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点针刺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步态的影响*
2021-11-24刘初容陈小芳丘吉莲关梓辉郭永亮林幼君郑雪娜
刘初容,沈 威,陈小芳,丘吉莲,关梓辉,郭永亮,林幼君,郑雪娜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0)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由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该病持续存在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以及活动受限。痉挛型脑瘫是脑瘫中最典型和最常见的分型,占60%~70%,其主要脑损伤部位在锥体系,临床表现主要为姿势运动模式异常、姿势运动发育异常、反射发育异常、肌张力及肌力异常[1-3]。长期肌张力增高,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可加重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直接影响患儿的运动功能发育及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负担,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一直都是医学难题和医学科研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院脑瘫科运用触发点针刺治疗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疗效显著。本研究拟观察触发点针刺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步态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4]拟定。
1.1.1 诊断 具备以下4项必备条件,参考其他条件。(1)必备条件:①中枢性运动障碍持续存在;②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③反射发育异常;④肌张力和肌力异常。(2)参考条件:①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②头颅影像学佐证。
1.1.2 分型(1)痉挛型四肢瘫:症状以锥体系受损为主,包括皮质运动区损伤。牵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的特征,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上肢背伸、内收、内旋,拇指内收,躯干前屈,下肢内收、内旋、交叉,膝关节屈曲、剪刀步、尖足、足内外翻,拱背坐,腱反射亢进、踝阵挛、折刀征和锥体束征等。(2)痉挛型双瘫:症状同痉挛型四肢瘫,主要表现为双下肢痉挛及功能障碍重于双上肢。
1.2 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及痉挛型双瘫分型标准;(2)年龄5~12岁;(3)能理解、执行指令;(4)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为Ⅱ~Ⅲ级,能够独行或辅助步行;(5)2周内未服用或注射骨骼肌松弛药;(6)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1)脑瘫的其他分型;(2)髋、膝、踝关节骨性病变;(3)1年内接受过外科矫形手术;(4)6个月内接受过肉毒杆菌毒素注射;(5)双下肢解剖长度相差2 cm及以上;(6)严重认知障碍;(7)严重骨质疏松;(8)遗传基因监测异常;(9)合并严重感染,严重心、肺、肝、肾疾病,以及癫痫。
1.4 剔除、脱落标准(1)未按照要求进行治疗;(2)不明原因自行退出;(3)数据资料收集不完整。
1.5 终止试验标准 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严重并发症,或不能耐受者。
1.6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脑瘫科2017年7月至2021年2月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本研究获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7 治疗方法
1.7.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普通针刺、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以上治疗均30 min/次,1次/d,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
1.7.1.1 普通针刺 参照王启才主编《针灸治疗学》[5]脑瘫诊疗方案。(1)针刺取穴:大椎、身柱、风府、四神聪,以及双侧悬钟、脾俞、肾俞、阳陵泉、伏兔、环跳、风市、委中、承山、丰隆。(2)针刺操作:风府朝鼻尖以下方向针刺0.5~1寸(1寸=25 mm);四神聪平刺,分别从4个不同方位刺向百会穴;背俞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浅刺0.5~1寸;环跳直刺1.5~2寸,委中穴直刺1寸,均以麻电感向足底放射为宜;承山逆经斜刺1寸,其余穴位均直刺1~1.5寸;所有穴位均行针至得气。
1.7.1.2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1)设备:瑞士Hocoma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2)操作步骤:①训练前测量患儿腿部的长度;②调节绑带尺寸;③将患儿固定于外骨骼矫正器内;④将患者放置于运动跑台上进行减重步行训练。(3)参数设置:①体质量支持为患儿体质量的50%,以患儿步行支撑期膝关节不出现屈曲为宜;②引导力初始设置为100%;③步速0.8~1.2 km/h。(4)注意事项:训练过程中提醒患儿跟随下肢机器人同时迈步,配合完成步行动作,并尽可能自己支撑体质量、控制躯干伸展及屈伸髋膝关节。
1.7.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触发点针刺。
1.7.2.1 触发点定位(1)双股直肌触发点:在髂前下棘尾侧附近触诊,找出肌肉僵硬或条索、硬结,或疼痛最为敏感的点;(2)双腓肠肌触发点:肌腹中央、内外侧头各一个,在腓肠肌内外侧头于股骨内外侧髁的起点处附近触诊,找出肌肉僵硬或条索、硬结,或疼痛最为敏感的点;(3)双内收肌触发点:在大腿内侧的耻骨肌、大收肌进行触诊,找出肌肉僵硬或条索、硬结,或疼痛最为敏感的点。
1.7.2.2 操作方法(1)针具: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的华佗牌0.25 mm×40 mm针灸针。(2)操作步骤:患儿取抗痉挛体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医者标记针刺点,常规消毒,左手钳捏触发点上局部肌肉,右手持针对准标记点快速进针,针尖抵达触发点,反复提插,引出3次肌肉的抽搐反应,并有酸麻胀痛感,不留针。(3)疗程:1次/d,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
1.8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治疗前及1个疗程结束后均进行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定,根据治疗前后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时空参数、运动学参数的变化评定步行能力的改善程度。
采用意大利BTS公司生产的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型号SMART-D 400)采集患儿步行数据。红外运动捕捉系统由6个红外摄像头(采集频率100 Hz)、2个同步相机(BTS eVixta,采集频率40 Hz)、2个测力平台(BTS P6000D)组成,数据分析系统由装载专门数据处理软件的主机完成。
采集过程:(1)在患儿骨性标记点上粘贴具有反光材料的反光球,采用Davis Heel步行模块进行数据采集;(2)贴完标记点后让患儿在步道中央静止站立5~7 s,然后采集静止站立参数;(3)让患儿在步道一端开始步行,步道长约10 m,采集6次数据;(4)运用系统自带protocol consistency软件进行一致性对比,去掉差异较大的数值,取其中曲线吻合度较高的4~5次步行数据平均值进行分析。
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指标包括时间参数、空间参数、运动学参数。(1)时间参数:跨步时长、平均速度、步频;(2)空间参数:跨步长、步长、步宽;(3)运动学参数:髋、膝、踝关节活动度。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Kolmogorov-Smirnov检验数据正态性,均服从正态分布,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线资料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儿三维步态分析时间参数、空间参数、运动学参数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三维步态分析时间参数、空间参数、运动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儿跨步时长、平均速度、步频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儿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步长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患儿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儿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4)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时间参数比较()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时间参数比较()
3 讨 论
痉挛型脑瘫属于中医学中“五硬”“五迟”范畴,因先天禀赋不足,脑髓空虚,肝肾不足,筋脉失养所致,以手硬、足硬、肌肉硬、头颈硬、关节硬为主要特征,符合经筋病的临床特点。十二经筋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灵枢·经筋》云:“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于腘中并”。本研究所选股直肌、内收肌、腓肠肌触发点,属于足阳明、足太阴、足太阳经筋循行区域。《素问·痿论篇》云:“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且本研究所选触发点定位于十二正经中承筋、承山、髀关、冲门相近,“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并且上述腧穴具有疏经活络、壮腰健膝、行气活血的功效,所以,从针刺部位来看,本研究采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即为中医经筋刺法,针刺股直肌、内收肌、腓肠肌触发点可有效治疗脑瘫后的肌痉挛及运动功能障碍。另外,《灵枢·刺节真邪》云:“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小针解》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标幽赋》进一步指出:“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这充分说明“得气”与否及“气至”的快慢直接影响针灸疗效。本研究针刺方法中要求针尖抵达触发点,反复提插,引出3次肌肉的抽搐反应,并有酸麻胀痛感,即为“得气”与“气至”的量化标准,精准的腧穴选择和刺激量,有助于针灸疗效的最大化。
现代医学认为,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以锥体系受损为主,临床常表现为随意运动迟滞、笨拙,选择性运动控制能力丧失,肌肉力量不平衡,肌无力、感觉障碍,双下肢不同程度速度依赖性的肌张力增高,双下肢内收、内旋、屈髋、屈膝、尖足、剪刀步等异常姿势,以及腱反射亢进、踝阵挛和其他病理征[6-7]。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检查显示,该类患儿往往表现为跨步时长延长,平均速度减慢,步频减少,步长及跨步长缩短,髋、膝、踝关节活动度减小[8-9]。痉挛和步行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根据交互抑制理论[10-11],痉挛型脑瘫患儿主动肌收缩时,因交互抑制作用减弱,拮抗肌也收缩,进而产生肌紧张,引发肌痉挛。张忠良等[12]研究发现,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除髋伸展肌群外,其余下肢伸肌和屈肌肌群肌力都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童。这提示降低异常增高的肌张力,增强肌力,增强运动控制协调能力是提高患儿步行能力的关键。有研究表明,肌筋膜触发点的产生源于肌肉处于长期低量静止持续收缩,电镜下可见挛缩结节自发放电及肌肉缺血,针刺触发点可有效松解肌肉挛缩肌束,从而促进机体和关节生物力学恢复正常平衡状态[13-14]。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空间参数比较(,m)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空间参数比较(,m)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学参数比较(,度)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学参数比较(,度)
股直肌位于大腿前面中部,位置较浅,起自髂前下棘和髋臼上缘,止于胫骨粗隆,有屈髋、屈大腿、伸膝的作用;腓肠肌是小腿后侧群浅组肌肉,外侧头起自股骨外侧髁近侧端,内侧头起自股骨内侧髁上三角形隆起,止于跟骨结节,有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的作用;内收肌群位于大腿内侧皮下,耻骨肌和大收肌均有屈髋和髋内收的功能。股直肌、腓肠肌、大腿内收肌痉挛是脑瘫患儿髋、膝、踝关节活动度受限,姿势异常的关键因素,也是其步行障碍的重要因素[15-16]。针刺股直肌、腓肠肌、大腿内收肌紧绷肌带所含的高敏压痛点,或受累肌肉的肌腹体表触及的条索或小结节,能使局部肌肉抽动。这种针刺手法速度快,刺激强度大,属于针刺泻法,可引发强烈脊髓反射,改变脊髓中枢的感觉支配区,从而使紧绷肌放松,缓解局部肌肉痉挛[17-19]。
为减少试验误差及病例脱落可能,本试验以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作为常规康复训练,这种训练模式更加精准、客观,且可提高患儿治疗的趣味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因其客观、量化等优势被公认为检测、评价脑瘫患儿步态的金指标。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双下肢股直肌、腓肠肌、内收肌肌筋膜触发点1个疗程后,三维步态分析显示:时间参数方面,患儿跨步时长减少,平均速度提高,步频增加;空间参数方面,患儿步长增加,这提示患儿步行能力提高,平衡稳定性提高;动力学参数方面,患儿膝、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这提示患儿腓肠肌、腘绳肌等屈曲肌群肌张力降低。在降低痉挛肌群肌张力的同时,训练拮抗肌力量,可使患儿原有弱肌力肌群充分发挥能动性和潜力,有助于两组肌群间的协调平衡,建立正常运动模式[20]。患儿髋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针刺触发点选点不完善有关,如在针刺股直肌、内收肌触发点基础上,联合针刺髂腰肌、阔筋膜张肌等髋屈曲肌群,缓解髋屈曲肌群痉挛的同时加强对臀大肌、股外侧肌等肌群肌力的训练,或许疗效会更佳。
综上所述,针刺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双下肢股直肌、腓肠肌、内收肌肌筋膜触发点,可有效改善患儿步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