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哌唑对青年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1-11-24王华阳张婕文杨献红黄瑛

西部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糖脂阿立哌唑多巴胺

王华阳 张婕文 杨献红 黄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030)

精神分裂症起病缓慢,多发于青壮年时期,其中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比例约为1.6∶1。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情感、思维、感知等多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研究报道[1],精神分裂症可发展导致社会功能、行为能力的衰退,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精神、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临床多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尚可[2],阿立哌唑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较少,但对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较少,帕利哌酮是利培酮的代谢产物,属于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上多用于精神障碍经的治疗。本研究选取帕利哌酮与阿立哌唑治疗青年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探讨其疗效,以及对血清催乳素、糖脂代谢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青年女性患者,制作随机数字表,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别纳入A组和B两组。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参照2001年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相关内容拟定。②首治患者,PANSS≥60分。③无攻击行为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器质性疾病。②存在酗酒史。③存在所选药物过敏史。④凝血障碍、代谢障碍患者。⑤妊娠、哺乳期女性。本研究经过家属或患者签署知情同意,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酌情调整药量,在15d内逐渐增量至治疗剂量,治疗期间不给予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A组35例给予帕利哌酮(西安杨森制药公司,J20170010)起始剂量3mg/d,15d内酌情加量至3~12mg/d,B组37例给予阿立哌唑(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H20061304)起始剂量5mg/d,15d内酌情加量至5~20mg/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期间,A组(8例)和B组(7例)患者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给予安坦,A组(1例)和B组(9例)失眠者给予阿普唑仑,必要时给予苯海索、普萘洛尔类药物或护肝药物。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法[4],评定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3个量表,内容包括:①阳性症状:包括妄想、概念紊乱、幻觉行为、兴奋、夸大等七项。②阴性症状:包括情感迟钝、情绪退缩、交流障碍、抽象思维困难等七项。③一般精神病理:包括焦虑、自罪感、关注身体健康、紧张、抑郁、不合作、定向障碍等15项内容。评定内容分为7级,从低到高依次为无、很轻、轻度、中度、偏重、重度、极重度。总分越低,则表示精神分裂症状程度越轻。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PRL)以及糖脂代谢水平。糖脂代谢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GLU)。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5]法,评定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四部分:①自我照顾:包括洗澡、刷牙、穿衣等日常基本生活能力,以及化妆、修饰、装饰等能力。②社会角色功能:包括家务、学习、工作、集体活动的态度、能力、效率等。③人际、家庭、社会关系:与朋友、家人、医护人员之间交往的主动性、目的性、计划性。④干扰、攻击倾向:包括损坏东西、威胁他人、大声喧嚣、打架。总分100分,<30分表示社会功能极差,需要密切监护。31-70分表示不同程度的残疾。>70分表示社会功能表现良好。分数越高,则社会功能表现越好。④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PANSS评分量表进行评定:PANSS评分减分率超过75%为治愈;PANSS评分减分率≤75%,超过50%为好转;PANSS评分减分率≤50%,超过25%为部分好转;无以上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部分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A组患者35例中,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20例,高中及以下15例,年龄18~44岁,平均(33.43±5.62)岁,病程0.3~1年,平均(0.56±0.12)年;B组患者37例中,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22例,高中及以下15例,年龄18~43岁,平均(33.98±5.71)岁,病程0.3~1年,平均(0.54±0.11)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前、治疗第8周,两组比较组间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A组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和总分低于同期B组(P<0.05),见表1。治疗第4周、第8周,两组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PANSS评分组间比较(分,

表2 两组PANSS评分组内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的PRL及糖脂代谢水平比较 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两组比较组间PRL、TC、HDL、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B组GLU水平高于A组(P<0.05),见表3。治疗第8周,两组脂代谢指标TG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B组糖代谢指标GLU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4。

表3 两组PRL及糖脂代谢水平组间比较

表4 两组PRL及糖脂代谢水平组内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的PSP评分比较 治疗第4周、第8周,两组PSP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A组PSP评分(46.30±9.01)分、(61.87±10.21)分,均显著高于同期B组(40.53±8.32)分、(52.01±8.32)分(P<0.05),见表5。

表5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SP评分(分,

2.5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发生了体重增加、镇静、失眠、焦虑、锥体外系反应、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两组锥体外系反应、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体重增加、镇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为22.86%,显著高于B组均为2.70%(P<0.05),B组失眠、焦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4.32%、21.62%,显著高于A组均为2.86%(P<0.05),见表6。

表6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n,n(×10-2)]

2.6 疗效判定 A组治愈7例,好转9例,部分好转12例,无效7例。B组治愈4例,好转5例,部分好转14例,无效14例。A组总有效率80.00%显著高于B组62.16%(Zc=2.029>1.960,P<0.05)。

3 讨论

目前主要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与以下几点相关[6-7]:①人们认为机体免疫力、神经发育异常、病毒感染,可导致多巴胺功能异常,引起精神分裂症。有研究表明[8],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与多巴胺功能亢进相关,阴性症状与多巴胺功能低下、脑结构异常相关。②中枢神经5-HT、D3受体,可控制行为、情感,同时,能够调节多巴胺的释放,当神经递质5-HT、D3受体分泌异常时,可导致患者的情感、行为受到影响。③中枢神经系统的Sigma受体,在调节多巴胺能、胆碱能神经系统、神经肽及神经甾体激素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参与恐惧应激反应、学习记忆、精神分裂症等生理病理过程。

目前,临床多采用抗精神病药物,合理控制精神分裂症的发展。阿立哌唑可通过激动5-HT1A受体、多巴胺D2受体,起到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症状,从而控制精神分裂症的发展[9-10]。帕利哌酮可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5-HT2C受体,缓解患者的情感认知、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起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11-12]。目前国内研究大多在于观察药物疗效,对两药应用后患者体内代谢变化情况比较的研究较少,故本次研究分别采用阿立哌唑与帕利哌酮治疗,观察药物不同作用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第4周,A组PANSS评分(61.57±7.20)分,显著低于B组(66.32±6.54)分(P<0.05),表明帕利哌酮能够缓解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效果优于阿立哌唑。高宏强等[13]选择3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女性患者,结果表明帕利哌酮组、阿立哌唑组的PANSS减分在治疗期间存在显著差异,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治疗第4周、第8周,两组血清PRL,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帕利哌酮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PRL无影响,因此,对高催乳素血症具有较低的诱发率,这与汪毅等[14]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的样本较少,导致结果与前人出现差异性。治疗第8周,两组脂代谢指标TG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B组糖代谢指标GLU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表明帕利哌酮、阿立哌唑会通过影响TG水平,导致脂代谢水平紊乱[15],同时,阿立哌唑会损伤糖代谢水平。有研究表明[16-17],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导致代谢综合征,从而加重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需要选择影响较小的药物。治疗第4周、第8周,A组PSP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B组(P<0.05),表明帕利哌酮在改善社会功能方面,效果优于阿立哌唑,这可能是因为帕利哌酮对神经递质α2、5-HT7受体的亲和性相关[18-19]。帕利哌酮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NE)和5-HT神经元突触前膜的α2受体,增强5-HT和NE的神经传递,表现出抗抑郁活性,介导了药物对情感症状的改善作用,有效改善社会功能。

治疗期间,A组体重增加、镇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86%,显著高于B组的2.70%(P<0.05),B组失眠、焦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4.32%、21.62%,显著高于A组的2.86%(P<0.05),表明帕利哌酮与阿立哌唑用药的不良反应存在差异,帕利哌酮可通过阻断组胺H1、肾上腺素受体,影响体重增加、镇静的不良反应[20],阿立哌唑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与其具有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拮抗作用有关。A组总有效率80.00%,显著高于B组62.16%(P<0.05),表明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效果,优于阿立哌唑。但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后可继续扩充样本例数,探究两种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青年女性的影响。

4 结论

帕利哌酮与阿立哌唑治疗青年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对血清催乳素无显著影响,对脂代谢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且阿立哌唑还会影响糖代谢水平,引起失眠、焦虑等不良反应,帕利哌酮的社会功能恢复力高于阿立哌唑,起效快于阿立哌唑,但8周后疗效相当,且会引起体重增加、镇静等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糖脂阿立哌唑多巴胺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糖脂代谢及骨密度特点
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孕晚期糖脂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探讨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对其糖脂代谢、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