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特征、问题与优化策略

2021-11-24孙庆波潘晓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孙庆波 潘晓阳

摘要:以学生为代表的群体则是互联网媒介的应用主体,他们能够主观接受、积极探索新鲜事物,能够以“探索者”和“应用者”的姿态,推动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在微时代背景下,碎片化则逐渐成为我国网民获取信息、提升能力,发表想法的重要方式和特征。其能够以灵活、高效、便捷的碎片化學习方式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开拓自身的眼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特征、问题与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特征、问题与优化策略

引言

现阶段,教育工作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受到网络平台大量信息内容冲击,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显著变化,这对学生学习能力与信息甄别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一,碎片化时间促使学生学习与生活时间形成零散、不完整以及互相之间无明显关联的特征。其二,诸多系统化知识被拆分为各个小知识点,学生若不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则无法以辩证思维准确认知。所以,更多学者致力于如何有效使用碎片化时间推动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研究。

一、“互联网+”时代下碎片化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一)学习内容碎片化

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知识体系完整、逻辑体系严密。以英语这门课为例,英语教材一般包括视听说和读写译两个系列,读写译教材每单元有两篇文章,还会设计有相应的习题进行配套练习。视听说教材有对应的听力和口语表达内容。课堂信息量大,学生需要整体理解、消化。而学习内容碎片化将整体、系统的知识以点切割,学习者能够根据个人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有效地帮助学生规避了“囫囵吞枣”现象的累计发生,有助于对知识进行“细嚼慢咽”式的消化、吸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学生可以借助各种移动终端通过网络微课、慕课学习一些碎片化的知识。

(二)习方式的线上化

电子学习,即分散学习,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属于电子学习的范畴。分散式学习具有前瞻、分散化、针对性、可用性、个性化和效率等特点,是互联网时代学生的重要手段+。

(三)学习计划碎片化

传统的教学由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制定系统、完整的教学计划,然后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但这种计划是针对全体学生的,碎片化学习由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和情况制定适当、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比如将每天的固定时间做学习计划。可以在每天早上清醒后的半个小时内朗读,晚上泡脚的十几分钟内就早上朗读的文章写读后感或者一段简短的总结。学习计划碎片化要求学生具备很好的整合能力,各个碎片计划看似分离,实则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拓展。

二、“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问题

(一)无法形成较为系统的学习体系

碎片化知识能够被划分为多个零散的、中断的、独立的知识模块,每个模块又独立于整个知识架构,因此学生在碎片化学习中,容易忽视知识模块和知识体系的衔接性,难以将微观知识与宏观知识联系起来,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只能是低效的、部分的知识个体,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发挥出真正的功能和作用。此外,碎片化学习拥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短暂性问题,致使学生难以将多个独立的知识模块衔接起来,无法形成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继而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记忆和学习。譬如在不确定性层面,学生可能在初次学习碎片化知识后的三天或更长时间后,开始另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忘记之前的知识内容和理论内涵,难以帮助学生继续开展后续的学习工作,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碎片化网络学习资源的负面影响

关于研究人员重复使用和使用电子学习资源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学习内容分散,知识分散。主观和偏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寻找某一类信息,不断加强这一类而不考虑他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的看法往往是主观的,与客观事实存在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成体系的知识被用来学习,任何获得的知识都是不成体系的,在各个方面都是不可见的,因此无法更好地思考和加深理解。一个无意识的有趣的学习过程可能会降低学习成绩临时吸收不成体系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分析能力和获取文件的习惯。

三、“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优化策略

(一)发挥移动工具的优势,实现个体按需学习

信息时代对于知识形态带来巨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微知识的不断涌现。此种借助微小形态进行广泛传输的信息单元,既可以为短视频与音频片段、小文本,亦可以为网页链接与小动画。这些微知识普遍源自微信、新闻报道、微博、邮件以及短信等平台。在学校教学课余时间,每名在校生所具备的碎片化时间数量与长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每名在校生针对知识学习的需求偏向亦存在一定的差异。伴随无线宽带与手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诸多应用软件工具诞生,并被社会群体广泛运用,这促使学生碎片化时间学习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手机由传统单一的通信工具,渐渐转变为个体进行智能学习的工具以及信息接受的终端。任何用户只要具有一定的主观意愿,均可运用自身时间碎片在大量微知识当中进行提炼、加工,并整合为个体所需知识内容,展开突破时空桎梏的泛在式与移动式碎片化时间学习。

(二)依据学生心理认知规律,构建反馈机制

在“互联网+”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必须以网络的思维来分析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建构出切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网络反馈机制。首先,要求学生在完成碎片化学习任务后,录制学习感想及感受视频,并及时将所录制的视频发送到教师指定的邮箱或平台中。其次,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制定分层教学体系,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表现,开展在线交流活动,并及时询问学生学习情况、所掌握的知识点或提出相应的实际问题,进而根据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调整碎片化学习内容或形式。最后,学校应研发出全新的碎片化学习平台,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专家系统融入碎片化学习的过程中,使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出相应的在线试卷,并通过摄像头监控的方式,明确学生是否存在“冒名顶替”及“弄虚作假”的问题。

(三)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分散式学习是网上学习,虽然随着在线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但从整体学习活动的角度来看,它仍然是辅助性的。因此,强调电子学习和离线学习之间的互动已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客观需要,而混合教学则是两者之间互动的主要形式。混合教学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教学模式,即把离线课堂教学与电子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是其出发点和出发点,而利用信息技术将l混合教学可以采取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以电子教学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例如以多媒体教学、微型视频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第二个是网上教学,重点是课外学生,如网上课程基于网上平台。前者创新和开发了课堂教学工具,而后者改变了学校课程中的教学形式。混合学习比正规和在线学习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它能够产生在线和离线学习的协同作用,并提高整体学习效率。

结束语

鉴于上述情况,零敲碎打的电子学习方法极大地抵消了教学内容有限的当前商业课堂教学模式的短板。通过将多样性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合理利用分散的资源,可以在因特网+的背景下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目标,并利用专用资源扩大和加强学习体验和情况意识。

参考文献

[1]李葆萍,张贤茹,陈秋雨,张丽峰,周颖.碎片化学习真的会影响学习效果吗?——基于在线学习的分散学习效应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2(06):104-111.

[2]史桂湘.新时代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在开放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32):65-66.

[3]羅忆,唐艳华,那仁.探究学习的碎片化与教育的沉浸化[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4(03):1-5.

[4]陈兵来.以碎片化学习构建“新知识体系”[N].东方烟草报,2020-09-08(003).

[5]李亭松,张洪泰,吕林海.让碎片化学习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J].福建教育,2020(36):61.

课题来源:山东政法学院2020年校级科研项目“科研育人”专项项目

课题名称:《碎片化学习视角下微视频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课题编号:2020KQ12Z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