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合并报表系统研究与应用
2021-11-24关宏昊
摘要:本文对财务合并报表系统进行了研究。财务合并报表系统遵循国家能源集团一体化集中管控系统整体要求,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财务报表合并系统,实现从新ERP财务数据仓库中高效稳定的提取账务数据和抵消账务数据,实现非ERP单位财务数据和核算系统之外财务管理数据的统一数据采集填报,实现基于账的财务报表数据的逐层合并和合并报表的生成、校验、展示、报送统一管理,为全集团统一、规范、稳定的财务报表体系提供支撑。笔者在此项目中负责项目需求调研、亿级数据承载分布式环境搭建及项目的系统测试工作,并应用于实践。
关键词:合并报表;分布式;JAVA;NodeJS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论文旨在使所有读者对该系统的整体业务、功能、技术和数据等方面有准确而全面的理解。
1.2背景说明
原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重组为国家能源集团后需要形成完整一体的全集团合并报表系统。原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的合并报表系统已不能满足合并后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急需启动新的财务合并报表系统的研发项目。
本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信息化管理部负责牵头总协调。业务上由国家能源集团信息公司ERP系统部提供指导,信息公司软件开发中心自主承担设计、开发建设和实施工作。
2 概述
2.1系统描述
业务流程图如图 1 所示。
2.2用户定义
用户范围:集团总部、各级子分公司3000余家,业务人员8000余名;
系统用户角色:
业务管理员:维护基础数据、报表模板、用户权限等管理维护的用户;
合并用户:集团总部、二级公司及下级各级对应的合并组用户;
单体用户:最末级公司用户;
2.3需求分组
总体需求:
报表合并管理:关联交易对账、数据准备、报表生成、报表校验、报表上报、报表锁定;
流程监控:账期管理、校验审核放开、折旧校验放开;
财务指标管理:财务指标分类管理、财务指标分类、财务指标维度、财务指标属性、标准指标同步;
基础管理:合并架构管理、报表模板编制及下发(各类报表450余张);
系统管理:账号权限管理、日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总架构如图2 所示。
2.4一般约束
(1)实现语言 :采用JAVA语言、Node.js;
(2)系统架构:客户端采用 B/S 架构;
(3)交换协议:采用 TCP/IP 协议;
3 功能需求
3.1报表合并管理(举其中两例说明)
3.1.1报表生成:
基于设定的报表参数及报表逻辑(或下级单位报表加总),单张、批量、分类、分级选择需要要生成的报表,系统自动生成报表结果存储于系统中,以便后续查看和数据调用。
3.1.2报表校验:
报表完成校验后基于生成的报表结果和预先设定的报表校验规则,自动根据相关勾稽关系进行报表校验。系统支持校验结果按单位、按校验类型、按报表等多方式导出,校验结果导出格式包括xlsx格式等。系统支持跨多表校验及错误定位。
4 接口需求4.1.1 报表生成
显示合并报表生成画面如图3。
4.1.2 报表校验
显示合并报表校验画面如图4。
4.2软件接口
4.2.1 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集成
本系统与“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接口,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用户接收接口,主要完成用户数据接收;第二部分是访问控制接口,主要完成用户访问认证和单点登录。
4.2.2 BCS系统取数接口
实现从SAP BW模型数据仓库获取ERP单位出具报表所需的原始账务数据和抵消账务数据,通过HANA VIEW 实现实时读取。
4.2.3 BCS系统推数接口
實现报表上报前触发账期联动检查、凭证完整性检查、BCS抵消任务顺序检查、BCS数据质量检查,数据实时同步。
4.2.4 久其报表系统接口
实现久其财务报表格式的导出接口,导出报表数据,在国资委月报久其报表软件进行导入。
4.2.5 GRC合规性授权管理系统接口
实现从GRC合规性授权管理系统获取用户授权信息,实时同步。
4.2.6 集团指标管控平台接口
实现集团财务报表数据与数据湖的标准数据接口,实现与集团指标管控平台接入标准化财务指标,按天定时同步。
4.2.7 集团统建系统使用水平评价系统接口
实现将报表系统应用水平评价指标:账期关闭时间、财务账期开关次数、手工填报账期开关次数、报表综合上报率、二级单位与集团本部往来差异额、二级单位与股份本部往来差异额、二级单位间往来差异额、财务账期开启处理时长、手工填报账期开启处理时长,导出至集团统建系统使用水平评价系统,每月定时同步。
5 技术需求
5.1性能
5.1.1可靠性
(1)年可用率 ≥99.99%。
(2)系统应考虑软件的容错、数据备份等系统可靠性措施,数据完整性需达100%,系统出现问题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恢复不能丢失数据。
5.1.2安全性
(1)内部组件间的数据传输须经加密处理,以保证安全通信。
(2)口令信息不能在网络上明文传输,并在数据库加密存储。
(3)在后台程序处理用户提交请求时,应防止用户更改请求URL跨功能访问。
(4)在操作数据时,后台程序必须根据当前用户身份、角色决定其是否有权访问该数据,防止用户更改提交参数进行非法访问。
5.1.3扩展性
(1)系统的硬件采用模块化结构,以保证内存、CPU及存储等可扩展。
(2)系统硬件配置的升级不会引起系统软件的修改和开发。
(3)系统功能扩充或使用单位增加时应不影响现有系统功能和结构,能够方便后续其他系统模块的扩展。
5.1.4性能指标
(1)系统访问量:报表填报,最大在线人数按照5000人计算,填报类功能最大并发用户数:200,合并报表生成功能最大并发用户数:100。
(2)报表生成响应时间:单体公司账务数据量10万以下的报表生成平均响应时间<=5秒;单体公司账务数据量10万以上的报表生成平均响应时间<=60秒;三级及以下合并组的报表生成平均响应时间<=60秒;一级、二级合并组的报表生成平均响应时间<=120秒。
(3)非合并报表生成类应用界面(增加、删除、修改类操作)平均响应时间<=5秒。
5.2安全
本項目涉及数据、文档均较为敏感,对数据安全有较严格的要求。需要满足以下安全需求:
(1)系统访问保护:系统只能通过集团内部网络实名认证后才能访问。
(2)数据权限管理:数据报表级的用户授权管理,确保报表数据只有授权用户能够查看。
5.3易用性
(1)浏览器的兼容性:浏览器支持IE10及以上、Chrome浏览器V80及以上版本、360浏览器(极速模式);
(2)屏幕分辨率的兼容性:做到页面自适应。
6 数据需求
6.1数据收集
(1)从SAP BW数据仓库标准数据通道,通过HANA VIEW方式获取ERP单位账务数据、账务抵消数据。
(2)非ERP单位,从报表工具填报单体报表,合并组填报抵消数据到报表中,再与SAP BW抵消数据合并成集团整体合并报表。
(3)非ERP单位手工录入或导入内部关联交易账务数据、投资权益抵消数据。
(4)对于报表补充、调整类数据,可从报表合并工具中设置填报报表、获取数据并反映到合并报表中。
6.2 数据存储
平台采用分布式存储策略,存储采用分布式数据库MongoDB,分布式数据库MongoDB采用分片和副本集技术,
7 结论
在国家能源集团智慧化战略及发展战略总体引领下,成功搭建了基于账并、表并的大型财务报表合并系统。利用分布式数据处理、智能数据分批、相同数据源公式并行执行、高效数据处理引擎等创新技术,高效实现全集团各级单位出具财务报表。基层企业关账后,集团合并报表出具时间缩短为3小时,决策支持的响应速度大幅提升。财务报表合并系统采用自主研发模式,在产业关键技术和价值链上实现自主可控。助力集团财务管理一体化数字化转型,推动集团数字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新宇. 企业集团基于账直接编制合并报表的研究. 《金融经济》,2015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关宏昊(1977-),男,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系统性能测试、DevOps实践。分布式存储如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