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舞艺术表演舞融合中国元素的创编路径及对策探析
2021-11-24邹茜张鑫
邹茜 张鑫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00)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概念界定
国际标准舞艺术表演舞在规范的国际标准舞的技术规格、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加入表演性元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竞技性,同时相应强化了艺术表演性,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其中,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使之更直观地感受到国际标准舞的艺术魅力。
关于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的内涵,苏梦在《浅谈体育舞蹈表演舞作品民族化趋势》中提到,艺术表演舞在原有的技术动作基础上,依托中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从民族思维的方式出发,迎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倾向及习惯,在不失舞种风格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1.2 相关协会分析
世界舞蹈总会(World Dance Council,WDC),是代表职业舞蹈的世界性组织,由世界体育舞蹈委员会(World Dance Sport Committee)和世界交谊舞委员会(World Social Dance Committee)组成。国标舞艺术表演舞方面,由世界巨星舞蹈组织(World Super Stars Dance Organization)每年举办的世界巨星舞蹈节(World Super Stars Dance Festival)备受国际标准舞从业者的关注。由当年黑池舞蹈节比赛中取得职业组前6名的选手,或往届取得过优异成绩的选手受邀参加并进行表演。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China Ballroom Dance Federation,CBDF)成立于1986年,是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的国内两大国标舞团体之一,由各民族国标舞艺术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职业和业余国标舞者自愿结合而成;是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的国际标准舞行业管理社团;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国标舞舞蹈家及国标舞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国标舞艺术表演舞方面,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也会定期举办中国国标舞“艺术表演舞”比赛和组织国标舞表演性剧目的创作等活动,推动我国国标舞事业的不断进步。
在竞赛规则上,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CBDF)传承和发展了世界舞蹈总会(WDC)主要的竞赛精神及规章制度,竞赛组织与规则都是按照世界舞蹈总会(WDC)相关规则执行。
2 创编路径
2.1 主题元素融入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独具中国魅力的中华文化,它包括诗书画卷、影视作品、传统思想、神话传说等,无论是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还是国内外盛行的街舞、现代舞、国标舞的艺术表演作品编创,都会或多或少地引用中国元素,将独具中国特色的元素融入舞蹈作品,不仅可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国标舞这一“舶来品”与中国元素这一本土文化相碰撞时,这种差异化的视觉冲击可以激发观看者对祖国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人们对国标舞情感思想产生个性化的体验。
2.2 音乐元素的融入
音乐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音乐和舞蹈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具有抒发情感、展现生活的作用,两者相结合正是视、听感受的结合。正如“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不仅控制着舞蹈的韵律和节奏,还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为舞蹈表演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相互弥补、相互衬托,使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表演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音乐元素,诸如民间器乐、戏曲音乐、朝会音乐、佛教音乐、民族乐曲。每一种音乐艺术都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传达着独特的情感思想。除此之外,还有中国流行音乐及中国影视剧中的经典原声等,这些音乐元素都蕴含着浓厚的中国色彩,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在歌词和曲调中感受舞者的内心世界。
2.3 服饰与道具元素的融入
服饰和道具是刻画人物形象、突出故事主题最直观的外在体现,也是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创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既能够传达出个性化的情感思想,而且还能够创造独特的视觉艺术感。舞蹈服装的设计直接参与到表演舞作品的创造过程中,结合舞蹈表演的故事情节设计相符合的服装,帮助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服饰元素,如2014年中国国际标准舞艺术表演舞精品展演作品《青花梦》中女舞者身着刺绣“凤凰”图案的蓝色拉丁舞裙,灵动之中宛如青花瓷中的精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4 动作元素的融入
动作是舞蹈的核心,动作元素是舞蹈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是由一个个舞蹈动作串连而形成的。舞者情感的表达、性格特征的塑造、氛围意境的烘托、故事情节的演绎,都离不开舞蹈动作的表达。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在维持国标舞原有的技术风格基础上,融合了表现中国特色的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艺术形式,武术、太极等身法技巧,在西方艺术形式下融合中国式的艺术表达,使作品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更具有观赏性。例如,2018年第四届CBDF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展演新秀作品《功夫扇》在表演中融入了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技术动作,如盘腕、空中横叉、大射燕接踢燕等舞蹈动作,除此之外,还运用了中国武术传统技艺中的握扇、打扇的动作。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它蕴含了深厚的民族底蕴与民族精神,值得继承与传扬。
3 现存问题
3.1 形式化、表面化的融合模式
自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在我国兴起以来,出现了许多国标舞艺术表演舞融入中国元素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多而杂,许多编导在表演舞编创时强硬地将表现中国特色的元素搬到国标舞艺术表演舞中,二者的融合过于表面,没有深入到中国文化的内涵,这种生搬硬套的做法不仅没有突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使作品看起来主题不清晰,给人以元素堆砌且盲目组合之感,使观众缺少了美的艺术享受。如果编导在创编中只是片面地选取音乐、服装和道具,或是粗略地挑拣几个我国民族民间舞造型动作嫁接到国标舞动作之中,就此以为进行了融合创新便是大错特错。
3.2 作品主旨立意不清晰
国标舞艺术表演舞表演者大多都是国标舞竞技选手出身,传统的竞技组合编排模式和审美定势会导致他们在融合中国元素进行表演舞编排时加入许多与表演主题不符的高难度技术技巧,而忽略了主题中中国元素的艺术性特质,导致二者在结合中出现刻意堆砌的现象,使作品缺少主题性,人物形象和故事形象的塑造不够鲜明。
3.3 中国元素的运用失衡
现在国内外赛场上融合了中国元素的国标舞艺术表演舞作品还是会出现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失衡,造成舞蹈结构混乱的问题。例如,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但其与表演舞所要表现的主题并不符合,这便会给观众带来视听不一致的感官体验;还有一些作品在国标舞步伐后强行衔接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的动作步伐,两个舞种衔接过于僵硬;还有表演者运用中国式的道具只起到点缀的作用,与作品的主题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些问题都会造成舞蹈结构的混乱。
4 提升对策
国内外赛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国标舞艺术表演舞融合中国元素的作品,这表明在国标舞艺术表演舞中融合中国元素是可行的,时代的不断进步也推动着文化产业的不断进步,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促进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国标舞艺术表演舞融合中国元素正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典型例子。
第一,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在融合中国元素时不应只停留在服饰、道具、音乐等表面层次,刻意嫁接不仅没有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会给人以元素堆砌且盲目组合之感。
第二,舞者和舞蹈编导在编创作品时要主旨清晰、主题明确,对融合的中国元素有深入的思考,寻求所选取的元素与国标舞之间的契合点,融会贯通,避免出现刻意堆砌的现象。
第三,舞蹈编导在编创舞蹈作品时不能为了“中国化”而“中国化”,要将中国元素巧妙融合在作品中,既不破坏国标舞的本质,又能为它巧妙地披上本土的“外衣”,这就需要舞蹈编导和表演者对中国元素有更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