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鉴定结论不确定性研究
2021-11-24魏超
魏 超
(南昌职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一、引言
交通事故鉴定的最关键问题就是鉴定结论的可靠性问题,目前尚无事故鉴定结论可靠性系统研究,如果有鉴定的规范体系,能极大降低因为交通事故鉴定造成的纠纷。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文献主要有两类事故再现不确定研究,一种是不确定输入量对输出结果的敏感度分析;另一种是事故再现不确定分析。研究比较深入的是波兰教授 Zbigniew Lozia 和 Marek Guzek[1];事故模型法再现不确定性研究比较全面的是美国Jeremy S Daily 教授[2]。
国内最早对该问题开始关注的是袁泉,研究不同模型的不确定分析;李奕慈直接用一阶逼近分析了不同车速再现模型结果的不确定度;戴英彪主要研究了不确定度分析的抽样方法;邹铁芳侧重于研究车人碰撞的不确定性分析[3];张健、张鑫研究了敏感度分析;吴云刚等对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不确定评定进行研究。综合以上文献,国内主要的研究包括,对于一般再现模型的参数敏感度分析,对于隐函数形式的模型,对模型采用抽样,求响应面函数,利用响应曲面函数进行敏感度分析。对不同再现模型的不确定评定,包括显函数和仿真函数的不确定评定,汽车安全技术鉴定方面主要研究的是汽车行车制动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
(二)现有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
1.对不确定理论的理解存在片面性,没深刻体会误差理论和不确定理论的差异,也没有真正能够理解不确定理论的理论缺陷。
2.没有相关交通事故鉴定体系不确定性的研究,包括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的不确定性等。事故鉴定的整个技术流程都可能有不确定性,需要系统全面的研究。
3.对交通事故鉴定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没有系统研究,包括检测、计量和再现的不确定性研究。事故再现模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间接测量模型。一般意义上,间接测量模型的函数关系是精确的,而事故再现模型是一个非精确模型。这个模型在进行准确度分析时,不仅要分析输入量误差对输出量误差的影响,还要分析模型误差的影响,而且往往模型误差要大于输入量误差对输出量误差的影响。
4.目前没有对不确定结果对合格判定影响的研究。
二、不确定性基础
各种复杂的不确定性都可分解为三种基本的不确定性:近似性的、随机性的和模糊性的[4]。在人类主要的实践领域,有几类不确定现象,产生的来源有三种情况,分别为测量的不确定性、预测的不确定性和决策的不确定性。不同的不确定类型需要不同的表示和处理工具。交通事故鉴定的实际过程包括测量和预测,所属不确定是随机性或者近似性,适合用概率或误差理论来表示和处理。而合格评定因为标准的选择等因素,产生了模糊性。分清不同类型和来源的不确定性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5]。
三、交通事故鉴定技术体系不确定性
(一)交通事故鉴定技术体系
事故鉴定人员在鉴定中依据一定的鉴定方法对事故进行鉴定,然后对照鉴定标准,得出鉴定结论。为了减少鉴定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和不同方法的可比性,必须建立标准,但是因为国家司法鉴定管理整个体系建立的时间比较晚,很多管理不规范也不成熟,涉及不同的鉴定专业参差不齐,交通事故鉴定结论是否合理、可靠,在于整个交通事故鉴定技术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交通事故鉴定技术体系不确定性
交通事故发生后,鉴定人员进行检验鉴定,有的检验鉴定是有标准规范的,最后依据限值标准得出鉴定结论,这是鉴定具有的技术流程,在这些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不确定性,因为缺乏理论基础和现实考量,鉴定标准也可能具有不确定因素,最后造成鉴定结论的不确定。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交通事故鉴定标准的适用不确定性、标准限值与实际状态对应关系的不确定性、标准约束被测量值的不确定性、检验鉴定的不确定性。
(三)鉴定结论地给出方式
如果测量或者事故再现车速是一个变量,按照统计分布的方式给出,而标准值是一个固定值,鉴定结论就应该是一个概率的形式,比如,限速是80KM/h,而再现车速是均值为75方差为某一确定值的一个正态分布时,需要给出超速概率。
四、制动系统鉴定不确定性
汽车制动性包括三个评价指标,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的方向稳定性。汽车事故发生,主要是考察汽车行车制动性能,制动效能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制动距离,一个是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协调时间。按照GB7258,两个指标都可以采用,对于大量的汽车年检,采用路试费时且场地限制,基本采用反力滚筒制动检验台,台试的制动指标有制动力和制动协调时间,这些制动指标之间的一致性需要研究。
(一)路试制动指标的一致性问题
路试的两组指标,一个是制动距离,一个是制动协调时间、MFDD,路试有满足和空载测试,需要分析两种情况的指标一致性。
(二)路试与台试制动指标的一致性问题
因为汽车在路试时,汽车的轴荷转移,而台式轴荷转移较小,会影响路试和台式制动指标的一致性问题。
五、事故数据记录仪器再现不确定性
事故再现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某种模型对事故发生过程进行再现,利用事故发生后的车辆、环境、人员等信息进行事故重建;另一种是提取数据记录仪器数据。通过仪器提取的速度值,只需要确定该仪器的误差范围和仪器测得值,就可以得到真值区间,有些时候需要考虑特殊情况。目前常见能记录汽车或者汽车事故的仪器包括道路监控、车载GPS、行驶记录仪、事故数据记录仪等。道路监控能把事故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准确再现事故,是最全面的事故记录方式;车载GPS、行驶记录仪主要对汽车行驶进行实时监控;事故数据记录仪记录事故发生时汽车的相关数据。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本文不过多讨论。单因为EDR的局限性,给出两点建议:
1.对于EDR数据有限的情况,必须综合EDR信息与传统的事故再现方法,综合分析事故,才能得到比较全面真实的结果。
2.不断改进EDR提取数据,最终能利用EDR数据更全面直接的再现事故。
六、事故再现的不确定性
事故再现的不确定性,国内外主要研究的不确定性分析,指的是再现模型确定,由参数的不确定在模型中传导造成再现结果的不确定评定。研究模型不确定的不多,研究总体再现不确定程度的基本没有。为了对整个再现结果的不确定有一个准确评价,需要模型不确定、输入参数不确定、计算不确定分别有一个不确定大小的准确评价,然后得出最后再现结果的不确定评价,这也是目前国内很多事故鉴定报告所缺乏的程序规范性,在得出鉴定结果没有不确定分析的规范思路和写法时,不能给出自己鉴定结论不确定区间来源的可靠性分析。没有这样的规范报告,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不确定结果分析的理论指导。
七、结论
本文对交通事故鉴定结论不确定进行了系统研究,但尚有如下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对不方便定量分析的鉴定问题如何进行不确定评定,比如事故发生后受撞击不能行驶的汽车,在制动性能鉴定中,采用什么方法量化并进行不确定评定。
(二)再现结果不确定区间是模型误差和参数不确定的合成,而如何进行合成能更精确,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