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途径试析

2021-11-24王丛丛

流行色 2021年7期
关键词:初中生色彩美术

王丛丛

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 山东泰安 271000

引言:色彩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小到日常的服饰、物品,大到装修等都离不开色彩,初中阶段的学生审美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并不是很多,美术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建立兴趣的关键,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要切实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保证色彩感知教学开展的效果。另外,考虑到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来帮助提高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色彩感知能力。

一、培养学生色彩感知能力的意义

(一)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色彩搭配

色彩能够装饰我们的生活,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色彩的使用来了解与色彩搭配相关的知识,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对课本进行装饰,这样不仅可以更加美观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对美学的认识来分析学生的特点,并结合美术教材多设计一些可以帮助提高学生色彩感的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提高色彩搭配能力[1]。

(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色彩的丰富变化

色彩变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奥秘,通过学习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画面中去感受色彩的变化和规律以及带给人们情感上的转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能够利用画面色彩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继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色彩感培养的主要方面

(一)引导学生学会色彩使用的技巧

色彩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好对学生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不断地给学生渗透色彩理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学会如何使用色彩,去感受绘画中的色彩美[2]。

(二)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

色彩敏感度是衡量初中生美术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应当从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色彩去理解绘画的意境,利用色彩来表达心情和想法。例如,在学习美术作品的意蕴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第一课的学习中去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并对画好的图进行上色,这样学生才能够渐渐地学会用美术色彩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全面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色彩可以充分调动人的各个感官,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色彩组合带来的艺术冲击,在用色彩进行创作时学生的想象力会发散开来并且每一位学生对图画都有自己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从初中阶段就多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对其进行解读,并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对作品进行色彩更换,这样有助于塑造他们的审美观[3]。

(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艺术

生活中处处都有色彩,艺术作品也往往都来源于生活,初中美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好课前引入,从而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其中,在教学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渗透一些生活常识以及生活中蕴含的道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得到色彩感知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容易理解色彩,从而更好地热爱生活。

三、色彩感知能力教学培养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

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当前还是有很多初中美术教师思想比较保守,他们认为在高考模式下只有学习文化课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美术课程并没有很大的作用。也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才导致美术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在讲课时只是简单地讲解基本的绘画技巧,并没有关注到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学生无法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得到色彩感知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偏离生活

色彩是一种抽象事物,教师如果仅仅给学生传授理论教学很难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自然也就无法保证教学效果。要知道很多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自然中存在许多有趣的事物,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课本理论教学上忽略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色彩没有实际用处的错觉,这样会影响学生美术学科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4]。

(三)学生对美术学科的信心不够

很多初中生的基础比较薄弱,他们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很难分辨出一些相似的颜色,再加上缺乏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可能会丧失对美术学习的信心,自信心一旦失去就很难建立起来,这将会影响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

四、培养色彩感知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增加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美术创作不是一项单纯的教学活动,教师只能够教授学生基本的色彩作品的创作方法和相关理论,但是创作出好的作品还需要学生不断地揣摩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巩固教师所讲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切实感受色彩的美妙,从而更好地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例如,在绘制关于太空的作品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勇于实践,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绘制出风格不同、形式多样的作品,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创作带来的自豪感[5]。

(二)融合不同的艺术形式

近几年各个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行业开始积极寻求跨界合作,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候也可以在色彩教学融合其他艺术形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各方面获得美的体验,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例如,教师可以将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美术富含线条和色彩美,而音乐则包含旋律美和节奏美,教师可以利用优美的旋律将学生代入到合适的情境中,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状态产生创作欲望,例如在学习蓝色时教师就可以播放带有淡淡忧伤情绪的曲子,让学生在一种淡雅的氛围中进行艺术创作;在学习红色时,教师就可以播放节奏比较快的、欢悦的曲子,让学生感受到红色的魅力。

(三)引入游戏教学

游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中更好地体验色彩。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人大作战”的团体游戏,让每个小组内部成员都用相同或相似的色彩绘制小人,之后教师再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评价,最终所有人累积得分最高的团队获得胜利,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同时获得团队合作与认知色彩的快乐[6]。另外,通过团队协作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从而掌握更多的内容,这对于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始出现,很多初中美术教师也开始鼓励学生分小组相互合作学习,因为初中生虽然已经学习了几年,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存在专注力不够、缺乏自信心的情况,初中美术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相应的基础知识,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及学习能力等,科学地划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能够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从而帮助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绘画题字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如果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很难创作出一幅完美的作品;但是小组合作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能够从对方身上学到长处。

(五)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教学

初中生的想象力非常强,初中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去发现生活中奇妙的东西,鼓励学生勇于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另外,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学会借助各种辅助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色彩,让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色彩的魅力,或者有条件的话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去公园写生,让学生积累色彩素材。

(六)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一切行为的源动力,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产生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他们往往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尽可能地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教学时也要多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因素,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七)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程结束时做好课堂成果总结工作,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从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注意教师在设定评价标准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宏观层面进行评价,不能局限于评价一堂课的内容或者一名学生的学习,而应该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创作和学生的互评综合评定教学的成果。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相互交流,形成互相学习的良性循环,也有助于教师教学。另外,在评价工作结束之后教师也要多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需要改进,对于评价结果教师不能看得太重,要尊重不同学生对色彩接受能力的差异,帮助学生共同进步,促进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掌握。

结束语

总而言之,色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培养初中生的色彩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教师要积极采用多种方式、结合学生的需求开展相关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去感知各种色彩的丰富变化,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欣赏美术作品或者从事美术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通过色彩享受生活。

猜你喜欢

初中生色彩美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神奇的色彩(上)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