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及路径浅析
2021-11-24王光政
王光政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1 城乡教育公平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意义
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石,城乡教育公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教育研究经历了慢步摸索时期、稳步积淀时期和阔步发展时期三个发展阶段。”[1]7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基本扫除了文盲,各级教育的入学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城乡教育的发展差距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相对偏远的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稀缺,学生的辍学率过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国家的整个教育方针不相符,因此要更加注重乡村教育的发展,努力做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城乡教育公平的发展关系到乡村能否真正实现振兴、国家能否真正实现复兴。我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个接班人是全民,而不是仅仅是城镇的人。乡村振兴是国家复兴的重要一环,而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看,都应该更加注重城乡教育公平问题。
2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依旧存在
长期以来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也引起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巨大差距。虽然我国一直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力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营造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但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导致人民的收入水平差异较大,而这种收入的差异体现在了教育领域。另外,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的教育资源明显优于乡村,资金投入较乡村更多,师资力量更强大,校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相较于乡村,由于城市的教育条件更加优越,因此教育发展得更快,使得城乡教育不公问题越来越严重,进而加深了社会矛盾。这对于城乡一体化来说,也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另外,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推动了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打工,这些农民工为了能够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将孩子带到自己工作的城市上学,这就加剧了城市教育资源的紧张,引发了一系列择校问题、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与此同时,乡村的孩子离开乡村学校,去城市读书,造成了乡村学校学生人数减少,教育资源更加不会向乡村倾斜。这就造成城乡教育的发展进一步不公。
2.2 城市教育价值目标嵌入乡村教育之中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城市和乡村的教育呢?是应该将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分开来看,还是合二为一当成一个整体呢?从我们目前的教育来看,大多数都属于第二种,城乡教育是一个整体。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这种整体又显得支离破碎,是以城市教育为主的整体。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的权利,提高整个国家人民的素质,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要注意到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的不同。统一的教育价值目标确实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推动国家更好的发展,走向现代化。但是如果混淆了城市教育价值目标和乡村教育价值目标,单一地以城市的教育价值目标嵌入乡村教育之中,只会单方面地损害乡村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的教育突出现代化,在教育目标上突出“离农”教育,而不是“为农”[2];课程的内容设置过分强调工业化、现代化,而忽视对于农业技能的培训及乡村文化;对于教育的学习转化为个人摆脱乡村的工具。
2.3 “就近入学”教育政策的壁垒
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均衡城乡的教育资源,但是“‘就近入学’教育政策的提出,既不是在既定教育资源分布均衡状态下维持原有均衡的教育政策,也不是在既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状态下改变分配规则以使其有利于处境不利者的教育政策,只是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状态下维持原有不均衡的一种教育政策,就政策本身而言无法促进义务教育公平”[3]。近年来,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在经济上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为了让孩子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都想把孩子送到城里去上学,这种观念的盛行。导致了乡村学校的学生数量急剧减少。“就近入学”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避免大量的乡村学生流入城市的学校。但是这种政策只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乡村学生流入城市学校的现象。“就近入学”政策的提出,本意是要扶持乡村学校的发展,但是由于没有配套的政策体系相配合,只是简单地限制教育人员的流动,这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等。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教育公平路径探析
3.1 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这对于乡村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其中“产业兴旺”是核心,也就是说要优先发展乡村经济,提升乡村的经济效益。乡村振兴,首先提倡发展经济,其次是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知道乡村振兴,不是乡村本身发展到什么程度,关键还是在于人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首先要发展乡村的经济,只有乡村的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在教育领域投入更多的资源,才能缩小城乡之间在教育资源上的差距。其次,不能仅仅依靠乡村自身,因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乡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打破教育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局面,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3.2 乡村教育目标要突出乡村文化
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各有不同之处。虽然我们一直在讲要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但是这种统筹还是应该多放在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对于乡村与城市的教育内容,我们还是要有所区别。城市的发展更加注重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对于城市的教育价值目标而言,自然应该跟城市的发展保持一致,培养符合城市化发展的人才,为整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做准备。但是乡村的情况与城市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从改革开放后,我国一直在强调的理念就是优先发展城市,以城市的发展带动乡村的发展。但是可以看到的现状就是,城市固然是发展起来了,我国的整个经济发展也有了巨大的进步,然而也带来了许多“城市病”,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光污染等。不仅如此,由于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许多乡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进城务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在乡村,导致了大量的“空心化”村落的出现,产生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笔者认为,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城乡教育的价值目标。城乡的教育价值目标以现代化发展为目标,忽略了乡村的特殊地位。乡村教育以城市化、现代化为目标,接受这种教育的学生们,在学业完成之后,在乡村之中无法获得一份自己的工作,还会对乡村产生一种陌生感,自然会被乡村推出门外。一旦一代代受教育的人都接受这种教育,那么离开乡村就似乎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样乡村的衰落也就无法避免了。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文化的兴盛,必须以教育为根基,否则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长久。这里提到的教育必须是要突出乡村文化的,不能单纯地以城市教育目标为主,要使接受乡村教育的人能够在乡村有所作为。当然,这并不是否定城市教育目标,只是强调了城乡的教育目标要有所侧重。因此,走乡村振兴之路,对于乡村教育领域而言,突出乡村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使得教育能够留人、育人,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根基。
3.3 “就近入学”政策要与相关的社会政策配套实施
每一个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是通过与其相关的配套服务来配合实现的。“就近入学”政策本身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在其辐射半径之内的人,实现教育上平等地造福人民群众。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学区房”“择校热”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是偶然,而是随着“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而且每个家庭所能承担的教育成本是不同的,这就会导致所能承担较少教育成本的家庭的孩子只能就近读书,这就加剧了教育领域中的资本固化,也会进一步固化阶层。“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需要有其实施的前提条件,否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一,需要城乡的教育资源配置相对均衡。其二,需要各种配套的政策来配合其实施。资源配置均衡在上文已经讨论过了,接下来主要谈谈各种政策之间的耦合。政策与政策之间不是单一无联系的,政策与政策之间配合的效果大于单纯的“1+1”。“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是政府目前防止乡村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城镇流动的方法。“就近入学”政策本意是防止乡村学生过多地流向城市,出现学生过少的情况,以免减少乡村的教育资源。虽然这个政策并没有直接地促进教育公平,但是这也是防止城乡教育出现进一步不公平的主要政策。如果能够在这个教育政策的基础上,配套实施其他相关的教育政策,情况可能就会有所好转。“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施行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政策本身出发点或价值主张的好与坏,还取决于政策能否与相关的其他政策形成配套关系,将其有效地嵌入社会政策体系中并形成相应的制度文化。即便是一项从理性角度出发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政策设计,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其能收到的效果和实际发挥的作用也将大打折扣。这里并不是说一项好政策如果没有与其他政策形成有效配套,其他政策就有问题,而是说一项政策要切实发挥作用,就必须嵌入整个社会政策体系中去。”[3]因为任何一种政策都不是孤立的,除了相互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性之外,还会和当地的历史文化相融合,其中所隐藏的深层次的结构关系并不能通过一种政策体现出来。
4 结 语
城乡教育公平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涉及各种因素,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完善。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出城乡教育公平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具有推动作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在于人,短板在于乡村。从城乡的教育入手,推动乡村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提高人民素质,才能提高乡村整体素质面貌,从而使得乡村不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