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
2021-11-24邱燚
邱燚
(上海文物商店,上海 200002)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简述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含义
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指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推进内部控制工作时需要遵循的制度规范,其目的是保证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使单位更加稳定健康地发展[1]。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提升单位内控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
在事业单位经营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的推进不仅可以对内部管理和建设工作进行规范,还可以为事业单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推动单位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构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能够有效改善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升内部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性,使单位在获得进步和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率,更好地发挥自身承担的社会职能。
二、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对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
目前仍有部分事业单位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些许问题,由于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理论缺乏深入的认知和理解,使得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不能满足实际管理需求,某些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时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管理方法。虽然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不少有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规定和法案,但部分事业单位仍未对内部控制工作给予较大的重视,部分领导干部和基层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仍未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仅仅是将相关规定下发至各部门,在制度落实方面并未投入足够的精力[2]。另外,部分事业单位虽然认识到了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对于单位健康长远发展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认识程度不够,误认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应当由财务部门全权负责,并不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高效协调配合,阻碍了内部控制工作在单位内的实施进度。事业单位领导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了解情况作为内部控制环境之一,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若在思想意识上存在一定误区,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工作必然难以顺利推进。
(二)单位内部缺乏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实施过程中,一个科学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强有力手段,单位若想提升自己的内控水平,必须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作为支撑。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都缺乏较为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难以得到保证。第一,在权力和职能的分配上,部分事业单位并未赋予相关人员与其岗位相匹配的监督权力,也并未对其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单位人员在内部控制监管工作中的参与度并不高,往往都只是做好自己的既定工作,对自己工作范围外的内控监管工作并不关心。第二,部分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没有建立一个适合自身实际情况、较为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必然受到影响。
(三)信息化水平较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也会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事业单位内部在权、责、利的划分上不够统一,有时甚至出现先审批后核实的成本运行情况,影响了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第二,部分事业单位的信息共享程度比较低,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科学性难以得到较为有效的保障。第三,有些事业单位的信息监管方式较为落后,难以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的推进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三、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时必须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从而促进后续执行环节高效顺利开展。第一,事业单位要结合当前运营管理状况来进行内控制度的完善工作。单位要以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对内部控制规章和条例进行改进。第二,事业单位要增强单位工作人员的内控管理意识和理念,在单位内部对内控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督促其学习和了解内部控制相关知识理论,使其真正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在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事业单位要对自身的组织框架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并根据部门特点和岗位分工对各个部门和岗位应当承担的职责进行明确。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制定清晰明确的奖惩和追责制度,确保单位内各部门工作人员在高效协调配合的同时,形成彼此监督和制约的良性工作关系,使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地开展。
(二)完善内部监管机制
事业单位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时需要完善自身的内部监管机制。而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不仅要对各项目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管,还要对各部门岗位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事业单位要想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就必须以各部门承担的职责为基础,为各部门和各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下文以财务部门为例进行说明[3]。第一,事业单位要构建相互制衡的系统。单位要明确财务会计人员和财务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财务审计岗位科学合理、全面充分地发挥自身所承担的监督职能。第二,事业单位要对各项工作的职责进行明确。审计岗位的人员要对财务和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并及时将审核评估结果通知相关部门或人员,以便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保证相关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第三,事业单位要保证监管人员的监管职责和监管权力。首先,事业单位领导层要做好表率作用,积极配合监管人员的工作,确保其监管职能的发挥;其次,事业单位需要对现行的监察制度进行完善,以便为内控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再次,事业单位要加强各部门和监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工作误差的产生;最后,事业单位要制定与内部控制、内控监管机制相匹配的奖惩制度,并辅之以清晰明确的奖惩措施,以便从侧面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和内控监管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将信息技术引入事业单位管理体系当中已是当前单位发展的主流趋势。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事业单位要根据自上而下的管理原则确定信息沟通的工作机制,以此将单位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工作联动起来,并制定项目落实情况的反馈机制。同时,事业单位还要构建单位自己的数据共享机制,在信息数据审核方面则由事业单位、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管单位共同负责,在保证数据信息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单位内部的信息共享程度[4]。另外,事业单位要加强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并根据实际需要构建相应的部门信息交流平台,以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的实施效果。
(四)加强资产安全控制
事业单位还要加强单位内部资产的管理工作,比如货币资金以及固定资产等内容,要确保各个材料的发放、保管、发货等环节都符合规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做好资产的定期盘点,做到账实一致。对于货币资金,只能够由一些特定人员如出纳员去做好资金管理,对支票等重要的凭证资料要做好审核。对于存货,要由专业的人员来保管,给这些存货制定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由于货币资金是单位业务运行的重要资源,也是风险最高的资产,因此要通过以上管理措施来有效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此外,还要通过对这些货币资金的科学控制,确保单位业务活动的有序推进,实现货币资金的集中管控。
四、结语
本文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为中心,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相关内容、当前单位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当前单位内控建设现状等角度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