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

2021-11-24张梦瑶

现代交际 2021年2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

张梦瑶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各个国家交流更加紧密。随着云时代的到来,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大数据也产生了。大数据以极高的传播速度、多样的传播方式、丰富的传播内容,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时代改革。同时,网络上散播的错误言论对人们的价值观、历史观、文化观等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尤其是作为社会十大思潮之一的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巧妙的手段,歪曲、篡改历史,诋毁中国革命先辈,严重阻碍了当代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出严峻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特征

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格突破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其中学生群体占26.9%,成为所占比例最多的一个群体。[1]显然网络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与此同时,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充斥各大网络平台,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民族观和文化观的正确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有以下四个特征。

1.传播规律:群体性传播与几何式扩散结合

大数据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基本特点就是数据容量大,数据来源广,数据传输速度快,数据有用价值高。历史虚无主义利用大数据的互动性、即时性、海量性,最大化实现其错误思想的传播与扩散。历史虚无主义一方面在群体内进行传播。例如从论证邱少云有违生理常识,到《请刘胡兰远离孩子》的家长来信,再到作业本与加多宝恶意诋毁革命英雄事件。这些观点具有较强的新奇性和吸引力,极易在群体内产生思想导向性,从而对部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带来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社会极端思潮以几何式速度传播。大数据时代,信息交互性增强,网络自媒体呈现匿名性特点,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难以把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部分网民不加辨别地转发不符合事实、发表有违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观点,并通过即时的传播速度,加速了网络话题在多元载体间的转载、转发、跟帖,让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想在极短时间内发生了几何式速度传播。

2.传播内容:碎片化信息与隐蔽化观点结合

在网络交流中,由于大数据时代信息碎片化、片段化的特点,使错误思潮的表现也更加隐蔽。一方面,利用碎片化片段化散布错误信息。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碎片化阅读不仅成了上班族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也已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日常习惯。网络信息来源多元、视角分散、信息零散,不成体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对整段历史的随意裁剪取舍,断章取义,发布了很多带有作者的个人主观色彩的文章,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客观事实的片面认识并形成错误观点。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监管力度的增大,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文艺影视作品等手段,使其思想的传播更具有隐蔽性。尤其近年在影视播放中兴起的“弹屏文化”,戏谑恶搞,消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3.传播方式:多元化载体与创新化手段结合

大数据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多元化自媒体的崛起,通过各种平台媒体争取实现对社会公民思潮影响的最大公约数。一方面,借助媒体网络、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把带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视、歌曲、文学作品等引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导致部分学生向往西方国家。例如出现重视西方节日,忽视传统文化节日的现象。而一个国家的传统节日不但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更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形式。同时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TED、超星尔雅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传播着西方价值观。另一方面,利用创新化手段吸引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注意力。历史虚无主义不断创新网络化传播手法,通过粉饰内容、变换形式、精细结构、刺激性语言等不断推新出奇。例如披着“旧史新说”“揭秘历史”等外套,刻意篡改历史,为反面人物“伸张正义”,并且对革命英雄人物恶意抹黑,妄加批判。

二、大数据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青年是党的先锋队,是祖国的先进力量。历史虚无主义利用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对大学生进行了多方面的思想渗透,给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1.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怀疑马克思主义信仰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就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民族才真正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域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虚无化、标签化,宣称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文社会学科,只是一种理论,并没有像其他自然学科那样具有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作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历史虚无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一直予以否定与批评。有些人更是打着“创新”“与时俱进”的旗号,认为产生于18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缺乏实时性,并不能作为指导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在从产生到当代将近两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依旧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根源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指导理论。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最好的证明就是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与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且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2.否定党的领导的合法性,影响大学生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新时代,人们只有深刻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才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未来要走向何方,才可以从历史真相中借鉴以往的经验和教训,给予未来以警示和启迪。大学生由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价值判断的标准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各种错误思潮弥漫在各大网络平台,使大学生对当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现状也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分析。更是有些自媒体人不顾客观事实,求全责备,抓住革命领袖所犯的错误不放,恶言中伤。革命领袖通常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渊博的才华知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但领袖们是人不是神,难免会在领导人民革命时犯一些小错误。但是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应当考虑到当时的背景条件,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他们标注了历史的精神坐标,也代表了一个民族坚强勇敢的价值追求。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也出现了历史性变化,只有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历史所给予人们的时代精神,我们才能在变化莫测的时代风云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3.否定中国革命的正确性,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历史虚无主义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出发点,变换不同的表现形式,用貌似合理合法的外衣来伪装,实则博取公众的眼球,甚至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历史虚无主义经常罔顾事实,编造谣言,否定革命领袖的功绩,否定中国革命的正确性。近代的中国就是革命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主要经历了辛亥革命、二次运动、五四运动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许多社会主义革命,例如土地改革,尤其是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中国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代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不断总结经验,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策略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社会十大思潮之一,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消极的,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

1.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教育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要特别注意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渗透。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要加强专业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要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到其他学科的专业课程中,加强传统道德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亲身实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经过实践考察后,才能深刻体会西方政客们所吹捧的西方制度并没有他们所讲的那样民主。例如美国非裔男子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压颈”后死亡,在美国引起了重大的“弗洛伊德之死”事件,这一事件引发的抗议活动至今仍在美国全境蔓延。从和平抗议示威演变为纵火焚烧警局和汽车、打劫商店,政府颁布宵禁等,这些都表现出美国国内的种族关系及系统性种族歧视问题。高校要加强正确的思想宣传教育,不但要学生清楚了解损坏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严重后果,更要使其有科学判断是非的能力。

2.依法提升网络空间执法力

第一,完善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公共网络空间理应受到法律的约束和社会的监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就要依法治网,建设好严密网络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在数据、网络侵权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回应了近年来网络生态治理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有效提升了网络空间执法力度,为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提供了法律手段,有效阻断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途径。第二,抓好大数据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倡导文明用网。为了加强学生道德建设、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高校应制定大学生用网文明行为规范,杜绝随意发表或者转发有损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错误言论,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公众号等方式在网络上进行“爱国青年者”等评选活动,不但可以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还可以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怀。

3.锤炼意识形态安全的斗争力

第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坚定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最有力最有效的理论武器,只有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才能轻松识破各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把戏。高校要努力让学生信马言马爱马,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让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指路人。第二,坚定新时代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打破了世界的宁静,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扩散和日趋严峻,部分西方媒体和政客颠倒黑白、别有用心的言论持续发酵,在抹黑中国形象的同时,暴露出其“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通过舆论引起了国内外意识形态的斗争,打破了社会心理平衡,意图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事实胜于雄辩,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充分表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两个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当前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严峻,高校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利用学校的官方公众号、网络教育等形式,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使大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历史学习,提升历史认同感,增强识别错误意识形态的能力,切实保障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安全。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越是在历史前进的路口,越是不能彷徨——《历史虚无主义与苏联解体》观后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