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探讨
2021-11-24赵雪
赵雪
(西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24)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维持资金流稳定,确保企业财务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直接作用于企业的发展战略,针对各类业务拓展、项目收支管理进行资金的平衡分配,因此,现代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控制的过程,目的在于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全面预算是一种要求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跟踪控制的综合性管理系统,也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开放式、价值化、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包括经营预算、投融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一个完整、全面的预算管理系统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控制、预算评价及考核等环节构成,预算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周而复始、循环运行,不间断地对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第一,为公司战略的实现提出目标和方向。全面预算管理基于企业的长期战略进行统筹规划,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精细化,将战略目标划分为各项业务活动、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效指导,在企业战略目标精细化的过程中,各子公司、各部门能够明确发展方向。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的自检能力能够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发现经营管理中的弊端及存在的各项疏漏,做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及时修正偏差,加大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管理活动的控制力度,确保顺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第二,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企业在编制全面预算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资源及外部环境情况,通过平衡全面预算的编制,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源投入。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加快资源调度,增强企业内部协调性和整体联动性,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佳的安排,能够有效发挥出预算管理的统筹规划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三,有利于增强企业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全年的经营目标以数字化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自上而下的分解,将目标分配到每一个部门,分配给每一位员工。预算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在绩效考核时通过量化指标,增强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使部门和员工的考核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仅能够保障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客观性,而且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目标制定不合理
预算编制时,最重要的是预算目标的制定。在实际情况中,企业的目标制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经营者过于注重短期目标。许多企业的管理决策层往往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实绩,着眼于眼前、表面的成绩,容易忽视长期目标,使得预算的制定与战略脱节,无法实现企业预定的基本战略规划。第二,预算目标与实际经营脱节。预算编制时,许多经营者追求预算报表的数据美观,好高骛远,忽视企业实际经营能力,导致预算目标与实际经营能力脱节,预算目标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后期执行过程中难以落实到位。第三,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不强。由于预算编制工作需要搜集大量的数据、资料,同时要考虑历史经验,预测未来情况,预算的编制、评价等工作不仅专业性强,而且还需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才能完成。但许多企业的经营者往往不具有此方面的意识,认为预算管理工作只不过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没有现实意义,从而编制预算只是粗略地估计一些数据,没有深入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到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制定目标,使得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浮于表面。
(二)预算执行不力,调整审批不严
企业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没有成立预算管理部门,实践中往往由财务部门代管预算管理部门,但财务部门工作量大,财务人员可能会忽视对预算执行方面的监控,不能及时发现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且分析差异产生原因,从而使得事中控制环节薄弱。此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势必会存在预算不足或年初未预计预算的特殊情况,对于此种情况,需要判断是否属于预算调整事项、是否可以追加预算以及追加预算的具体审批手续有哪些,如果存在程序不健全、过度依赖主观判断、缺乏相关依据的情况,就可能导致预算调整过于随意,流于形式,长期下来会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三)预算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
在实际情况中,有多个子公司的集团企业在制定考核指标时,为了各子公司的考核实现一致、方便横向比较,制定考核指标往往“一刀切”,没有结合各公司的行业特点及发展周期确定考核指标,导致考核指标落实过程中出现局部失效的问题,无法真实反映公司的发展情况。另外,企业在设置预算指标时忽视非财务指标,仅从财务指标角度制定预算管理指标,也会导致企业设置预算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在实际预算制定过程中并未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设置预算指标,忽视对企业重要战略资源的管理,会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三、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流程管控
相关制度和标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提和依据,如果没有统一的制度和规范,各部门各行其是,则不可能很好地完成目标任务。企业要想实行科学的管理,实现长远的目标,有效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就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配备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人员,让他们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注重加强全员认识。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有助于各部门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完善预算管理工作流程,保障预算执行及审批,确保预算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二)加强对管理者和员工的培训和引导
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能力素养参差不齐,无论员工的能力如何,都要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企业要加强对管理者及员工的预算管理理论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引导,强调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全员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中,为顺利、有效地完成预算管理各环节的任务出谋划策,最终顺利实现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
(三)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预算工作涉及内容多、量大且复杂,单纯依靠预算管理人员有时会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对此,企业应引进合适的预算管理软件,从人工管理转为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水平,例如,引入预算管理软件,将其与财务软件相关联,通过录入系统实行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员工费用支出,防止超预算报销。在预算审批流程中,通过系统化的报批手续规范预算审批流程,可以统计周期性的项目数据,生成详细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差异,提高预算管理效率,为企业节省资源。
(四)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预算考核指标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企业发展所经历的不同周期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经过综合考虑设计出来的,会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在预算的考核评价方面,企业可以选取多维度的考核指标或加权考核指标,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尽量避免利用单一指标进行评价,从多方面考核企业经营情况,找出企业经营的不足,为后期经营提出改进方向。
(五)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企业需要加大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力度,确保预算制度和规划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同时能够及时发现预算执行实际情况与预期规划的差距,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具体来讲,企业需要结合业务特点、经营状况、预算管理水平等,根据重点管理原则和加强过程控制的原则,充分收集市场、财务等预算数据,应用对比分析、多维分析、差异分析等分析方式,分析预算执行差异,制定相应的完善方案。此外,企业还需要制定预算执行报告,通过报告总结预算执行经验和结果,在后续的预算执行过程中,积极巩固现有成果,积累经验,不断弥补不足,全面增强企业的预算执行能力,减小执行预算与预算编制的实际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