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独立学院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路径构建
2021-11-24王芳
王 芳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在高校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第一条就是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不断“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个专业术语。由此可见,专业课任务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传授他们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承担思政育人的职责。专业课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安身立命的重要课程,自然成了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近些年,全国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各大高校开始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2020年下半年开始,处于转设期的独立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全面展开,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积极推进,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形成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局面。然而,独立学院专业课教师作为学校课程思政开展的中坚力量,在思政育人的很多方面做得不到位,他们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同度、认知深度不够,挖掘专业课思政元素的能力不强。要破解这些难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课思政育人的顶层设计、优化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能力,以此更好地发挥专业课思政育人、思想塑造、价值塑造的功能,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水平。
一、专业课思政育人的必要性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是高校课程思政追求的根本目标”[2],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中大部分课程是专业课,作为主力课程,承担起思政育人、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人生观念教育,把育人与育才融合一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导向
近些年,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问题到方法,从整体到局部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理论为独立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找到了重要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从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一系列的思政会议和教育部颁布的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相关文件,创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对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育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会议和政策文件统一了一个思想,那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思政课一门课程所能承担的责任,它是包括专业课在内所有课程都需要承担的职责。课程思政是为了解决思政课“单打独斗”的孤立局面,破解专业课只传授知识不重视育人的尴尬局面,发挥好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而构建“三全育人”“十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三)专业课教师育人本质的重要体现
“高校80%左右的课程是专业课,专业课教师投身教书育人的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3]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68.78%的大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是很有必要的,18.8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只有1.6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87.78%的学生认为“立德树人”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的责任。学生在校期间,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较长,对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思想观念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最大。在被问到“专业课教师对你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爱国爱党等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程度”时,12.52%的学生认为影响非常大,34.84%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大,42.08%的学生认为影响一般,只有10.56%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小和非常小。可见大部分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还是比较认同的。
学生在回答“你希望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哪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有81.15%的学生希望是民族自豪感,80.69%的学生希望是爱国主义及时代要求,76.77%的学生希望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希望是专业自信、职业素养、专业精英事迹的分别占到了72.85%、72.7%、59.13%,他们希望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法律意识、社会融入、自立自强等思政因素融入课程,这些数据分别为71.19%、68.17%、66.37%、60.78%。学生的这些需求,要求专业课教师理应自觉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首要职责,把爱国主义、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合到专业课的教学,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二、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的途径
(一)全方位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专业课课程思政之路是否顺利推进,能否取得较好效果,专业课教师是关键。”[4]在对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34名专业课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76.47%的教师认为课程本身的特点难以融入思政元素;73.53%的教师认为独立学院中年轻教师居多,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能力不强,开展思政育人的难度大;58.82%的认为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认识不深;44.12%的认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平时针对学生思政育人沟通较少,配合不够。因此,要从思想政治意识、课程思政认同、课程思政实践三个方面着手,全面提高独立学院专业课教师课堂教学育人能力。
1.坚持政治方向,提升政治意识
坚持政治方向,是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首要准则。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要求是“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5]。专业课教师要做好思政育人工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认同课程思政,强化育人意识
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把它完全地运用到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必定有些难度。一个新生事物要推行下去,首先必须认识和认同它,这是推进新生事物发展的第一步。专业课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转变重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轻思想价值引领的陈旧观念。通过校内外培训学习,转变专业课教师传统观念,促使他们逐渐认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3.深挖思政元素,增强育人能力
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能否真正推行下去并取得成效,重要的一点是专业课教师能否有效挖掘出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把他们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第一,深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6]第二,专业课教师要研究课程教材,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把课程思政编撰到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材选用、教案课件。第三,专业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大部分还停留在学生时代,绝大部分教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邀请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给专业课教师讲授当前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同时要求专业课教师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二)全面构建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机制
1.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评价激励机制
制定专业课“课程思政”评价激励机制,学校要发挥统领作用,把课程思政考核贯穿于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课堂教学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专业课教师自评和校领导、督导、同行教师、学生四级评课制度,并把考核结果纳入教师教学考核。独立学院可以根据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统一制定激励机制,对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育人工作较好的个人或者团体给予适当的奖励,在科研经费上给予支持和资助,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课程思政课题基本项目,公开发表课程思政相关论文等。
2.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培训机制
在对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34位专业课教师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50%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方面的培训少是专业课思政育人效果不好的一个原因。培训学习是专业课教师深入认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方法最为直接的方式。在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中,纳入课程思政内容,让新教师一开始就认识到专业课思政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思政建设。
3.搭建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
思政课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专业课“课程思政”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一方面,建立互助帮扶组。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育人问题都可以向思政课教师请教。一个思政课教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发动思政课教研组所有教师集中研讨解决,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思政课与专业课搭建思政育人交流平台。学校、系部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政育人研讨,经常性地开展典型示范案例的经验交流,建立课程思政育人资源的共享平台,促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共用。
4.构建专业课实践育人机制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更希望专业课教师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78.88%的学生希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75.87%的学生希望校园文化建设与日常交流相结合,73.3%学生希望采用课程教学,57.32%学生希望是实验室教学。从调查数据分析可知,独立学院的学生更希望专业课教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或校园文化活动进行育人活动。专业课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可以把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构建专业课实践育人机制。专业课教师可以在校内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工作实践中深刻地领悟爱岗敬业、社会责任、职业素养、职业自信、工匠精神等内涵,并在工作实习中践行这些职业精神。专业课教师可以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
三、结语
通过对师生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和归纳,直观、具体地总结出独立学院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建设的推进情况。新时代独立学院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校、各职能部门、院系、专业教师要分工协作。不仅要加强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能力,更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探索出专业课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