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订单的成本预算系统在制造业的运用
2021-11-24詹小红
詹小红
(重庆市毛哥食品开发有限公司,重庆 400000)
成本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工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与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等有密切联系。而探索如何让成本预算系统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对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影响。
一、制造业中面向订单的成本预算系统设计要点
(一)预算编制的设计
第一,从上至下式。从上至下式的预算编制设计理念侧重于企业领导层权利的落实,在成本预算过程中需要领导团队面向订单来判断预算编制的可实施性,并及时改进其中的漏洞,以此来提高成本资源的利用率。但有些企业会因领导层的权利分配不均衡而出现成本预算管理不统一的现象,一方面会影响成本预算系统的运行效果,间接增加预算管理难度,另一方面会弱化预算编制的设计价值,影响后期预算管理方案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因此这种预算编制设计方式比较适用于中小型制造类企业的发展。
第二,从下至上式。从下至上式的预算编制设计理念更注重内部员工的想法,即企业根据员工层针对成本预算管理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来完善相应的体系机制,并对预算编制中涉及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等进行优化调整,以此来提高成本预算系统的全面运行水平。但部分企业在应用这种设计方式时会出现预算编制与资金利用框架不相符的情况,导致企业的市场拓展范围和竞争力度等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如企业没有明确长期和短期发展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将差异度较大的预算编制意见融入同一设计规划,就会影响成本预算系统的运行效果。因此设计此类预算编制方案时,企业要以宏观、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员工层提出的建议,保证成本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第三,上下结合式。在进行上下结合式的预算编制时,需要企业做好前期各部门间的协调对接工作,如整合分析各部门对成本预算管理的整改意见,并将新型预算编制机制分层传达,保证编制方案得到部门管理层的认可,从而落实成本管控的共通性原则,为企业内部良好预算管理氛围的营造带来更多可能。为了提高预算编制设计的精准度,企业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来搭建成本预算管理平台。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成本预算管理中涉及的数据信息能更快速地传输到财务部门中,同时还能保证预算及成本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因此进行上下结合式的预算编制时要将多元化理念与创新理念融入其中。
(二)系统结构的设计
成本预算系统结构的组合形式会随着项目活动的开启与结束而有所改变,若一味采用同一种结构形式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活动的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这就需要企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成本预算系统结构的设计方案,在成本投入核算、利润总额分析以及项目费用支出等环节,都要基于面向订单的理念来进行科学的设计,以此来稳固成本预算系统的核心框架。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制造企业还要对系统结构的阶段性更新与升级提高重视,对于其中涉及的制度标准与运行准则等,除了要保证其可实施度符合当前企业资金利用需求,还要对调整后的结构体系进行准确的记录,从而为日后新型系统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三)成本核算体系的优化设计
严谨性较强的成本核算体系有利于优化提高企业的财务决策效果和整体利润水平,但有些企业在长期发展中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产品生产制造或市场拓展中,而忽视了对成本核算体系的更新升级,使得落后、固化的体系机制难以满足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为了保证面向订单的成本预算系统平稳运行,需要企业在核算体系的优化设计中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对体系结构中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查缺补漏处理,并及时改进存在漏洞的制度准则,以免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误导,威胁企业经济利益。第二,设计者要明确核算体系中各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如核算流程、计算方法以及核算要求等,都要与内部预算系统相适应,以此来加大各核算环节的实施力度。
二、制造业中面向订单的成本预算系统运用要点
(一)过程化监督机制的构建
健全的监督机制对成本预算系统的稳定运行有支撑作用,面向订单过程化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在构建监督机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先全面掌握制造生产活动的具体流程和规划方案等,根据项目活动中涉及的成本预算管理环节来构建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为成本预算系统的有效运行铺设稳固道路。第二,要明确生产制造活动中的主体内容和副体内容,把控好监督机制的落实方向,以免出现监督目标混乱或监督形式选择不当的问题,给成本预算管理增添无形的压力。第三,对于监督机制中固化、落后的内容,除了要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及时更新,还要保证所构建的监督机制能满足当下成本预算管理诉求,以免给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错误引导。第四,基于订单信息中的核心部分,需要监督团队制定专属的体系机制,在加大监督力度的同时减少成本预算管理中的风险隐患问题。
(二)整体化监控体系的建设
监控体系是面向订单的成本预算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制造企业成本资源的配置与预算执行度等有重要影响,需要企业根据项目活动的资金动态流和成本利用率等来完善整体化监控体系。在成本预算执行期间,因外部市场环境因素或内部人为管控因素等,执行结果和预期结果会有所偏差。因此科学利用整体化监控体系,一是能根据成本预算机制对执行过程进行实时分析,为成本预算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实施提供正确指引,二是能及时上报成本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为后续管控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除此之外,监控体系还能针对执行结果来详细说明偏差成因,帮助管理层完善成本预算机制,从而为预算申请、项目审核以及预算执行等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可靠条件。
(三)注重整合成本的分析
要想让面向订单的成本预算系统在制造业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相关企业就要对整合成本分析工作提高重视。首先,根据项目活动各环节的成本预算管理内容,除了要对其进行准确的管控,还要掌握项目订单的生命周期。这样才能在各限制条件内加大成本预算整合力度。其次,成本整合分析团队要与监管部门充分配合,在成本预算系统下对项目活动的时段和预算执行进行科学的分析,以此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全面的数据信息,提高项目成本的调配率与利用率。最后,制造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对同一项目活动整合成本分析的对比值来判断成本预算的管理质量,并结合对比分析后的参考系数来完善成本预算系统中的管理机制。这样不仅能帮助企业优化成本监管体制与预算执行流程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及时调节系统中的管理形式和监管步骤,促进对资金资源的科学管控。
(四)发挥绩效考评的价值
面向订单的成本预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专业人才资源的支持,若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那么在面对专业度和严谨度较高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时,就容易增加人为失误问题出现的概率,给成本的管理及利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制造企业要注重绩效考评机制的强化与利用,并充分发挥其制约性和激励性作用,在保证内部员工利益的同时为成本预算系统的运行奠定人才基础。如企业要对绩效考评机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监管,并对考评过程中发现的不良行为或管理难点等给予关注,通过后期提供培训学习平台的方式来提高内部员工的工作水平,为成本预算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基于面向订单的成本预算系统,企业还可以针对某一项目活动制定短期的绩效考评计划,以此来提高管理系统整体的指向性和精准性。
三、结语
如今,很多制造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时,不仅会对成本预算系统的科学构建提高重视,为面向订单的财务工作搭设便利的平台,还会对成本预算中涉及的制度体系进行优化处理,以此来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于成本预算系统应用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和阻碍因素,管理层会对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及时的分析,并根据企业内部运行特点与未来规划等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降低预算风险及隐患问题出现的概率,为企业经济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