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信息甄别能力“3+2”培养模式探究
2021-11-24张琦
摘要:信息甄别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而作用愈发突出。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视角为教师培养小学生信息甄别能力提供“3+2”模式,以教学目标对教师“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协作学习”的三要求入手,结合对学生“自主创设信息活动”和“总结评价信息活动效果”两要求,指导教师分层提供交叉浏览信息结构和范畴的机会,逐步提升学生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信息描述和表达能力、信息甄别和整理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培养学生;信息甄别;“3+2”模式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内涵
信息甄别指在充斥着大量信息的世界中,主体对信息优劣、真伪的鉴别。该能力的培养不同于教师简单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认知的过程。并且甄别信息需要学生基于特定的情境,对外部认知客体进行加工而形成见解,并在脑海中构建信息系统"图式”。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高级学习阶段,最终会出现“随机通达式”教学模式。其基本原理是:对于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境下、带着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学习,以此来达到获得高级知识的目标。
二、小学生信息甄别能力“3+2”培养模式
(一)对教师的三要求
1.培养甄别信息能力的目标分析--学生分层、信息分类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程度和认知水平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笔者将小学生细分为三个层次,各层次培养目标不一。低年级(即一、二年级学生),识字能力较弱,应扩充其识字量,以识别信息内容为主;中年级(即三、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还需发展,认知能力相对低年级学生有一定发展,可以适当培养分析理解能力,应该以分析信息能力为主;高年级(即五、六年级学生),在四年阅读能力和两年分析能力培养基础上,可以培养学生基本逻辑思维,锻炼其运用信息能力为主。
对于信息分类,低、中年级学生其认知水平有限,教师需要从鱼龙混杂信息中挑选信息并提供较可靠指定课外学习刊物如《儿童文学》《中小学生作文》等。教师务必明确信息资源,确定信息甄别主题教学所需信息种类及用途。如图片信息,低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常见的人身安全标识等直观性图片;中年级学生需要涉及基本分析理解能力的图片,如“某人登山过半而息”需学生分析出“不要半途而废”的深意;高年级学生应据文字信息自主创图,创造基本的活动设计,对比信息进行求证。
2.信息教学模式分析
低年级小学生面对全新的信息学习任务时,需打好学习信息基础,较适用“支架式”教学,以直观教学法给学生示范。教师应该铺垫大量知识并培养基础表达能力,挑选并传递简单信息,树立学生权威信息内容和来源观念。如带领学生使用《新華字典》《辞海》等正版书籍,给学生铺设正确且完整信息框架,帮助他们在脑海中建立信息概念和框架模型。
中年级小学生则应在实践中进行学习,采用“认知学徒式”教学。此层次学生具备基本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模仿专家,在解决真实性问题时习得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经常给学生示范如何处理信息,并训练培养学生信息内涵的表达能力和信息合理归类能力。
高年级小学生要结合实际情景,适用于“抛锚式”教学。教师要基于问题教学,把教学内容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到此层次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表述和理解能力,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查询信息解决问题,而应该由老师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支持此层次学生努力自主完成信息学习目标,并促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信息求证和信息对比甄别任务。
3.学生协作学习方式引导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培养学习共同体,此模式适用于中小学生,可以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学生彼此联系少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协作学习,有利于开展师生和学生彼此间的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各种信息种类和内涵的理解。讨论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思考怎样确定信息主题、信息收集如何解决、怎样更好地选择和甄别适合主题的信息。协作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如开展信息讨论小组,信息交流会和信息主体分享学习共同体。
(二)对学生的两要求
1.自主创设信息甄别情境,开展甄别活动
创设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情境,使学习能在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低年级学生活动目标指向于信息获取和信息理解,通过看图说话,你画我猜,连线训练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分班或分组分享学习生活常识和安全知识信息;中年级学生指向于信息描述和信息表达,如通过看图演讲,主题信息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有意识去收集简单信息,处理信息分类和描述,锻炼学生口头表达信息能力和文字书写表述信息内涵能力;高年级学生活动目标指向于信息收集、整理、判断,如学生可以基于观察收集信息训练并借用最强大脑信息容量比赛和信息甄别速度评比活动载体,以此调动高年级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完善内在信息知识框架,并施于外在活动,于此提升信息甄别范围和成效。
2.总结评价信息学习的活动效果
在信息教学过程中,活动的评估和反思总结,不应该只局限教师的督导,还可以充分放权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养成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习惯。学生应该明确要围绕信息学习的活动效果评价的三个方面:自主学习信息的能力,协作学习信息过程中的贡献以及是否达到信息培养建构的要求。
通过总结性评价,学生可以检查其信息学习活动是否最终达到了目标要求。评价过程中,将学生分组并以小组为一体进行组间互评;并让学生试图自我评价掌握信息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最后整体评价汇总成册,一方面可以为制订新的信息学习活动或模式记录计划或新想法,另一方面为中低年级学生提供信息整理、加工、筛选和选择的经验和模版范式。
三、学生信息甄别能力的培养前景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对于学生而言,具备对信息的良好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所必需的能力。
通过“3+2”模式,师生互动加强,教师可以用不同方式培养学生交叉浏览信息结构和各种信息范畴,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信息描述和表达能力,最终达到学生信息甄别和整理能力的训练和提升。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信息应用的多样性,并且揭示信息的多种关联性以及对情境的信赖性。
参考文献
[1]王旅;余杨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剖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4).
[2]张亚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综述[J].教育现代化.2018(03).
[3]于海洋;周马杰;陈元平.提升大学生信息甄别能力与媒介素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6(06).
[4]李月琳;张秀.大学生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8(02).
作者简介
张琦(1994.10-),女,回,湖北武汉,湖北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