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避免轨迹方程增解和漏解的策略

2021-11-24廖永福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化简双曲线抛物线

廖永福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 361009)

避免轨迹方程产生增解和漏解的对策主要有:全面考查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充分挖掘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注意化简、消参前后方程是否同解;仔细检验特殊点是否符合题意.下面以近年高考题为例.

一、全面考查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在求轨迹方程时,有时由于某些参数的不确定性,或者图形形状、位置关系的不确定性,需要对其进行分类讨论,全面考查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分类重复或遗漏,就有可能产生增解或漏解.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分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出点M,A,B的坐标,通过已知条件求出点M的轨迹方程,再作出判断.

解析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AB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M(x,y),A(-a,0),B(a,0)(a>0).

当λ=1时,方程表示圆;当λ>0且λ≠1时,方程表示椭圆;当λ<0时,方程表示双曲线;当λ=0时,方程表示直线.

综上,方程不表示抛物线.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曲线轨迹方程的求法,轨迹方程与轨迹的对应关系,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这里要对常数λ进行分类讨论,如有遗漏,就会导致解答错误.

例2(2016年全国Ⅲ卷)已知抛物线C:y2=2x的焦点为F,平行于x轴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P,Q两点.若ΔPQF的面积是ΔABF的面积的两倍,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利用△PQF和△ABF面积之间的关系,求出点N的坐标,再利用点差法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

因为S△PQF=2S△ABF,所以2|FN|=1.解得xN=1.

即N(1,0).

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AB⊥x轴,点M与N重合,即M(1,0),它满足y2=x-1.

综上,AB中点的轨迹方程为y2=x-1.

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方程与性质,考查轨迹方程的求法,解题关键是根据AB与MN斜率相等列出方程,属于中档题.这里要注意对AB的斜率是否存在进行讨论,如果忽视AB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就有可能丢失符合条件的点M(1,0),造成漏解.

二、充分挖掘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

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含而不露、不易察觉的条件.在解答轨迹问题时,忽视隐含条件将导致思路中断或解题错误,因此,解题时要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及时发现和利用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提高解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A.直线 B.圆 C.椭圆 D.双曲线

由lny1+lny2=0,得y1y2=1,即(1-2a1)(1-2a2)=1,化简,得2a1a2=a1+a2.

所以x+y=2(x<0或x>2),故所求的轨迹是两条射线(不含端点).

点评本题考查轨迹的求法,考查圆的定义和性质,属于中档题.解题时,不仅要用足已知条件,还要充分挖掘题中隐含的条件,如1-2a1>0和a1≠0等,命题者忽略了这些隐含条件,致使本题设计不严谨.

三、注意化简、消参前后方程是否同解

在化简方程时,要注意化简前后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是否一致,确保化简过程是同解变形;在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要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对动点横、纵坐标的制约作用,确保消参前后方程是等价变形.否则,就有可能产生增解或漏解.

由x+2≠0且x-2≠0,得x≠-2且x≠2,即y≠0.

点评本题考查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属于基础题.解题时,如果不注意方程①中x的限制条件x+2≠0且x-2≠0,就会导致方程①和②不同解,曲线C的方程就会产生增解,M的轨迹就会混进不符合条件的点.

分析设直线l的方程为x=ty+1(t∈R),代入椭圆方程,消去x,得(t2+2)y2+2ty-1=0,利用韦达定理求出△F1AB的重心坐标,进而求出重心的轨迹方程.

解析F1(-1,0),F2(1,0).因为F1∉l,所以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x=ty+1(t∈R).

故△=4t2+4(t2+2)>0恒成立.

消去t,得9x2+18y2=1.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重心的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椭圆、直线方程、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属于中档题.消参时,如果不注意参数t的取值范围对x,y的约束作用,就有可能产生增解,导致解题失误.

四、仔细检验特殊点是否符合题意

求轨迹方程时,既要考虑动点运动的一般情况,又要考虑动点运动的特殊情况,如动点在极限位置、临界位置等特殊位置时是否符合题意,忽视对这些特殊点的检验,也有可能产生增解或漏解.

例6 (2016年全国Ⅰ卷)设圆x2+y2+2x-15=0的圆心为A,直线l过点B(1,0)且与x轴不重合,l交圆A于C,D两点,过点B作AC的平行线交AD于点E.证明|EA|+|EB|为定值,并写出点E的轨迹方程.

分析求出圆A的圆心和半径,运用直线平行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B=ED,再由圆的定义和椭圆的定义,可得E的轨迹为以A,B为焦点的椭圆,求得a,b,c,即可得到所求轨迹方程.

解析如图2,圆A的标准方程为(x+1)2+y2=16,可得圆心A(-1,0),半径r=4.

由BE∥AC,得∠C=∠EBD,由|AC|=|AD|,得∠C=∠D.

所以∠D=∠EBD.所以|EB|=|ED|.则|EA|+|EB|=|EA|+|ED|=|AD|=4>|AB|.

所以点E在以A,B为焦点的椭圆上.

又直线l过点B(1,0)且与x轴不重合,所以点E不在x轴上.

点评本题考查轨迹方程的求法,注意运用椭圆和圆的定义,属于基础题.解题时,如果忽视对隐含条件“直线l过点B(1,0)且与x轴不重合”的挖掘,忽略对椭圆长轴两个端点的检验,就会产生增解,导致解题错误.

A.椭圆 B.双曲线 C.圆 D.抛物线

分析本题可以用参数法求出动点P的轨迹方程,也可以通过考查特殊点作出判断.

实际上,由于0<|AB|=|CD|≤2,当|AB|=|CD|=2时,两直线交点为M,N,当|AB|=|CD|趋近于0时,两直线交点趋近于E,F,G,H,如图4,对照题目中的四个选项,可以断定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落在矩形EFGH内部的两段曲线(不含点E,F,G,H).

点评本题考查轨迹方程的求法与判断,属于中档题.通过考查特殊点,避免了轨迹方程增解的产生,快速准确地得到问题的答案.

可见,在解答轨迹问题时,不仅要熟练掌握求轨迹的常用方法,如直接法、定义法(也叫待定系数法)、相关点法(也叫代入法)、交轨法和参数法等,而且还要了解解题过程中产生增解和漏解的原因,掌握避免产生增解和漏解的策略,以达到“会必对,对必全”.

猜你喜欢

化简双曲线抛物线
灵活区分 正确化简
巧用抛物线定义妙解题
抛物线高考满分突破训练(B卷)
巧求抛物线解析式
赏析抛物线中的定比分点问题
组合数算式的常见化简求值策略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双曲线的若干优美性质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