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词语分析入手细读文本

2021-11-24杨冰梅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字源词语文本

杨冰梅

摘要在语言的发展中,语音的变化较缓慢,语法次之,词汇变化最快。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近现代作家的作品等离现今学生或多或少有些距离,文本中的词汇自然有些是难以理解的。从词语分析入手进行文本解读,着意于同义词、易错词、生僻词等的深入探析,可以达到“词义通而文意明”的效果。

关键词词语;文本;细读;字源;语文

细读文本是文本解读的重要途径。如何细读呢?可以从词语分析人手,尤其是一些难解之词。如果不深究难解之词的意思,往往无法真正理解文意。由字源人手,咬文嚼字,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可以使语文教学有本有据,彰显科学性。

一、重视同义词

古代汉语中有一种语言现象:浑言不别,析言则异。意思是,同类事物则统称为“浑言”;如果辨析同类事物的异处,就是“析言”。这是用来辨析同义词的,说明同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义有粗略和精细之分。如:

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尔雅·释器》)

春种曰稼,秋敛日積。(《周礼·遂师》)

自有而无谓之变,自无而有谓之化。(《易解》)

马日羁,牛日縻。(《汉官仪》)

在教学古诗文时,引导学生去掌握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有利于准确理解文意。如《记承天寺夜游》中有一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统编教材中并未解释“步”的意思。而对“步”字的理解,能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语境的体会。《说文解字》二上步部:“步,行也。”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注釋说:“《释名》日:‘徐行日步。”在注释《说文解字》二上走部时,段玉裁具体地引用了《释名》里的这段文字:“徐行日步,疾行日趋,疾趋日走。此析言之。”可见,“步”在这里是徐行的意思,是悠闲地漫步,而不同于一般的走路。从字源上理解了“步”的意思,再结合前文中的“欣然”,苏轼清闲安逸的心境就一下子明朗了。《触龙说赵太后》中也有此类现象。该文涉及行走之义的词有四处:左师公“人而徐趋”“曾不能疾走”“乃自强步”和太后“恃辇而行”。这里就需要辨析“趋”“走”“步”“行”的意思了。在古汉语中,“行”是一个表示“行走”“行动”的粗略说法。文中的“趋”“走”“步”则分别是“古代的一种礼节,以碎步疾行表示敬意”“奔跑”“徐行”的意思。明了了这些精细的意思,才能更好地把握左师公及太后的老者形象,进而领会两位老人在身体的将养、儿女的养育方面具有的共通之处。太后正是在这种将心比心的家常聊天中被左师公说服。由此,读者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探析易错词

在人们日常用字过程中,有一类词属于易错词。出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词义辨别不清。探析课文中这类词的含义,往往会发现另一番洞天,甚至有由一词而提挈全文的效果。

《孔乙己》里的“短衣帮”就是这类词。其中的“帮”字在实际用字过程中经常误用为“邦”,就是因为人们对“帮”的意思不甚了然。下面我们来细细探析之。

来咸亨酒店喝酒的人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短衣帮”,一种是“穿长衫的”。这两种人都是群像。这一点由“帮”这个字便可清楚地看出。“帮”从巾,本义指鞋帮。鞋帮有辅助作用,所以“帮”有“帮助”义。相帮者往往是同伙,所以“帮”又有“帮派”义,如丐帮、青帮、马帮。可见,短衣帮彼此之间有着身份认同感,属于一个默契的集体。在小说中,他们没名没姓,虽然有具体的语言描写,却都是作为群体中的个人出现的。至于“穿长衫的”,一个“的”字结构,彰显了这是一种人、一类人。而孔乙已呢?小说中说,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是“唯一的人”:他与短衣帮一样站着喝酒,但却身穿长衫,口道之乎者也,短衣帮不把他作为自己人;他穿长衫,却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也没有更多的钱买荤菜去店面里间“坐喝”,因此“穿长衫的”自然也把他排斥出自己的圈层。孔乙己是鲁镇上的孤独人。人是社会性的生物,一个人要想健康地生活,需要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都处于一种完全安宁的状态。换言之,人是需要社会支持的。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中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孔乙己的社会支持是怎样的呢?显然,短衣帮、长衫客及作为商人的酒店掌柜都不把孔乙己视为同类,不仅不会给予他社会支持,反而将他作为无聊生活中的笑料,对他进行打压。孔乙己因为“好喝懒做”,经济上是困窘的;又因为严重缺乏社会支持,他的人生悲剧结局也就成为必然。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意思。课文里有一幅插图,画的是掌柜、小伙计及三个穿短袄的酒客在谑笑,中间夹着一脸窘迫的穿补丁长衫的孔乙己。当我们意识到这些笑着的人谁也不把孔乙己当作自己人时,孔乙己只是这里的“唯一的人”时,这些谑笑的热浪分明透过纸面让人感到了六月寒。

教学中,教师便可由“帮”字引人心理学中的 “社会支持”观点,让学生从孔乙己身上汲取教训,不使自己成为社会中的多余人、“不伦不类”的人,而要对优秀文化、普世价值产生认同,同时学会与人合作,找到自身的定位与价值。

三、厘清生僻词

生僻词就是不常见、一般人不熟悉的词。

在《故乡》的结尾部分,叙事者“我”说:“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这里有三个“辛苦”,前两个“辛苦”的施动者很清楚,分别是“我”和“闰土”,后一个作者没有明说,只说“别人”。那么,这里的“别人”指谁呢?这里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这里的“别人”指杨二嫂,有人认为指“统治阶级、剥削阶级”。那么,要解决这一争议,就需要明白“恣睢”一词的意思。

《说文解字》对“恣”的解释是:“纵也,从心次声。”不难理解,“恣”即放纵、放任之意。常见组词有“恣意”“恣情”等。《说文解字》对“睢”的解释是:“仰目也,从目隹声。”“仰目”即眼睛朝天看。可以想见,一个眼睛朝天看的人,必然显得傲慢,目空一切。所以说,“恣睢”连用,意思就是“放纵傲慢”,统编教材课下将其注为“任意胡为”是说得通的——“放纵傲慢”体现在行动上就是“任意胡为”。

有了对“恣睢”之“放纵傲慢”“任意胡为”语义的把握,再去分辨这里的“别人”,我们就能知道,“别人”主要是指杨二嫂。回到课文里来分析。““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尖利”“大叫”,杨二嫂作为外人,初次见面,便对主人这样的态度,真可算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当“我”表示出不太认得她时,她又“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鄙夷”,课下注为“轻视,看不起”。杨二嫂身上一股傲慢狂妄之气洋溢开来。接着,当“我”针对她明目张胆要东西的请求而说自己也并不富有时,“我”话还没有说完,她便硬生生地打断,胡搅蛮缠地说...还说不阔..还说不阔”,并且边说着便顺走了一副手套。这简直是没有丝毫礼节法度的“任意胡为”的表现。

小说结尾部分写“我”离开故乡时,也有一段文字提到杨二嫂,这便是藏碗碟风波。是谁藏了碗碟?自然是杨二嫂,却栽赃给闰土,好给她顺走狗气杀找一个“居功领赏”的理由。因为从上述分析来看,“辛苦恣睢”指的是杨二嫂。藏碗碟这种暗偷行为只有放纵放肆、任意胡为的人才做得出。“辛苦麻木”的闰土是不会这么做的。

那么,为什么“别人”不是指“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呢?《故乡》提出了三种生活:“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这三种生活都是“辛苦”的,可见这三种生活的人也应都指被压迫者。4之所以会把“别人”误认为是指“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可能是受“恣睢”常与“暴戾”连用的影响。但是“恣睢”本身并没有凶暴恶戾之意。

另外,作者不明指杨二嫂“辛苦恣睢”,可能意在使行文有些错落不致重复呆板,也有不与杨二嫂为伍故而不屑指名道姓之意,还扩大了所指范围,指包括杨二嫂在内的一类人。

四、结语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从词语角度切人去解读文本,对词语的分类不止以上三种,还可以有很多,如叠词、方言词、俗语、成语等。汉语之难学,其原因之一是同一个汉字往往有多个发音、多个义项,而且汉语是古老的语言,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相对于语法和语音,词汇的变化最大,有许多古今异义现象。因而,在词语分析中细读文本十分必要。这样做能够勾连前后语境,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文意,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建中.训诂学教程【M】.武汉:荆楚书社,1988:316.

【2】郝名鉴.常见别字辨析手册【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5:5.

【3】朱丽莎.新編健康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33.

【4】张金烈《故乡》中的“辛苦恣睢”指谁【J】.语文知识,1996(3):33.

【作者通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

猜你喜欢

字源词语文本
容易混淆的词语
求“源”有度,识字有“法”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探寻字源妙处多
随文识字学词丰富语言积累
《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一枚词语一门静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