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与当前社会医疗需求的关系
2021-11-24马越恺
马越恺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710061)
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支出状况概述
近年来,我国各领域蓬勃发展,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为提高和改善人民医疗卫生水平,不断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促进基础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从财政支出类型来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支出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从2000年到2017年卫生总支出不断攀升,截至2017年达到51598.8亿元。同时,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也呈上涨趋势,从2000年的709.52亿元到2017年的15517.3亿元,增长了5.95倍。从增长率来看,卫生总支出的平均增长率为15.37%,政府卫生支出的平均增长率为20.30%。
我国每一年的卫生总支出都远高于政府预算卫生总支出,这说明我国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支出无法基本覆盖社会医疗需求,这对于个人医疗卫生需求和城乡整体医疗体系的保障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问题
(一)财政投入不足
在现行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将卫生等领域交由市场自主调节,这也导致了财政在该方面的投入不足。在2020年8月8日高瓴创投主办的“高瓴HCare2020全球健康产业峰会”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院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表示,医疗卫生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比也非常有限。2019年,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刚刚超过7%,2020年这一数据为7.2%,而国际上该数据的平均水平是14%~20%,相当多的国家为20%以上。中国医疗卫生费支出用占总GDP的5%~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该数据的世界平均水平为9.9%。以英、美、德为例,早在2006年这3个国家的卫生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就已分别达到了16.3%、19.3%、17.9%。因此,中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财政投入存在结构性缺陷
2001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仅占卫生总支出的15.47%,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59.97%,自付比例约为60%。2015年和2017年的自付比例分别为29.27%和28.83%,这对于民众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消息。自付比例虽在下降,但下降缓慢,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而另一方面是因为财政投入结构存在问题。如今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仍然存在,这给民众个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财政投入难以弥补居民的医疗卫生支出,是政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以西安市财政收入为例,2019年西安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500亿元,全年民生领域投入969.02亿元。在社会保障及医疗卫生方面,全年支出221.27亿元,占全年民生领域投入的22.81%。各项数据说明中央和地方财政仍应增加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并且国家财政应均衡各地区的医疗卫生支出,实现广大民众都能看病、都敢看病、都看得起病的目标。
三、我国城乡医疗差距明显
现阶段,无论是从资源配置方面还是供需方面,我国城乡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都还存在较大的差异。相比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不足,供给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正常需求,而且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质量也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位置偏远,政府各项财政措施不易被完全落实,医疗卫生设施及人才也很缺乏,所以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
以西安市为例,截止到2019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总计80634张,其中医院有75323张(占93.4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3638张(占4.51%)。全市农村共设118个卫生院,床位1869张;卫生技术人员总计126165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只有3024人。由此可知,城乡医疗差距甚大。这种差距会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员来城市看病,加大城市医疗的整体压力,破坏供需平衡。
四、推进并完善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加大财政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支出
医疗卫生乃民生之本,财政应持续提高医疗卫生支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居民卫生投入在不断增加,但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情况以及居民对医疗服务需求来看,我国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还远远不够。只有扩大医疗卫生投入规模,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对健康方面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个人在医疗卫生支付中适宜的支付比重为15%~20%,但实际上,居民医疗自费比重要比这个标准大很多。虽然我国医疗补助的标准在不断提高,但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水平还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反映出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均衡财政医疗卫生支出
我国经济一直呈现着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也就导致了东部的医疗卫生体系较中西部而言,更为完善和健全,东部地区拥有更好的医疗资源和质量。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城市和城市之间,更存在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中央政府应均衡东西部地区财政医疗支出,在确保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的医疗资源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但现在,令人欣慰的是,东部某些省市发挥自身余热,以“点对点”的方式一对一地帮扶西部医疗卫生欠发达的地区,这对西部医疗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均衡城乡之间的医疗体系建设,尤其要加强对农村医疗体系的建设,减少农民进城看病的情况,让农民在户口所在地区就能看好病,实现“小病轻松治,大病不用跑”的理想目标。居民方面,对于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居民,政府应该给予更大的帮助,对其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进行优惠。尤其是对于特困难、没有经济来源的居民,政府要增加卫生支出。政府可以适当缩减事业单位和行政机构人员的医疗补助费用,把更多的资金移向普通居民,实现政府卫生支出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间的最大平衡,保证居民能够享有公平的健康权益。
(三)调整财政支出比例
国家财政数据显示,国家在2018年和2019年用于教育类的财政支出分别为32169.5亿元、34913.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分别为15623.5亿元、16796.8亿元。所以,应平衡各项财政支出,提高医疗卫生支出,减轻百姓的疾病经济负担。
五、结语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起步较晚的经济决定了我国的医疗体系无法像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一样完善,但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健全、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人人可见的。在未来的发展中,社会医疗资源紧缺、城乡医疗差距过大、财政投入结构和比例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都会被解决,财政医疗支出也会全面覆盖社会卫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