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24胡嫦娥臧建成王岩
胡嫦娥 臧建成 王岩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2)
秭归地处鄂西,位于长江西陵峡畔,集名峡、名坝、名人为一体,融秀丽山水、巴楚文化、现代文明于一炉,旅游资源十分丰厚。秭归龙舟从古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龙舟文化底蕴深厚。龙舟运动在秭归经过几千年的淬炼、沉淀与演变,从最初的祭祀到娱乐,再发展成为今日的竞技比赛,俨然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的载体。秭归龙舟运动的悠久历史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该文旨在对龙舟运动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现状与困境进行剖析,探索秭归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以期对秭归的“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1 秭归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体育旅游集观赏性、体验性、娱乐性、刺激性于一体,比独立的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有了更多融合性的特点与特色。龙舟运动作为秭归体旅融合的“媒介”,为秭归的体育旅游注入了生机。2019年6月,全县端午小长假游客总接待量为34.8万人次,实现了15200万元的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1.54%、12.59%[1]。秭归龙舟赛事的举办,为秭归旅游聚集的人气为每年最高。
虽然,秭归龙舟运动与旅游产业实现了初步的融合,但二者的融合发展在持续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仅围绕端午前后呈现融合发展态势,在日常生活中融合发展略显单薄。主要体现在旅游要素在体育产业中不够突出,而体育元素龙舟运动在旅游产业中的融入尚不够充分,致使两者的融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究其原因,是秭归龙舟运动与旅游产业在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深层次的问题。
2 秭归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困境
2.1 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点不多
龙舟系列体育旅游精品缺乏是二者融合点不多的主要原因。要以龙舟运动为载体,将体育运动与秭归当地旅游资源进行融合,统筹发展,形成以“以体促旅”“以旅兴体”的融合发展模式。然而,龙舟运动每年主要以龙舟赛事的形式举办,缺乏对龙舟运动的创新性开发,尚未形成表现形式多样的龙舟运动及普适性的龙舟项目。同时,龙舟进景区后所呈现的融合形式也较为单一,多以竞赛或展演形式,未充分与景区的特点、特色相结合,更大化地对龙舟与旅游的契合点进行挖掘与创新,致使龙舟运动与秭归当地旅游资源融合渠道与形式单一。
2.2 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度不高
二者融合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龙舟文化未得到深层次的挖掘与创新。龙舟运动历史悠久,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是使其经久不衰的秘诀。龙舟蕴含的传统文化、呈现的公共文化、赋予的现代文化交融于一体,成为历史与现代文化的承载体,但在与旅游融合过程中,这些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并未与旅游资源达到深层次的融合。
二是体育旅游认知度低。2016年,同程旅游发布了《中国体育旅游市场认知度及消费趋势在线调查报告》,报告中表明,受访者真正参加过体育旅游的低至8.4%,而“没听说过体育旅游”的受访者却高达46.8%,44.9%的受访者则表示“没参加过,但有所了解”[3]。从认知程度上来说,绝大多数人认为体育旅游为新鲜事物,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在这样一个外部认知环境里,消费者对体育旅游认知度低也是导致二者融合度不高的一个外在因素。
2.3 秭归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时不长
龙舟运动为秭归每年端午节重点赛事,由政府主导,每年吸引当地观众与外来游客上万。但随着赛事的落幕,旅游热潮退却,能在秭归停留的游客急剧减少。这种融合发展较好的态势在端午前后发挥的淋漓尽致,端午过后,二者融合发展较好的态势则趋于平缓。加之龙舟运动仅以赛事或大型展演的形式嵌入景区,缺乏常态化、生活化的龙舟形式融入景区,致使龙舟运动与当地旅游融合的时间短暂。
2.4 秭归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质不佳
二者融合质不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形成完整的融合链。从“理念-产业-产品-市场-服务”,由内在规划到外在服务,龙舟运动与旅游都在某种程度上有各自的发展规划,缺乏二者融合的指导规划。
二是专业体育旅游人才稀缺。体育与旅游的产业融合意味着来自两个独立领域的复杂资源的整理与统合,这对专业化人才的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当下,秭归旅游方面以导游为主要人才,体育方面以修习体育专业的人才为主,缺乏专体育旅游项目策划、精体育旅游项目运营、善体育旅游项目管理的体育旅游专业性人才。
3 秭归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发展策略
3.1 打造龙舟旅游精品项目,加强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多元化
要打造龙舟系列体育旅游精品,丰富体育旅游产品体系,紧紧围绕秭归龙舟,挖掘龙舟运动文化特色,结合全民健身,促进龙舟运动可持续发展[4]。可在秭归各大学校组织校际之间的龙舟比赛,扩大龙舟在青少年一代的影响力;呼吁各大企业举办龙舟比赛,借用龙舟赛事增进各大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借鉴其他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先进经验,打造秭归“龙舟精品赛事观战之旅”“龙舟文化修学之旅”“旱地龙舟体验之旅”等精品旅项目,基于龙舟旅游精品,打造龙舟文化品牌,树立龙舟文化形象。
3.2 培育体育旅游消费市场,促进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常态化
要培育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提高体育旅游认知度。建立多功能、全方位的体育旅游宣传平台。依托龙舟运动,充分挖掘、宣传龙舟文化,将新时代背景下龙舟运动所代表的拼搏、团结、坚持、奋勇等精神传递给大众。制作龙舟运动发展演变手册,普及龙舟运动知识,深化龙舟传统文化。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宣传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立体化、多元化传播平台体系[5]。将龙舟赛事融进旅游产业,进一步包装与创新,转化与升级,形成旅游产物[6]。以龙舟运动为契点,用宣传片、微电影、文化短片等形式积极推广体育与旅游融合新模式。编制秭归体育旅游地图,对消费者进行引导和教育,提升广大民众对体育旅游产品的认识,了解并认可其价值。
3.3 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促进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的自主化
充分发挥地方市场作用,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以小龙舟、旱龙舟形式的团建活动。同时,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在各大旅游景点举办线上线下龙舟知识竞答比赛、旱地龙舟竞赛、龙舟诗会等,以市场化形式来传播龙舟文化,政府予以支持但不过多干预。一来为地方企业打开知名度,营造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氛围,二来拓宽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渠道,延长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发展期。与此同时,鼓励地方大中型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创新,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开展企业特色活动;引导并支持地方小型企业参与政府主办各类龙舟赛事与活动,增强小型企业社会参与感,带动小型企业加速发展。
3.4 加强体育旅游标准化建设,促进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规范化
第一,制定落实《秭归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秭归自然资源、景点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对秭归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定位、目标、产品规划、发展战略、服务与保障措施进行总体规划,细化指导,使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发展有方案可依、有计划可走、有目标可奔,走上规范化融合发展道路。
第二,与地方高校积极合作,培养体育旅游专业性人才。加强体育旅游的学历教育,鼓励地方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及市内本科院校开展体育旅游职业教育,加速培养体育旅游专业技术型人才,如体育导游、体育旅游实践导师、户外教练与领队等。面向秭归乃至整个宜昌市市场的特定需求,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我市高校积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综合资源,加快培养“善技能、精指导、能策划、擅运营”的体育旅游专业管理人才。同时,建立实习基地,积极吸纳全国各个开设体育旅游专业的体育类高校人才于秭归实践与就业,为秭归龙舟运动与旅游融合发展注入专业人才资源。
4 结语
综上所述,秭归龙舟运动和旅游具有融合发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对二者在融合过程中所显现的问题,要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使二者朝着多元化、常态化、自主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促使秭归体育和旅游这两项产业有机融合,加快体育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共建共享,发挥秭归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效能,进一步为秭归的经济发展赋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