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2021-11-24陈凯
陈 凯
(佳木斯长虹彩板钢构工程有限公司,佳木斯 154002)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性较强,属于组织资金运动与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的灵活性较强,可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但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抗风险能力差与人才资源缺乏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不能忽视,可见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空间巨大,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一、民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意义
当前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作为我国经济的基础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当前市场中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压力,要想实现稳中求进的发展,还需确保财务健康。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力度的意义重大。在我国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资金少及发展经验不足等情况,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严重的形式化与主观化等问题。财务管理工作范畴较广,实践过程复杂烦琐,涉及资金筹集、使用及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资金财务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与重要保障,要想实现财务健康、规范使用及资金链的安全,规避各种财务风险,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制定并完善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案。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滞后
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小,组织结构划分尚未明确,通常由企业决策者决定财务管理的工作模式,导致财务管理理念滞后的原因如下。一是财务部门的理念缺失,企业决策者亲属担任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处理简单财务问题,导致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进程停滞不前。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较低,忽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财务管理的控制效果不理想。二是企业高层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片面,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强,需对财务资金的使用做出详细的安排,但高层的财务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低,通常依据主观工作经验随意开展决策,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价值的充分发挥。三是企业员工的财务知识缺乏,通常以应付了事的被动工作态度为主,各部门与财务部门的配合不理想,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能满足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需求。
(二)内控制度不健全
民营企业的成立时间短,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缺乏内部控制的有效配合,直接影响财务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首先,各部门间缺乏联系,无法及时收集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实施效果等信息,导致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有序进行。其次,风险控制措施缺乏,财务安全隐患增大,通常以事后处理为主,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最后,企业监察工作不到位,财务人员兼任审计岗位,受裙带关系等因素影响,无法深入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工作的公信力降低,无法高效解决财务问题,导致财务管理的效果不理想。
(三)专业人才缺失
民营企业通常由财务部门的人员兼任会计等工作,导致其工作量与强度较大。首先,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问题,更不能深入研究与解决产生问题的原因。其次,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无法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动力,更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四)资金周转不足
大部分民营企业不具备发行企业债券的条件和偿还的能力,无法通过资本证券市场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或债券来募集资金。对效益差、行业风险高及信用等级低和资信差的民营企业来说,难以满足向银行贷款的条件。融资难与筹资方式固化,以及筹资局限性和成本高等特征直接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进程。
三、民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
首先,提高企业决策者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民营企业高层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了解,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与职责理念,将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至企业的发展战略层面,通过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等作用,形成企业内部人人支持、参与财务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杜绝民营企业的严重集权现象,从企业管理者身上找问题,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以尽快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
其次,强化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企业应通过组织培训等方式,强化财务人员对财务工作的认识,了解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确保财务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财务工作的作用。根据民营企业的相关规定,规范开展财务管理及制度建设等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岗位与管理人员,负责开展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与控制。
最后,强化企业员工对财务管理的理解与重视。通过布告栏与宣传册等途径,加深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使其从传统的工作观念与态度中脱离出来。多收集员工的意见想法,便于员工理解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从而给予财务工作更多的支持与配合,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价值,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内控制度
首先,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推动财务工作向业务前端延伸,及时发现与分析财务工作中的问题。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与技术,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利用系统记录与分析财务数据信息方式,高效解决财务工作中的问题,实现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通过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确保各部门间的信息准确传递,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孤岛”问题,通过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共享互通,为财务等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照。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权力分散也是一种促进企业发展的方式。因此,应当分设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形成相互牵制的关系。财务管理部门需明确划分与其他部门的职权范围,尽快形成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与各部门相互协调及分工明确的工作体系。
其次,加强风险控制。汇总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财务风险,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分析财务风险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从以往的事后处理,逐步向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的模式过渡,提前制定风险预案,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以推动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明确资金来源,合理运用资金,预测资金周转时间,防止出现现金收入与支出失衡及资金运转不灵活等情况。加大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定期核对应收账款数额,及时建立坏账准备,依据确凿证据及时开展妥善处置。风险与收益总是成正比的,科学合理的投资能够带来更多的收益,但不能忽视投资风险的防范。主观盲目的投资必然会增大投资风险。在投资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国家政策的关注,提高应变能力,积极迎合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开展企业财务外包业务,利于帮助民营企业减少盲目投资的风险。还需将部分业务交给专业的会计与管理团队,确保财务管理的专业性,提高金融机构参与企业投资的吸引力。在财务外包业务中,需加强对管理团队专业性的把关,要求团队熟悉整个业务流程,以减少成本浪费。
最后,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确保职能的独立性,负责审计企业日常工作的开展。在各部门中入驻部分审计人员,监督财务使用与工作效果等情况。加大审查财务状况的力度,及时发现与处理问题。在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需尽快完善贷款监督机制,全方位评估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债务偿还能力、收益能力、未来发展的潜力等指标,利用现代化手段统计分析与规避风险因素,降低财务管理的压力与难度,切实规避贷款等风险。加强对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视,在采购中合理进行预算,尽量做到不留库存,以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便于企业的资金运转。定期对设备与消耗品开展成本计算,以此作为预算制定与预算支出的参照依据。根据去年的总收入与支出情况,合理制定下阶段的发展计划与目标。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小,财务预算可做到更加精确,还需在财务管理上下足功夫,以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严谨开展账目管理工作,及时记录各部门的财务收入与支出情况,提高每笔支出的透明度。
(三)加强财务人才培养
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效,因此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首先,组织会计人员定期参与培训教育活动,更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促使其得心应手地开展岗位工作。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强化其职业道德观。其次,落实考核与奖惩机制,将工作成果与薪酬挂钩,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潜能与主观能动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岗位工作中,并主动在财务工作中融入前沿的科研知识技能。最后,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招聘高质素的专业财务会计人员,更新组织结构体系,并将其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财务工作的创新开展注入动力,以加速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尤其是财务管理者,应当注重其业务素质、管理素质、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提升,促使其符合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四)加强资金管理
要想强化资金管理,实现各类融资渠道的高效利用,还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强化资金管理的时间与空间意识,提高企业资金运动与市场环境变化的衔接度,不断完善资金使用机制,实现资金收支计划的合理控制。二是合理筹措资金,根据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资金的预测,选择适当的集资方式。三是合理控制成本,通过提高工作效率与降低产品耗损等措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扩大,以带动资金总量的逐步提升。四是控制存货,确保资金储备占用与产品资金管理的合理性。五是加快货款回收,规避资金的体外循环与风险。
结 语
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出现财务管理问题,将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而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吸引人才与融资,夯实企业稳中求进发展的基础。因此,民营企业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采取加强资金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及转变思想观念等多措并举的方式,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与成效,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