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4申智凤

经营者 2021年1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转型战略

申智凤

(航天科工培训中心,北京 100047)

近几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企业规模急速扩张。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经济减速换挡的关键时期,长期高速发展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转型发展时期意义重大,但在研究和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如何克服现有的问题,通过有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实现由规模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的热门话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国内外研究动态

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的腾飞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西方一些学者对传统预算管理模式进行批判性的接收并加以改革,引入新的管理工具,形成了新的预算管理体系,先后出现了交互式预算、零基预算、作业基础预算等方法。国外的研究从多角度丰富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论体系,为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内容的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相对于国外的发展起步较晚,迄今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我国的预算理论研究已经具有带有中国企业特点的系统性。一些学者相继发表了很多预算管理相关理论,如梁莱歆(2012)发表《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现状透视》,张朝宓(2013)研究了国际比较视角下管理会计的实践,汤谷良提出了提高预算管理“亲和力”(2017)、新经济环境下企业预算管理如何超越“追随战略”(2019)等等。研究跳出企业的财务领域,不断向更广的角度扩张,使企业的预算管理与决策更具相关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国有企业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被大力推行,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以往国企的经营思路一直是做大做强,常常重视短期盈利目标,以经济效益最大化应对行业挑战,而对能够提升企业长期发展价值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预算管理机制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预算管理程序复杂、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晰。转型时期,企业发展模式的调整和变化与原有的管理体系产生强烈的碰撞和冲突,预算编制脱离实际、缺乏可行性,管理及控制流程形式化,企业内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的协调及约束能力较弱,企业管理效率低下,预算管理体系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能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指导控制各项活动按预定的轨道运行,实践中时常发生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不一致的情况。

(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无法适应国企多元化的发展要求

国企规模一般较大,业务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特别是转型期间市场挑战性增强,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常常采取创新及多元化发展的战略,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扩展自己的经营范围,以此分担风险,并使企业快速成长起来。处于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必然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实中,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实施过程中编制方法沿用多年,已被长期固化,编制过程中一些指标的确定及方法的运用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和修正管理中出现的漏洞,企业的创新及多元化发展举措时常会使企业转型面临的负担和风险增加,给企业长期发展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和不确定性。

(三)预算管理缺乏灵活性,无法及时协调和沟通战略

当前,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使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企业面临诸多风险,战略规划期缩短,战略不确定性增强。长期以来,国企预算管理、业绩评价等管理体系强调预算执行的刚性要求,对战略方向和经营模式等长期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缺乏应对经验,企业预算及绩效评价系统缺乏对战略的预评估和预警功能。当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发生改变时,仍然盲目坚持执行原来的预算,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如何利用预算管理及时协调和沟通战略,通过预算快速追踪战略的执行,使预算管理目标和具体要求与企业战略内涵保持一致,是当前形势下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国有企业有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把预算管理目标与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及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转型的必选之路。国企管理者应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构建一套完整的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运用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手段整合资源、聚合力量,更好地协调价值链、供应链、作业链之间的关系;根据市场情况对各项指标进行预测分析,确定企业各项财务及非财务指标;运用科学方法编制预算,使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协调资源供给及配置作用。通过全面预算加强企业管理及内部控制;建立预警机制,挖掘企业资源潜力,实现协同效益;促进企业对战略目标、各项经济指标及其相关基础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反应,并加以持续改善;落实企业的利润、资金、成本费用、业务量等目标责任,有效降低企业风险,确保企业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和预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制定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

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展战略的定位和实施路径至关重要,转型必然经历经营发展方式改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等一系列管理创新和积极尝试,企业从原有低质、低效、不可持续状态中逐步转型成为管理升级、产品升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效优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必须从企业战略出发,以所有部门全部业务为基础进行全面规划和整合,制定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从上至下打通预算责任主体的管理通道,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增强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使企业的各项制度以及业绩得到更好的落实,有效抵御内外部环境风险。

(三)全面预算应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参与战略管理的全过程

预算本质上是管理的工具,而不是管理的目的,一旦预算的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预算就应该作出相应的反应。企业转型时期,发展模式的改变与企业战略目标、管理体系碰撞磨合。企业战略目标必须相对稳定,但也不能一成不变,战略本身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被不断审视、评估、重塑。预算既要有充分的刚性,又应保持必要的灵活性。预算管理不应仅限于执行战略,更应参与战略管理的全过程。恰当的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未来市场的预测、战略目标的选择、行动计划的安排以及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的差异分析、考评等一整套科学严谨的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发现企业运营中的各种问题,分析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企业及时改善大到战略目标、小到各项消耗指标等基础性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给企业预算管理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全面预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实施并不断改善全面预算管理,持续关注新机会和新风险,及时更新关键驱动因素的预测信息、重新审视战略并触发新战略的形成,国企应当根据自身环境和特点,研究探索预算管理的改进和创新方法,使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使预算管理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转型战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