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学院模式的班级建设路径与对策——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为例
2021-11-24刘景军
刘景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上海 201620)
近年来,为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企业人才发展需要,落实教育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1],校企合作学院办学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校企合作学院办学模式,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利用学校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实践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资源,将校内教学和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全面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进而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和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作为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新工科教育牵头高校,主动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需要,在全国率先成立的培养城市轨道交通专门人才的校企合作学院,采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以下简称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学院成立之初,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设置了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铁道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培养学生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保障与维护、故障诊断与维修,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系统的研发、工业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营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运输规划、运输组织与调度决策及项目管理,城市轨道交通铁道工程的设计、管理、咨询与工务养护维修等。学院注重校内理论教学与校外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强化培养学生轨道交通运维保障和创新能力。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为例,围绕基于校企合作学院模式下班级建设路径,提出相应的对策与举措,以适应校企合作学院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促进校企融合发展,进而共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轨道交通工程应用和管理人才。
一、高校班级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学校层面:思想价值引领度欠缺
自高校扩招以来,不同生源地区学生受成长环境、教育背景、风俗习惯的影响,以及学生个体的性格癖好、性别差异等因素,大学生表现出思想早熟、个性独立、需求多元等特点。受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世界观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主体思想意识趋于多元化。冲击了主流思想价值观念,学校在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思想价值引领度方面需要加强。
2.班级层面:融合度、向心度欠缺
由于高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学生原有班级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班不同时、同时不同班上课模式较为普遍,学生班集体意识淡化,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弱化。再加上受班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缺乏规范、学生对未来缺少长期职业规划等因素影响,为了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进一步加强班级层面的融合度、向心度建设。
3.学生层面:奉献度、责任度欠缺
由于学生在校生身份,部分学生把自己置身于班集体之外,只专注自身的事,缺乏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比如做志愿者,从初衷上来说是好的,但因为目的不明确,存在盲从、跟风现象,以及对志愿者基本素养知识的缺乏,导致责任心不足和服务效果欠佳。面对上述情况,为顺应企业对未来人才发展的需要,应积极引导学生增强班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需要加强学生奉献度、责任度的建设。
二、校企合作学院办学模式下班级建设路径与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班级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学风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班级作为专业归属下的基层教学组织,在大学辅导员和班导师育人过程中发挥着核心细胞和精细化人才培育的作用。[2]班集体的状态、风貌、活力、融合度、思想引领等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学院整体工作水准,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切实做好思想引领,抓好班级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劳动观,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从学生干部选拔、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学生管理“收”与“放”、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文化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注重校企合作学院模式下班级建设机制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龙头和抓手,以班委会和团支部工作为纽带,以寝室为基元”,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1.学生干部选拔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结合校企办学特色,着重培养和建设一支工作得力、有责任心、有奉献意识和协作精神、有较强执行能力、有序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在开展班级工作时,着重培养学生骨干,积极在实践中引导有能力、有较好群众基础的学生干部,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党团支部、班委会、学生会、社团的平台作用,以团员青年大学习和团支部活动为载体,开展党员创先争优、班风学风、诚信考风建设,开展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寝室、文明寝室、特色团支部建设等。加强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群策群力,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群体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累积经验、茁壮成长。[4]
2.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机制
通过“校院班寝”心理工作四级网络,注重对存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学生的疏导和管理,给他们思想上的关注和生活上的关心。对存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协助其及时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通过开展团建辅导、拓展培训、个别谈心等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巧,及时发现并化解学生中的纠纷和矛盾,做到有效管控风险盲区,消除不良心态,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促使学校正常开展教学及学生正常完成学业。
3.学生管理“收”与“放”
在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注重提高学生人格自强、规定自律、生活自理、逆境自护、成长自爱等多方面的能力。在不违背校院教学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做到严之有度、严之有理、严而有情、严而有效,放而有制、活而有节、治之不乱、收放自如、不走极端。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场所、学习方法、学习路径,以便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和机会,这样学生也更愿意接受和服从教育管理。
4.创新创业机制
通过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建设,发挥“双创”功能,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创新、科技竞赛、科研训练等活动。通过典型培育和榜样引领,不断加强班级学术氛围,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科技大赛、科研训练的兴趣,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促进班级整体稳定,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
5.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机制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和各类公益平台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到一些公益场馆、科技展馆、科技论坛、社会服务站点等从事一些志愿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科技兴趣,提升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6.文化与信息化建设机制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班级积极向上、友爱和谐、互帮互助的文化氛围。通过班级文化机制建设,有利于约束学生言行、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品格、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活力。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注重解决班级之间信息共享不完全、信息不联通、消息传达不及时等问题,设计高效班级管理平台,有利于扁平化推进信息送达,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管理水平,加快学校学生管理智能化进程。
三、校企合作学院办学模式下班级建设对策与举措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从“四个结合”维度入手,以解决学校“思想价值引领度”欠缺、班级“融合度”“向心度”建设欠缺、学生“奉献度”“责任度”欠缺等问题。学院提出了校企合作学院办学模式下班级建设对策与举措,以适应校企合作学院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促进校企融合发展。
1.班级建设要与校院思想价值引领相结合
开展班级工作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对学生干部、寝室长和困难学生群体的分类指导,及时跟踪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班级建设要与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相结合,积极将有入党意愿、成绩优秀、有奉献精神、有较好群众基础的同学发展到党组织中来。积极发挥团学联纽带作用,加强和引导团学联干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贯穿于主题党团日活动中,有效提升学院在班级工作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班级建设要与和谐校园建设相结合
积极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倡导建设和谐寝室、和谐班级、和谐学院、和谐校园。积极弘扬校院文化,用智慧和行动加以实施推进。组织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氛围,促使班级建设进入良性循环。构建互帮、互助、互爱的班级环境,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荣誉感教育和归属感教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给学生搭建各类施展才智的舞台,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参与性,促使班级人人有机会展现个人魅力、才华,提升班级凝聚力。加强对诚实守信、公平公正、遵规守纪、相互尊重等基本价值观的宣传,倡导高尚人格、品德,通过榜样塑造,积极弘扬勤奋上进、拼搏奉献、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3.班级建设要与就业、产学合作教育相结合
作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办校特色之一,“一年三学期五学段”的产学合作教育,在学生培养和实践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年三学期即“理论学期—工作学期—理论学期”的工学交替模式,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社会服务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使之成为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做人做事,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品格、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本领、磨炼了意志,又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的全面协调发展。
4.班级建设要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相结合
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加地铁志愿者、义务支教、大学生自管站等服务活动。在世博会、进博会等大型活动期间,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作为上海交通命脉窗口和城市形象窗口的轨道交通各服务站点,学生在服务城市市民、各国友人的过程中,承担了大量的轨道交通站点安全监控、信息咨询、应急突发事件等服务工作,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持续传承。
四、结语
近年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充分运用校企合作办学优势,依托校企合作学院资源,积极推动落实教育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青年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在实践中立足所学专业优势,通过大学生思政讲师团、企程讲堂、大学生自管线等各类实践项目,实现院企同频联动,使广大学生思想有提高、素质有提升、能力有增强。学院在校企合作学院模式下班级建设与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班级作为专业归属下的基层组织单位,作为大学辅导员和导师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核心和精细化人才培育的作用,培养出更加适合企业和社会欢迎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