强化统计执法提高数据质量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国际借鉴与中国实践
浅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