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融入思政课建设研究
2021-11-24刘福琴
刘福琴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近年来,红色旅游愈加火热,对红色旅游与思政课建设的研究也逐渐升温。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要求下,积极将红色旅游资源融入思政课建设过程,对思政课进一步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旅游融入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是一堂鲜活的“思政课”,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承载者,对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巩固意识形态工作、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刻意义。
1.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新途径
首先,红色旅游是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重要手段。红色旅游中包含游览丰富的红色资源,承载着深厚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蕴含着丰厚的民族品质教育内容。红色旅游是传承精神、提高素养、鲜活生动的思政课,是通过寓教于游、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验红色精神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承担传承和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责任,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红色旅游正是将思政课理论内化和实践外化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起到传承精神、道德教化的重要作用,是科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相呼应的新形式,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其次,红色旅游是思政课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重要表现。红色旅游正是根据地域特色,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完成立德树人共同目标的新形式。把握好红色旅游与思政课统一性的关系,从红色教育主题、思政课育人目标出发,既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在思政课建设中重要育人作用,又通过思政课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转化。把握好红色旅游与思政课多样性的关系,用红色旅游充实思政课内容,丰富思政课实践形式,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求知欲望。推动红色旅游融入思政课建设全过程,用红色实践滋养学生身心,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使红色旅游实现思政课精准教育供给。
最后,红色旅游是思政课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重要体现。红色旅游中,通过听闻红色事迹、课程育人等显性教育方式,给学生生动的启示,起到思想引领作用。红色旅游还包括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隐性教育功能,通过隐蔽、渗透的方式进行红色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红色文化的渲染和熏陶,感受红色文化中蕴藏的隐性教育力量,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推动思政课建设与红色旅游发展同向同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环境,增强办好学好思政课的信心和能力,开创思政课与红色旅游协同发展新局面。
2.巩固意识形态的新方式
首先,红色旅游为思政课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观拓展了空间。红色旅游通过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的巧妙结合,借助红色遗迹等让学生进行观赏性学习、接受游览性教育,使其成为弘扬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重要手段,成为“鲜活”思政课堂的创新范例,成为使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不可少的宣传平台。通过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使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促进学生自觉投身社会主义事业,自觉做好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其次,红色旅游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感召力和吸引力搭建了新平台。我国红色旅游景点,承载着革命和战争时的历史和事迹,彰显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一步步探索和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见证。利用好红色旅游这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渠道,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领导地位,消解“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舆论环境;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积极主动用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宣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好中国声音,从而有力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最后,红色旅游为增强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能力创造了新方式。红色旅游时时、事事体现着理想信念、价值诉求,这是我国不断走向强大和自信的精神支撑和底气来源,是增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观念的又一重要方式。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红色旅游发展方向,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与腐蚀,提高政治站位。面对破坏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也有能力、有自信予以斗争,旗帜鲜明地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巩固民族团结和思想认同,实现育人目标与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协同推进。
3.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新举措
首先,红色旅游是思政课传承红色精神的集中体现。红色资源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不懈奋斗的丰富精神内涵。尤其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都需要的一种精神。“要讲好党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通过红色旅游,将思政课传播的革命先烈们铸就的伟大精神,变成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增强学生的内心认同和自我反思,促进学生在学思践悟中传承发扬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将红色血脉延续下去。
其次,红色旅游是思政课进行党性教育的现实写照。红色旅游是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课增强党性修养必不可少的教育活动。因此,有必要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在党性教育中的教化功能,增强党性教育实效。通过红色旅游,接受红色教育、党性教育,在其中切身领悟先烈们的初心与使命;保持思想纯洁,真正体会思政课传播的“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深刻内涵,自觉维护党的纪律和团结,激发党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红色旅游是思政课激发时代精神的突出表现。“时代在发展,艰苦奋斗精神也必然具有新的时代内涵。”[3]新时代的青年处在时代发展变化最快、中华民族发展最好的时期,应顺应时代潮流,使思政课教育贴近学生和实际,用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活动彰显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积极培育青年一代应有的时代精神。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红色精神是我们实现共同理想的力量之源,青年要自觉传承红色精神,发扬时代精神。通过红色旅游,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时代新人,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放射新的光芒。
二、红色旅游与思政课建设融合路径
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既为学生学好思政课提供有力支撑,增强新时代下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又促进红色旅游价值转化和升值。
1.挖掘红色资源,丰富思政课内容
红色旅游是针对红色文化、红色事迹、红色历史等参观学习、接受教育和传承精神的活动,本质上也属于一种实践性思政课。首先,挖掘和研究红色文化,使学生认识到红色文化是党的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党一步步走向壮大的真实印记,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提升个人内在素养,传承红色文化。其次,挖掘和宣传红色事迹,使学生在事例中感悟英烈们在面对危急情况时所展现的革命英雄主义,深切感知英烈大义凛然、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游览中自觉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提升个人思想境界,传承红色精神。最后,挖掘和回顾红色历史,使学生了解党史和国史的来龙去脉,了解我们党成长壮大的艰辛历程,学会自觉用历史思维和历史眼光看待各种事情,铭记红色历史,清醒认识我们党今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来之不易的,增强对我们党的认识和认同。今天的卓越成就是用一代代红色文化、红色事迹、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铸就的,这些活生生的文化、事迹、历史和精神,是思政课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内容,是办好思政课必不可少的内容。
2.创新红色形式,拓展思政课手段
红色旅游形式的不断丰富、具体,对扩展思政课教学手段、激励学生争做时代红色人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利用红色资源现场思政课教学。采用情景体验、现场模拟等方式开展思政课教学,让学生亲身体悟红色文化的意义和开展思政课的目的,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对其产生深刻影响。其次,利用红色历史进行思政课教学。采用影音、演出等形式展现红色历史,感染学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4]。让学生重温、回顾、借鉴红色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自觉用历史经验和教训指引未来发展方向。最后,针对红色精神进行专题研讨和访谈。英烈后代现身说法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把握红色精神的内涵特质,发挥红色精神思政育人和价值导向作用。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提升个人道德情操,激发为实现祖国强大的不懈奋斗之情,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完善精品路线,创新思政课平台
新时代,促进红色旅游和思政课融合发展,提升思政课实效,就需要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形成一条成熟、系统、有特色的红色主题教育旅游线路,揭示红色象征意义,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首先,开设综合式红色精神路线。进行多样化教育、综合性教育,明确阐释红色精神本质特征,让学生充分感悟红色精神的崇高意义,获得精神上的洗礼。其次,开设特色化红色历史路线。充分挖掘本地特有的红色资源,因地制宜,形成连贯的历史教育路线,由始至终、由浅入深地对某一段历史进行持续性教育,让学生渐进式地认识历史,获得思想上的启迪。最后,开设时代性红色文化路线。开设某地红色文化主题展览路线,了解红色文化随时代变迁的丰富历程及其价值意蕴,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我们必须立足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自觉地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发展方向。”[5]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完美衔接,打造综合、时代化的红色旅游路线,是创设思政课教育新平台的题中之义。
4.打造红色文化圈,提升思政课实效
红色旅游是思政课教育的重要课堂,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借助实地、校园和网络打造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红色文化圈,促进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是壮大思政课教育阵地的现实需要。首先,打造实地红色文化圈。整合地域红色资源,加强区域合作和规划,形成各具特色、内涵丰富、优势互补的红色旅游,增强实地红色游览吸引力,使思政课教育在旅游实践中获得实际效果,让思政课“活”起来。其次,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圈。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利用校园这个重要阵地进行红色文化展示、宣传工作,为思政课教育营造积极浓厚的自我启发、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让思政课“火”起来。最后,打造网络红色文化圈。新时代,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借助网络媒介广泛宣传口碑好、知名度高、符合时代主旋律的红色产品,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让思政课“新”起来。扩展红色文化圈,扩大思政课阵地,优化思政话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是提高思政课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