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女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的对策研究
2021-11-24虞岚乐佳清
虞岚,乐佳清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近几年来,经济增速下行,高等教育大众化日益显著,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人数不断增加的女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更大。面对就业难题,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选择加入创业的队伍,以此拓宽就业面,走出困境。创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多方面制约因素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女大学生的创业进程。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了消除女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的针对性对策,这是有效帮助女大学生提高创业成功率,推进女大学生创业的关键。
一、强化创业教育与指导
高校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与指导,通过对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系统地增强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
(一)树立正确观念,强化创业意识
高校应树立正确观念,明确创业教育与指导在高校整体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和增强学生创业意识。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大多为普遍性教育,缺乏个性教育,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指导严重缺失。高校应深入调研和了解女大学生在创业工作中的需求,以强化创业意识为教育目标,培养和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重视创业精神的培养,将其引入常规教学,并在各类规章制度中有所体现。同时,应大力宣传女大学生中的创业典型,营造舆论环境,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榜样意识,使女大学生敢于挑战,敢于创业[1]。
(二)创新课程和教育形式,激发创业热情
当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存在课程内容、教育形式等过于单一的问题。一方面,高校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要增加与创业有关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增加实操课程设置,引用实际案例;定期组织创业型企业的参观交流,强化创业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有针对性地依据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征,开设具有女大学生特色,能发挥女大学生专长的课程,逐步探索发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激发女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也要双管齐下。要结合最新的科技手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使女大学生真正了解和理解创业内涵。通过一系列精巧的课程讲解方式,将基础讲解与跟踪辅导融合。
(三)设立创业服务中心,保障指导服务
高校应设立创业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和服务[2]。要整合校内外现有资源,在学校积极开展宣传、咨询、指导等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立创业基金,适当缓解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资金压力[3]。要重点建设女大学生服务点,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可以建立女大学生的创业数据库,对女大学生创业者的成功与失败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对正在创业的女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女大学生创业交流群,为创业者提供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的平台。提供女大学生创业心理辅导,引导她们形成创业自信,培养女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女大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心理压力进行纾解,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4]。
(四)加强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培养质量
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了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强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对女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1]。国内高校尚未形成系统专业的创业教师队伍与日益增长的创业课程需求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因此,加强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大力培养和引进高质量教师人才,教师构成要涵盖各类专业,讲授与创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要制定和形成完善的创业教师培养和管理体系,注重教师素质提升。另一方面,要设立校外导师,积极挖掘校友中的创业典型或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创业企业家,通过开设课程、讲座、实训基地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形成专兼职有机结合的创业教师队伍[1]。可针对性地为已创业或准备创业的女生聘请女企业家为导师,传授经验、指导实践、扶持项目[5]。
二、提升个人技能
(一)知识储备能力
创业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工作,创业者需要精确掌握政策、金融、心理、市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都对创业的成功与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女大学生应预先进行市场调研,充分研究分析创业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丰富个人知识储备。
(二)身体素质能力
相比于男性,大部分女性身体素质偏弱,但创业是一项非常考验身体素质的工作,其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因此,一方面,女大学生要加强身体锻炼,养成每日运动的良好习惯,规律作息;另一方面,要通过合理规划工作和进行任务分工,适当减少自身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做到劳逸结合。
(三)人际交往能力
人生来就是社会中的一员,当大学生从学校的保护塔踏入社会,就意味着他们要像社会活动家一样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创业中的人际关系[6]。在人际关系处理中,表达能力是关键,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能让人产生好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女大学生创业的助推器,一方面可以拓展人脉、共享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她们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创业。女大学生应利用学校资源,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多参加各类活动,勇于踏出舒适圈。作为高校,则应提供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和场所,并开设相关课程或活动,助力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四)领导和承受能力
在创业过程中,领导力是必要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创业者,带领团队不可避免,能够激发成员的工作热情和潜能,率领团队完成既定目标是领导能力的重要体现。高校要着力培养女大学生的领导能力,同时,强化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女大学生承受能力[1]。女大学生在创业中要调研分析预判可能遇到的风险,有效预防、规避风险。在实际面对风险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沉着应对并恰当处理[1]。高校可在创业教育中引入风险教育相关课程,并通过模拟风险处理等活动,帮助女大学生提高风险承受能力。
(五)组织管理能力
男性更具有刚性,女性则以柔性见长。在组织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女性优势,有效克服问题,展现“以柔克刚”的风采。这就要求女大学生强化组织管理能力,从全局性角度考虑和部署创业团队的各项工作,从复杂的工作中剥离,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高校也可面向女大学生开放针对性的管理岗位,为她们提供能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
(六)解决问题能力
不论是创业还是其他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可或缺。女大学生可以从预见力、决策力、执行力等方面着力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6]。首先,女大学生细致认真,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不贪图眼前小利,从长远发展考虑问题的解决方式;其次,要充分了解市场环境,有果敢决策的魄力,作出正确的决策;最后,执行力直接影响着问题解决的进程,女大学生要确立好解决方案,及时准确地做好执行工作。
此外,对市场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树立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爱岗敬业的精神以及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亦能推进创业工作的开展。如今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女大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努力提升个人技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不断完善、升华自我。
三、创造实践机会
(一)将实践活动融入理论教育
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将其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可以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实践机会[7]。在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上,要充分尊重、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的创业过程,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创业模拟项目、创业大赛等活动,遴选具有创业潜力的项目、团队予以支持[5]。创业导师要跟踪辅导,给予运营、资金、情感等多方面的扶持,让女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保持高校与企业间的密切联系和帮扶关系,为女大学生提供创业保障和帮助,使其积累经验,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二)组织公益活动拓宽实践机会
高校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充分连接校内外,组织开展丰富的公益活动,拓宽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实践路径。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女大学生特性,发挥优势,营造和谐、开放的实践环境。在活动设置上,既要为女大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又要融入团队合作、协调的内容;要既能锻炼经验,又能提供公益服务[5]。高校可成立相关社团,倡导、组织女大学生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个人能力,积累经验。
(三)搭建平台扶持创业实践
高校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较充沛的资金资源和高层次的人才资源,应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为女大学生搭建创业帮扶平台[5],为女大学生建立专门的创业基地,开设针对性项目,提供锻炼的机会和环境。依据办学特色,制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教师、学生积极投身于创业事业。通过遴选,让部分优秀的女大学生直接参与相关创业项目,开展个性化培养。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有效实现教育和创业的对接融合,为女大学生创业创造更多机会,积累丰富经验。
四、推进政策扶持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特别是要出台针对女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制度政策,营造公平创业的法律制度,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设计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障和扶持[6]。例如,对女大学生创业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针对性服务等,有效降低行业对女大学生的限制。可从政府层面建立女大学生创业项目库、信息库、培训机构等,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人才、技术、资金、平台等各方面的支持[6]。进一步完善针对女大学生创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为其创业失败提供必要保障。此外,政府机构应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相关部门应简化办事流程,在审批、管理等方面为其提供便利和支持[8]。可针对女大学生创业设立专门服务窗口或服务时间,有效降低女大学生创业的时间成本和风险[8]。相关部门应大力弘扬和宣传女大学生创业典型,出台给予优秀女大学生创业者的奖励政策,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创业。
五、结语
消除女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促进女大学生创业的开展和成功,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女大学生自身的齐心协力,只有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