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积累时事素材的原因和策略
2021-11-24钱湘健
钱湘健
时事热点在高考语文试题中频繁出现,是新高考背景下教师比较关注的一个考点。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觉得没有必要指导学生积累时事素材;一些教师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积累时事素材。对此,笔者就谈谈为什么要指导学生积累时事素材,如何指导他们积累时事素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为什么要指导学生积累时事素材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热点”,“聚焦并提炼问题”,组织他们进行专题研讨,让他们“留心观察社会生活,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根据表达的需要和体裁的要求,尝试多种文本的写作”。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爱生命,关注时事新闻,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时事素材。
纵观近五年的高考作文题,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题目往往展现时代的特征,或联系当下生活,或聚焦热点事件,如2016年全国I卷的“奖惩之后”、2017年全国I卷的“中国关键词”、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世纪宝宝中国梦”、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的“时代发展三部曲”、2019年全国I卷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2019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五四运动100周年和青年”、2020年新高考I卷的“疫情中的距离”等都与时代接轨。这些作文题具有时代感和生活味,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时事素材,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应对高考,还能带领他们更好地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觉得时事素材是非常无趣的。时事素材往往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过一段时间就不“新”了。它们不像经典作品那样恒久不变。因为社会生活是在不断变化的,时事素材也在不断地更新。这就非常考验学生的筛选能力。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他们需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时事素材,不仅能培养他们的筛选能力、思考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快速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
二、如何指导学生积累时事素材
1.指导学生积累不同类型的素材
网络上的时事素材大多是无序的、杂乱的。学生在浏览的过程中可能会觉得难以记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不同类型的素材,并让他们按领域或者主题来分类整理时事素材,如教育、文化、环境、家国……然后在大领域或大主题下再进行细分。
比如,环境类的时事素材:
被称为“史上最严限塑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正式在全国生效。《意见》指出,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塑料制品泛滥,已经严重影响到自然环境和海洋生物,此前就有海龟的鼻孔被塑料管堵住的新闻。同时,塑料微粒也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入侵人类的身体,危害健康。因此,限制使用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改用可降解的替换品,势在必行。
教育类的时事素材:
2021年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评价是为了不评价,评价应当重在促进学生自觉主动、愉快幸福地成长。”胡卫委员认为,必须深入变革教育评价方式,使教育评价回归其本源,真正发挥好“指挥棒”正向功能。他建议,推行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全面评价模式,逐步降低考试量化分数在评价中的比重,重视过程性评价,改变选拔中的唯分数取向,将学生在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同样列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教师指导学生积累不同类型的素材,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考试,还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生活。
2.指导学生积累同类型的素材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积累同类型的素材,让他们从同类现象中总结出原因、影响、解决方法等。久而久之,他们看到同类型的材料或热点,就不会手足无措,在考场上遇到相关的话题,也能“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地使用这些素材。
例如,笔者曾推荐学生阅读人民日报的评论集《与时代谈谈心》《与世界谈谈心》。这两本书收录了近几年来比较精彩的时评义。学生阅读之后,我要求他们积累同类型的素材。
以下都是有关“教育”的文章:
(l)《苔花:如何如牡丹般怒放》
(2)《冰花男孩:用更多的關爱让他暖起来》
(3)《拼娃焦虑:我们能不能放松下来?》
(4)《手机不离手:爸妈如何给孩子更好陪伴》
(5)《起跑线:是不是越早越好》
(6)《打孩子:外人真的管不着吗?》
(7)《考研路:奋斗的人从来不孤独》
(8)《家长群:你恭维,我讨好》
(9)《万元培训班:能否成为情商大课堂》
(10)《小龙虾学院:蓝领录取书,你要吗?》
这十篇文章全是关于教育的,我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并让他们总结了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方法。如下表:
通过整理和总结,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教育”类的时事素材,能够举一反三,明白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如此,他们在写作中再遇到同类型的问题,就能快速找到写作的方法,并灵活地使用相关素材。
总而言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时事,让他们更好地去触摸这个一直在变化着的世界。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写作素材库建立与运用研究”(编号:D/2020/02/27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梅村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