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长期资金筹集方式的探讨
2021-11-24蔡宇辰
蔡宇辰
(哈尔滨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80)
企业运营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用于设备更新与产品研发及投资等方面。长期资金筹集成为企业夯实资金保障基础的重要途径,但其具有周转速度慢等特征,需从长远的眼光看待资金筹集与运营,采取科学的方式加强资金筹集及管理,控制资金筹集的风险,带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一、企业长期资金筹集管理的意义
企业的筹资是指企业向资金供应者取得生产经营活动资金的财务活动,分为短期筹资与长期筹资。从长期资金筹集的方式入手分析,长期资金筹集是指企业作为筹资主体,根据投资活动与经营活动等长期需要,基于资本市场与长期筹集渠道,通过长期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长期资本的活动。企业长期资金筹集常用的方式种类,包括发行股票、吸引直接投资、向银行借款和发行公司债券等筹资方式。发行股票的筹资方式,有风险小、无固定利率、属于永久性投资和可增加企业的社会信誉等优势特征,有发行费用高与筹资成本高等弊端。吸引直接投资的筹资方式,有提高企业的借款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及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等优势特征。向银行借款的筹资方式,有可向银行协商解决特殊情况的弹性大与利息低等优势特征,但存在筹资风险大等弊端。公司发行债券的筹资方式,有成本低、债权人无股东和利于公司掌握控制权等优势特征,但债券筹资的风险高,需定期支付本息,在企业不景气时,会增大企业的运营压力,债券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通过对企业长期资金筹集方式的管理,推动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各发展阶段的特征,不断调整筹资结构,采取最佳的筹资方式,促使科学的筹资战略落地。长期资金筹集的实践过程复杂烦琐,通过对筹资方式的管理,促使筹资行为遵循合法性、效益性、合理性和及时性等原则,紧抓住筹资机遇,切实达到长期资金筹集的目的。
二、企业长期资金筹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增加筹资与管理的费用
企业在长期的资金筹集中,会面临着负债筹资引起的财务困难等问题。企业长期资金筹集的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方面。内部因素的影响更大,包括负债利息率高、筹集方式不合理、资金构造不规范和负债金额过高等问题。尤其是在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当下,随着人员数量的增多,其会对企业经营业务的有序开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随着开支金额的提升,产出项目的资金投入不充足,不利于实现筹集资金的高效利用。
2.筹资失误多
企业在长期资金筹集的工作中,不能忽视投资的风险与货币的时间价值等问题,各种问题评估不到位,将直接弱化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不利于企业资金筹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管理者的财务观念滞后,忽视对产品与市场及其余经济数据等的科学预判,难免会在长期资金筹集与投资中出现盲目性及主观性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筹资的失误率。工作人员根据经验,随意进行企业集资与投资的决策,分析评估的工作落实不到位,无法为决策工作的开展提供价值依据。在此情形下的筹资,会直接增大企业的损失,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3.资产结构有待优化
资产结构的合理性与完善性,直接影响企业长期资金筹集工作的科学开展。企业的资产结构不达标,内部资产的效益性与流动性较低,难以达到理想的长期资金筹措效果。主观随意地开展企业长期筹资活动,较大数量的金额长期被占用,难免会降低企业的资金流动率,增大不良债权的占比,将无法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收益,直接限制了企业资产的总体收益与流动性。由此可见,不合理的企业资产结构,也是导致长期资金筹集方式无法发挥效用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企业长期资金筹集的管理策略
1.优化资本结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经营者,需积极应对风险。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企业受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易出现运营结果与预期脱位的情况。企业应对风险事件毫无准备,必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具备风险意识,及时发现存在与潜在的长期资金筹集风险因素,科学评估预测风险,从以往的事后处理,逐步向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的阶段过渡,推动风险管理模式的前伸,实现风险问题的有效处理。从长期筹集资金风险的阶段性控制入手分析:事前预测主要体现在财务预算方面,根据财务预算结果,合理安排融资计划,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预测筹集到的资金是否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实现长期资金筹集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机整合;事中控制体现在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满足企业的正常支付及意外所需,加强存货管理,不断带动存货周转率的提升,通过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货币资金回笼等方面;事后处理体现在全面分析本体长期资本筹集运作的全程,分析资金的使用效率与财务比率及财务报表,加强经验总结,为今后的长期资金筹集活动的规范开展进行科学指导。
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在可接受的最大集资风险范畴内,尽快搭建低成本的资本结构。企业的负债资本与股权资本缺一不可,尤其是忽视负债资本结构的建立,会逐步增大耗费成本,无法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忽视股权资本结构的建立,将无法接收负债性资本。但负债资本的占比较大,虽然可控制企业的资金成本,但成本风险随之增大。因此,需尽快建立与完善资本结构,保持成本与风险的均衡发展,以尽快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资金结构的确定,需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合理控制借入资本与主权资本的比例,合理降低资本成本,选择最佳的长期资金筹集方式的组合方案。在资产负债结构上,要保持适当的长期偿债能力,如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等,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抵抗长期资金筹集风险的能力。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需动态监控流动比率与资产负债率等可体现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以明确最佳的负债结构。
负债经营能够获取财务杠杆利益,但也需要承担负债引起的长期资金筹集风险损失。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与规避筹资风险的前提下,企业需做到适度的负债经营,尽快完善企业的资金结构,确保企业的实际情况与负债比率相适应,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但实际上,择优资金结构的难度较大,需根据企业的经营理想程度与产销程度等情况,合理确定负债比率的高低,避免在原本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增大长期资金筹集的风险。要想提高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需加强对自由流动资本的补充,切实降低资产的负债率,通过适度的负债数额,确保负债比率的合理性。
2.整合风险与筹资成本
影响企业长期资金筹集工作开展的因素较多,同时,筹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长期资金筹集中,不建议采取低成本的筹资方式,需不断拓展筹资渠道,实现各种资金组合问题的高效解决。各种长期资金筹集方式的优缺点不同,兼具小风险与低成本的方式是不存在的。在选择企业长期资金筹集方式的过程中,需找到成本与风险间的平衡点,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择优选择长期资金筹集的方案。在拓展各种长期资金筹集路径的同时,采取整体分析与评估及判断等措施,制定出各种长期资金筹集方案。同时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项目预算及财务状况等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融资结构,确保筹资工作有序开展。利率变动引起的长期资金筹集风险不能忽视,需加强对资金市场供求关系与情况的分析,紧跟利率的发展趋势,合理制定长期资金筹集的工作安排。在从高到低的利率过渡阶段,应当减少长期资金筹集,必要时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低水平的利率发展阶段,更有利于长期资金筹集,要采取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实现负债利息率的有效控制。
3.贴合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
虽然市场交易投资现状相对冷淡,理论上可增大股权筹资的占比,但由于市场的认购能力不强,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建议在市场冷淡的情况下,企业可多发行利率适当的公司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积极应对市场的萧条影响。在选择长期资金筹集方式时,需根据企业的运营状况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在项目运作中,需加强对资金支付利息的关注。当资金处于缺乏或流失的状态时,极易引起经营失误或大量亏损等问题。
同时,要尽快完善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应立足市场,搭建完善的财务信息网络与风险预防机制,预测与防范财务风险,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风险规避方案,利用合理的筹资结构实现风险分散。可通过经营风险的控制,实现长期资金筹集风险的有效规避,充分利用杠杆原理控制投资风险,迎合市场的实际需要,合理组织生产经营,加强对产品结构的调整,带动企业盈利水平的不断提升,规避决策失误引起的财务危机,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完善财务预警机制,加大企业长期资金筹集风险的监控力度,实现风险水平的有效控制。
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入手,应尽快制订负债财务计划,实时关注企业的资产数额,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安排负债。要加强对负债情况的分析,合理制订还款计划,避免经营不善与举债不当引起的企业信誉毁损。企业要想实现对负债经营的合理运用,需加大管理力度,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的占用额,不断缩短生产周期,加强对产销率与应收账款的控制及改善,不断强化长期筹集资金的风险防范意识,综合分析各种负债的影响因素,做到谨慎负债。尽快制订还款计划,加强还款保证,合理控制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确保其处于安全区域。
结 语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合理采取长期资金筹集方式的组合方案,实现各方式的优势互补。同时加大对长期筹资的管理,围绕平衡发展与适宜性等原则,规避长期资金筹集中产生的风险与成本等问题,确保资金顺利筹集,高效落实财务战略,推动企业稳中求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