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波普尔证伪主义
2021-11-24黄学佳
摘要:卡尔·波普尔是20世纪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以及证伪理论的提出者,他的认识论推翻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其理论提出的假设基础,提醒科研工作者、乃至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警惕无法被试错的“科学权威”,对科学界和哲学界都有相当的影响。其主要著作包括《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以及《猜想与反驳》等,我阅读了其中的《猜想与反驳》一书,本书内容丰富,是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其中,我着重阅读了导论、第三章、第六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在此,针对性地浅析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关键词:波普尔证伪主义
英国学派认为,一切知识的最终源泉是观察,而大陆学派坚持认为,知识的终极源泉是对清晰明确的观念的理智直觉。后来经验主义支配了英国、美国和欧洲大陆,广为接受,被认为是关于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论,笛卡尔则被曲解成非理性主义的一种。波普尔不支持任何一方,他认为两者都是错误的,不论是经验主义还是理性主义,都认为知识具有权威性源泉,当知识具有权威性源泉的时候,知识的起源问题就可以证明它的合理性,但是“起源性源泉”这个说法就是宗教性质的,是不存在的,把知识的真理问题变成了知识的溯源问题,因此,应该把知识的源泉问题和真理性问题分开进行讨论,应该问“你如何知道你知道的是正确的?”,或者是“我们怎么才有希望发现和消除错误?”。
古希腊以来乃至近代的认识论都有一个错误的假设基础,那就是真理显现论,认识论的乐观主义者们认为,我们有眼睛和理性的“自然之光”去洞察真理,只要我们明白无疑地找到真理,我们就能明白无疑地认识到这就是真理。柏拉图认为上帝是知识的源泉,上帝是真诚的、不会欺骗他的子民,我们理智是上帝给予的,是知识的源泉,所以我们有能力认识真理。柏拉图的乐观主义认识论影响了笛卡尔、亚里士多德和培根等人,笛卡尔提出了“神赐真理性”,而培根提出了“大自然真理性”,他们都赞同人拥有可以看到真理的纯真之眼,知识是人的自然的纯粹状态,无知则是人失去天恩堕落的纯真之眼受到的伤害,从本质上来说,这还是宗教学说,认为知识的权威是神性的权威。
尽管这种认识论带着宗教的性质,笛卡尔和培根又都是反极权和反传统的,要求人们抛弃一切信仰,只接受那些我们自己发觉其真理性的信仰,人们能够自己识别真理所以不需要这种权威。这样的认识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有着无可置疑的进步意味,“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理智和道德革命的主要激发力量,它鼓励人们为自己思考。它给人带来希望:他们借助于知识能争得自己和他人的自由,免受奴役和痛苦”。但是认为人人都能够看到真理,这就是几乎一切盲信的基础,甚至,只要权威日复一日地宣布什么是真理,大家就不会去证实而是选择直接相信,又可能进一步导致伦理学和政治学上的极权主义。
认识论的乐观主义把人割裂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超人的,是一种感觉或者理智,是真理的源泉,对我们具有神圣的權威;一部分是人的,就是可错意见,是我们的错误和我们无知的根源。认识论的悲观主义则认为所有的人类本质上都是无知的,我们的认识具有局限性,我们都是会犯错误的,并且动辄犯错误。波普尔也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具有局限性,且现有知识是贫乏的,但是,尽管我们可能错过真理,但是我们能够探索真理,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尊重真理,那我们必须通过坚持不懈地寻求我们的错误,也就是不倦的理性批判和自我批判来寻求真理,我们就可以离真理更近。
波普尔认为:“我们应当放弃终极知识源泉的观念,承认一切知识都是人的知识;承认知识同我们的错误、偏见、梦想和希望混在一起,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探索真理,尽管它是不可企及的。”这正是波普尔提出证伪理论的原因,我们不能直接认识真理,是因为没有什么具有权威性的知识源泉,人也没有识别真理的自觉能力,更没有什么可以依据的真理标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谬误的方式来接近真理,大胆猜想,由猜想的证伪得到科学的认知,然后对这样的认知再证伪,再认知,这是我们唯一能够靠近真理的道路。
那么证伪主义到底是什么呢?“证伪”是波普尔方法论的核心概念,“证伪”可以分成“猜想”和“反驳”两大步骤,它既是科学发现的过程,也是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是否进行证伪程序”是波普尔划分科学和伪科学的标准。
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来自归纳演绎,波普尔则反驳认为,归纳演绎法永远没办法证明“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上帝是存在的”这样的全称判断,而这样的全称全称命题只能通过证伪来予以否定,所以,划分科学和伪科学的标准在于“可证伪性”,因为证实是不可能的,证伪是可能的,证伪可以使人们的知识更近一步的接近真理。
在第三章中,波普尔提到了三种科学理论观,分别是本质主义、工具主义和波普尔本人的猜想反驳观。本质主义认为自然界的现象背后有一个终极法则,这个法则就是本质,本质的理论能够解释我们看到的所有现象,而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事物找到背后的终极法则,例如,如果我们知道宇宙中所有行星的的数据,我们就能根据公式推算出宇宙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这是荒谬的,因为人类知识会对自己的行为造成影响,在这样的基础上知识可以不断地再增加,只有在知识被发现的时候,人类才能知道未来才知道的知识在现在造成的影响,所以本质主义和决定论都是一个可能导致盲信的信条。
工具主义认为纯粹科学的理论就是计算规则,或者说是推理规则,人们通过用数学工具来测量自然现象,然后反过来预测和描述自然现象。但是工具主义不能说明纯粹科学家对与真理和谬误的兴趣,所以它无法说明严格的检验对于科学的重要性,与纯粹科学家所必须具备的那种高度批判精神相反,工具主义的态度就是对于应用科学的成功的沾沾自喜。
波普尔认为,只有通过观察,然后提出猜想,最后从实践中通过批判检验来证伪猜想,更新理论,才是真正的科学,这个从猜想到反驳不断循环的步骤,才是人类发展科学知识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9.
作者简介
黄学佳(1997—),女,汉族,重庆人,艺术学硕士在读,单位:四川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