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矿工老人的晚年生活现状及成因
2021-11-24徐沐昀
徐沐昀
摘要: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问题以及养老问题一直是一个社会的热议问题,尽管热议,但是却久久得不到解决。这背后的原因是,养老方案是不具有普适性的。本文通过对该村落的老人情况的阐释,就是希望能够根据实际困境提出实际解决方案,也为相似困境的情况提供思考方向,希望老人的晚年生活是自己美妙一生的华丽结尾或自己繁忙一生的治愈。
关键词:农村老人 晚年生活现状成因
在大多数的普通农村,年龄结构是严重失衡的,农村的人口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老人和小孩,村子里几乎没有青壮年存在。在农村这样一个生活完全接近自给自足的环境中,有一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将在此度过。
一、老人的晚年现状
通过对当地老人的实地调查走访以及查阅当地村委会提供的资料,对于村子里的老人的晚年现状有了清晰的轮廓勾勒,基本掌握了老人们的生活状况。以下举出两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老人的晚年现状。
(一)丧偶独居的矿工老人
刘姓老人,年龄70岁,无固定养老金,经济来源是孩子或自己打零工,老伴已经去世十二年,家中仅有的一个儿子现离乡进城务工。老人的老伴已经去世十多年,早已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儿子也是一年才回来一次(偶尔还会因为返程的费用高而不返乡),对于“养老”这个行为,精神陪伴上是显然缺失的。老人说,儿子在城里安家不容易,有了孙子和媳妇,一切就要能省则省。尽管老人在说这话时语气是充满了理解的,但是眼神却始终盯着山的顶峰,透着一股“得不到但是也渴望得到的失落”。老人的居住房子是普通的“一厅一卧室”结构,门前有一个十平方的院坝,院里除了一只狗,什么都没有。老人不养鸡也不养鸭,说是除了自己不喜欢吃,养着也没别的盼头。老人年轻时是一个在南桐煤都工作的矿工,工作的繁忙让老人平日里并没有别的生活乐趣,以至于在现在年老后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方式,曾经日复一日的紧张的矿下作业让老人每天期待着几十年后的退休晚年生活,而今真正到了时候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放自己的生活。没有了年轻时候的设想,没有了年轻时候的精力,拥有的是大半辈子的疲惫无处消解,拥有的是独居生活的寂寥无处化解,拥有的还有对后辈无限度的谅解。
(二)隔代式“一家三口”
张姓老人,无固定养老资金,经济来源为孩子或贩卖农产品,年龄65岁,家里有自己、老伴和5岁的孙女共三口人。这样的一家三口组合起来似乎是幸福的,但是实际情况则不然。这个小孙女性格还算是活泼,但是也难以弥补隔代教育的缺陷,同时由于农活比较繁重和两位老人并不善言辞等原因使这场教育算不上是合格的教育,也加重了老年人养老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的负担。在“教育”和“养老”相互影响下,使得两项活动都达不到该有的效果。老人的家里养了大约五只鸡,每天的鸡蛋都仅供给孙女吃,有多的就存起来拿到集市上面去卖。老人的身体并不算好,据他本人说,自己每月要定期拿药,这笔固定开支抹不掉。老人的孩子在城里务工,每月可能会打回500元作为孩子的生活费开支,但是养老这部分开支是完全没有的。老人每天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和孙女闲聊。但是由于生活的单调性,孙女与他们的共同话题并不多,又由于老人心中孙女的需求比自己更重要,电视的掌控权常常也都是在孙女手中。老人提到,孙女目前没有上学,两年后会被接到城里去和父母一起住,在外面上学。说起这些安排,老人眼中满是落寞,却又强装着坚强笑道“没有她了,我们就会轻松些,以后我们就把这漏水的房子给修修”。老人居住的房子常年漏水失修,想要自己修而因为年龄太大考虑到安全因素被劝退,雇人修的成本又成本太高,于是多年来“缝缝补补”也就熬过来了。
(一)亲情疏离
“孝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强调要尊老爱老的优良作风,高度重视“孝文化”在家风传承上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家庭成员间相互依赖很大,特别是老人对子女赡养的依赖。[1]但是在农村里面,孝文化并没有被受到重视,这造成了父辈与子辈间的亲情疏离,“养老”并没有受到重视,也未能按照社会道德层面以及国家法律层面上的要求去施行。例如本文中的刘姓老人,年轻时是矿工,跟家里的情感交流比较生涩,交流时间和空间都是不够的,曾经孩子只能依附于父亲生活,所以彼此的亲情在当时是尚有紧密联系的。老人年老退休以后,孩子自己外出务工,本就不够紧密的亲子关系在孩子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后又显得疏离了许多。由于经济收入等客观原因,父子未能居住在一起,又再次将这份亲情推得更远。据调查,外出子女半年内回家一次仅占16%,每次回家停留一个月以上的仅占10%。[2]情感交流变得少了,老人需要的精神慰藉缺失,农村老人养老的一大问题。
(二)文化匮乏
文化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相对于城市,农村交通不便,文化娱乐设施很少,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3]农村的老人大多数都是文化层面不高的,这是时代与个人原因的叠加的后果。晚年生活中,老人們的精神世界得不到丰盈,就会一定程度加重生活各方面带来的负面情绪,例如对身体健康的焦虑、对病后无人照料的担忧等一系列缺乏安全感的想法。这些想法都会非常不利于养老,对于老年人安度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重小轻老”
这几乎是农村老人常见的现象。例如本文中提到的张姓老人,夫妇双方都舍不得吃舍不得娱乐,极尽自己的力量把本该属于自己养老的资源都给年幼的孙女。当然不是否认“关爱子女”这一行为的正确性,但是农村老人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把握这个度,会使得这个原本充满“爱”的行为变得失衡。在这其中不仅是单纯的“隔代亲”,本文中刘姓老人的例子可以解释,年轻时的工作繁忙让自己对后代始终处于亏欠的心理状态,就总想着要弥补,但是又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只能把自己有限的养老资源还分出去给后代。
(四)心态悲观
人的心理状态关键取决于人对客观现实的观念和态度,不恰当的想法是引起情绪困扰和自我挫折行为的重要原因。[4]农村的老人们恰恰是这种情况,不懂得合理客观地看待问题,思想比较传统,行为方式也比较固化,看不到事物得变换。他们不能根据自身得身体状况,科学的安排自己的农活劳动,不能根据自己的心理状况灵活地为自己安排社交活动等娱乐排解活动,这就会造成压抑的情绪在他们的心理积压,进而造成看待问题非常悲观,比如他们的生活重心可能就不是享受每天的生活而是每天担心自己的飞来横祸,再例如看到隔壁村的某某去世就会马上联想到自己的去世,甚至臆想自己死后无人打理等不切实际的悲观状况。
综上,就是农村老人们在农村的晚年生活,目前他们是这样的,但是他们不该是这样的,我们应当相信,夕阳也与朝阳一样妙不可言。
参考文献
[1]彭代超. 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9.
[2]查明庆,胡国华.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态[EB/OL].http://www.zgxcfx.com/2010-02-27/2011-3-8.
[3]贾东立,李毅峰,李昌俊.破解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心理学思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02):69-71.
[4]Jerry MB.人格心理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