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挑战及对策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思想
2021-11-24高蓉蓉
高蓉蓉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吸收借鉴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在领导中国外交实践中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新理念。其提出既符合中国自身发展需要,也符合世界发展诉求,是致力于解决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背景
一种思想的提出既是对前人理念的继承,也是特定时代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其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思想;其时代背景则是新的历史时期“两个大局”。
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理论背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思想
“两个联合”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1]97,它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同体思想的一部分——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将人类共同体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自然形成的“自然共同体”、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虚幻或虚假的共同体”以及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真正共同体”。“真正共同体”即全人类获得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对其表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这表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达到真正共同体——共产主义的基础,这种共同体同时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即实现个人与整体的统一。真正共同体的实现有赖于“两个联合”思想的成功实践,实现“两个联合”理想需要相应科学价值理念的指引,马克思恩格斯为“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所实际确立的价值观是阶级性质的国际主义,也就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自由人的联合”所提倡的价值观是共同体性质的国际主义,也就是“人类共同体意识”。[1]97两大理念为人类走向真正共同体指引了方向,同时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指南。
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以增进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目标,这在实际上是马克思国际主义的一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中个人与整体相统一的“整体观”的践行。“同时又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国际主义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从阶级联合过渡到自由人的联合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路相匹配,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由阶级性质的国际主义向共同体性质的国际主义转换的过渡环节。”[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得同一阶级之间、不同阶级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命运更为息息相关,是达到“自由人的联合”的内在要求。由于时代不同,在对“两个联合”思想继承的基础上,更多在实践发展中给共同体思想打上了现时代的烙印。
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两个大局”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4]428在后来多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大局”的具体内涵做出解释,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做出比较完整的概括。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转型过渡期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历史交汇期的外部环境的重要论断。进入21世纪,国际格局朝多极化的趋势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后,以美日欧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综合实力相对衰弱,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使国际格局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到2010年,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19.8%(来自IHS环球透视数据),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的GDP达1.33万亿美元(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现行国际体系主导者的美日欧当然不愿看到中国的快速发展,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逐步蔓延,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做出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举措。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我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到2020年,中国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发展朝着高质量势头前进。但是,在中国国力上升的同时,国际压力随之而来,一些错误论调充斥在中国发展道路上,“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论”等言论四起。为了消除国际上的误解,继续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便是我国向世界展现的中国行动。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挑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作为迈向真正共同体的一个过渡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面临着时代给予的多方面挑战。
1.全球化发展缓慢
打造合作共赢的经济共同体有利于各国在经济交往中实行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国际生产力的提高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趋向滞缓,全球化的进程缓慢,这成为全球性的公共问题。对发达国家来说,可以利用资本积累优势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继续享受优待,但是发展速度将大大放缓;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的后发优势发挥困难,可能会导致潜在优势丧失甚至错过最佳发展时期。总体来说,全球化的进程放缓不仅不利各国经济发展,更是使得打造合作共赢的经济共同体受阻,不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非传统安全问题加剧
核危机、内战等传统问题仍存在,相比较下,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加剧。首先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世界各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信息安全风险。美国利用其发达的科学信息技术率先控制全球网络,使其能在相当范围内监控到他国的信息及机密,这不仅严重侵犯了他国的隐私权,还导致国际间爆发信任危机,对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伙伴关系带来不利影响。其次是疾病及病毒的暴发,例如2020年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带来空前灾难。这是一场全人类的共同战役,没有国家能置身事外,但一些西方国家我行我素,唯恐承担国际责任,坚决拒绝国际合作,这不但不利他国,更是有损本国。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带来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3.文化霸权主义仍在
西方国家一直奉行的“文明冲突论”“西方中心论”等价值观在共同体理念下仍存在。西方固有的观念是文明间具有竞争性,并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一切文化,其价值观具有普适性,其道路就是未来世界发展的普遍道路。于是西方国家不顾他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野蛮推行其资本主义文化理念。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互联网技术普遍应用,文明间的冲突更为加剧。面对中国提出的适用于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些西方国家更是加以排斥,甚至发出“中国欲称霸世界”的不当言论,在官方或非官方媒体上大肆传播,使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舆论上的巨大压力。
4.生态治理权责不明
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为了快速发展其经济,不惜牺牲自然生态。近些年,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环境问题纷纷出现,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了共同的家园,各国应齐心共治。但国家间发展不平衡,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同,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破坏更多,应负主要责任;发展中国家则认为环境现状主要是发达国家既往对自然过度掠取的结果,更应负主要责任。总之,各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相互推脱责任,对于全球生态治理的分工问题难以达成一致看法,这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对举措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由人的联合体”展望的题中应有之意,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与国际社会应积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做出相应举措,共同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
1.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访问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大提法被简称为“一带一路”倡议,同时也被视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是受益于世界的中国方案。经过几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已经经过第一个阶段的理念宣传,迈向了探索共商共建路径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中,要继续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示范。
2.构建全球安全治理新范式
随着时代发展,非传统安全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安全成为影响国际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因此,构建全球安全治理的新范式以应对来自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威胁成为必要。首先,凝聚全球安全治理共识。各国政府应树立国际安全共治理念,在面对来自非传统安全方面的问题时,积极做好与国际社会在情况分析、政策应对等方面的对接,以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安全挑战。面对数据安全问题,中国首先发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呼吁各国参与。其次,强化国际安全法治保障。法律的完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国际社会应加强立法,确保每个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共同参与到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治理中。我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率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体现出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国态度。最后,提升国际间信任度。缺乏信任是国与国之间解决共同问题时所面临的最大困扰,很多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是由于缺少互信造成的,因此,提升国家间信任度,打造彼此信任、互惠互利的安全体系是共建安全共同体的现实需要。
3.共促世界文化发展新繁荣
文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各国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是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同时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不仅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其搭建了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给所参与国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为促进世界文化发展新的繁荣,构建交流互鉴的文化共同体,各国应积极借鉴类似经验,打造文化交流学习平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文明碰撞出更加精彩的火花,为世界人民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生活。
4.共践全球生态治理新理念
对自然资源的滥用使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遭受自然的一系列“报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4]374,对于全球生态治理,提出“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追求携手合作应对”[4]374-375的富有中国智慧的理念。各国应积极响应共建共治理念的号召,承担应有的生态治理责任,担负起守护地球家园义务,向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态共同体继续迈进。
四、结语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解决当前世界多方面难题的方案,但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再加上各国国情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会遭遇到意料不到的阻力与挑战,这就决定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将会有很多的变数,继续考验着各国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