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探究

2021-11-24赵庆胜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8期
关键词:非税电子化票据

赵庆胜

(利津县财政局,山东 东营 257400)

所谓非税收入票据,具体指的是行政事业机关在依法收取政府非税收人时开具的凭证。对于行政事业机关而言,非税收入票据是单位财务管理、财务审计监督等工作开展的重要凭据。因此必须要加强非税收入票据的管理,将其作为非税收入管理的重点内容进行,只有良好的非税收入票据管理,才能确保政府财政收入顺利实现,才能够确保政府预算管理的科学合理性,也才能够让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得以不断完善。

一、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在2017年1月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地方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就强调了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单位部门,要积极推进财政票据管理的改革创新,可有效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一管理模式,实现对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这也给非税收入票据管理指明了新的方向。通过实施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不仅能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且能极大地方便缴款人缴款。这有助于政府行政工作效率的提升,也能有效降低信息沟通成本及内控风险。随着财政部印发的《通知》深入实施,我国各省市也纷纷进行了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并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法规。如针对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这一非税收入,财政部、公安部及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工作的通知》,由公安部门构建统一口径的信息平台,该平台中涵盖了驾驶人交通违法、公安机关开具的处罚决定、银行代缴信息及有关电子票据等信息。当有缴款业务发生时,且缴款人成功缴款后,可申请开具电子票据,系统自动保存开具的电子票据,之后由三部委对电子票据的收据行为进行核实;如山东省财政厅,在结合省内非税收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与信息技术公司联合开发了“金税工程——非税收入管理系统”,这一管理系统的应用,可实现对执收单位、代收银行等非税收入收据信息的自动汇集,并且,在系统中,也能够有效实现纸质票据向电子票据信息的转化,既扩大了信息保存的范围,又能确保信息的安全。不仅如此,在该系统的作用下,缴款人的缴款、退付等操作效率也能大大提升,且相关部门也能基于该系统有效开展对账、财务报表等工作。通过上述领域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的改革,使得以往“群众跑路”转变成“信息跑路”,“群众来回跑”转变为“部门协同办理”,以及“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可有效增强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切实实现便民利民。

另外,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的改革,也能够有效提升财政管理效率。首先是可打破公共服务部门经济数据信息壁垒,将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平台与用票单位专用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信息实时传递和共享,形成各部门的经济数据共享机制,可便于政府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财力进行全面的掌控,不仅能让财政资金等数据更加公开透明,也能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监管的水平。其次是实施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改革,可实现对票据全程流动的动态化监管,票据监管从事前检查前移至事前控制、事中监督,形成动态闭环监管的流程,可有效规范票据使用的行为。最后是实施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也能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各用票单位可在网上进行领票、开票、核销及销毁,简化了票据管理流程,也减轻了财政部门票据日常管理的压力,加之电子票据的使用,能够减少纸质票据的印制成本,如此一来便可有效降低行政成本。

综上所述,实施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是政府部门利用“互联网+政府服务”契机下进行公共服务优化转型的体现,可有效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水平。而对于群众而言,实现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也是提升行政事务参与满意度的殷切期盼。因此,在新形势下,有必要全面推进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实施。

二、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自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税收入范围较大,且管理主体较为分散

我国非税收入范围较宽,包括政府性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政府收入的利息收入等十二项,收入项目较多,因此也使得管理主体多样和分散。就其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而言,就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等多个管理主体,且不同的管理主体,所涉及的收费项目也不一致,收费项目可分为行政管理类、资源补偿类、鉴定类、考核培训类等。在这样组织类别多、管理分散的模式下,使得实际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存在诸多漏洞,比如时常存在收费及时或票据积压等问题。

(二)票据种类多样,票据管理难度较大

目前非税收入票据种类非常多,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票据管理的难度。我国针对不同种类的非税收入,实施三种管理模式:一是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和预算,并统一上缴国库;二是统一账户管理,管理对象主要是预算外的投资项目,管理主体是金融部门;三是各自独立管理,即由各部门各自对管理收费、社保基金、住房基金等资金进行管理。也正由于不同的管理模式,使得不同行政的账单无法在一个部门中集中进行管理,加之有的部门人员操作不熟练、不熟悉,在接收到票据后,并不能将其有效归集在系统中保存,导致票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多次使用、各部门相互借用甚至混合使用等。另外,有的征收部门为了减轻资金归集的压力和便捷操作,往往会存在一些违规行为,如建立过渡性银行账户,或者是为缴款人提供非同一结算票据等,这些行为的存在,引起了票账不符、票据管理失控等问题。

(三)缺乏常态化的考核机制

目前对于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由于缺乏常态化的考核机制,也使得实际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考核内容存在片面化,各级政府仅是在每年年末对非税收入执行单位进行专项的审查,而且现有制定的财政票据监督检查标准,也仅是针对纸质票据,对于非税收电子票据的考核监督,尚未形成相应的机制,导致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工作开展的成效并不高。

三、加强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构建完善的非税收入收缴全国统一目录

针对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中存在的收入范围宽、票据种类多的问题,首要任务便是建立一个完善的非税收入收缴全国统一目录。值得一提的是,该目录的建立,并非是减少票据的使用,也并非是缩减票据的种类,而是将全国通用票据内涵外延,让一些专用票据的适用对象也能纳入通用票据中。而在此之前,需要不断完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依法清理掉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同时优化项目目录编排、标准制度、预算执行及资金收缴,确保依法治费有效落实。另外,也要清楚非税收入和税收收入二者之间的界限,并在此基础上,加快税费改革的进程,促使非税收入项目合理化和精简化,为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扩宽收缴方式的同时,建立统一的缴款渠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缴款人员可通过网上缴款进而获得相应的电子缴款票据。这样的收缴方式,既能提升收缴的效率,也能极大方便缴款人的缴款。但目前有的身份还未能完全实现网上收缴,仍以缴款人现金缴纳和银行柜台缴纳这两种方式为主,这实际上限制了缴款人缴款的时间和空间,而且这样还会增加非税收入收缴的成本,不利于有效提升整体的收缴效率,更是无法满足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的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应不断拓宽非税收入收缴方式,可充分利用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满足缴款人员缴款需求的同时,提供线上办理、跨区域支付的可能性,这既能够提升收缴的效率,也有助于提升缴款人员的满意程度,进而为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改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另外,为解决缴款渠道分散、信息无法集中、资金入库慢等问题,还需要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建立统一的缴款渠道,并制定符合客观情况的接口报文规范,以更好地进行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

(三)构建各部门联合机制,加快信息传递和共享

针对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实施中存在的各管理主体分散、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共享程度不足等问题,还需要构建一个各部门联合的机制,加快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具体而言,财政部门、执收单位、银行、税务部门、代收机构等单位部门,应加强联系沟通,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并实现各部门信息系统的有效衔接,以促非税收入信息在各部门间实时传递和共享。如此一来,可减少政府部门在催收、归档等事务工作,提升收缴工作效率,并且也能为各部门开展统计分析、决策制定等工作时提供参考依据。

(四)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为进一步强化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应构建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对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的常态化考核,切实推动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将非税收票据电子化管理也纳入地方法规政策制定中,以此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其次是充分利用社交媒介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促使民众经济参与到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建设和管理的监督、问责中,提升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的规范性。最后是遵循公开公正、合理合法的原则,将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工作纳入政府监督体系中,以完善的约束机制,推进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四、结束语

总之,各级政府应抓住“互联网+政府服务”这一契机,积极推进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以促进公共服务优化转型,同时这也是提升群众参与行政事务满意度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加强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

猜你喜欢

非税电子化票据
多措并举堵住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漏洞
推进外汇窗口服务电子化
1 我省市级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首次上线运行
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
国家治理背景下非税收入法律规制的思考与展望
汽车电子化,没有假设
论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的完善
沈阳城建档案进入电子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