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人文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21-11-24梁艺凡
梁艺凡
(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以独特的创作手法、简洁的叙述风格、质朴的表达方式,多视角、多方位、多层面地呈现出早期人类社会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面貌。春秋之后,《诗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神圣经典,对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士人的政治品格、人伦修养、生活情志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诗经》“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对培养大学生重天地情怀、重人生关照、重群体交流和重情绪表达上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下,《诗经》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历久弥新的。
一、《诗经》“爱国”思想与中国精神的弘扬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其中首要的便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鲜明主题。当代大学生担当着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弘扬和践行爱国主义责无旁贷。《诗经》中有许多战争诗,充满战斗豪情和乐观精神。如《秦风•无衣》就是一首秦国的军中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王先谦《诗经集疏》:“王于兴师,于,往也。秦自襄公以来,受平王之命以伐戎。”“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据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分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在这一背景下产生。面对外敌入侵,他们积极响应,齐心备战,统一服装,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表现了秦国人民团结友爱、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昂扬斗志和爱国精神。
《鄘风•载驰》以“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发端,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那个不同寻常的战祸时代。载,语助词,这里可释为“又”。驰,策马急驱之意。一辆马车急驰而来,道路上尘土飞扬,焦灼加鞭的女诗人,就在一片马嘶车鸣声中上场了。她为什么行色匆匆、迫不及待?“归唁卫侯”一句点明了事情的原委。祖国遭受了祸难,在祖国风雨飘摇的危亡时刻,她毅然返卫,吊唁卫君,此举遭到许国君臣的阻挠,许穆夫人在忧愤之际写下了这首诗。“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诗人运用排比句式,四句一顿,铺排而下,将自己内心斗争的结果,山洪暴发般地推涌而出,势不可挡。爱憎对比之下,更把女诗人虽遭许国大夫阻挠却不屈于君命、非返卫不可的决心,表述得斩钉截铁。“控于大邦,谁因谁极”是全诗的主旨,许穆夫人是一个颇有主张的人,她为救国奔走呼号,她的救国之志、爱国之心始终不渝。许穆夫人是一位有识有胆的爱国诗人,这首诗歌哀而不伤,一种英迈壮往之气充溢字里行间,因此有人评价“许穆夫人的行止,固已贻愧须眉,其诗亦迥出流辈之上”。
《卫风•伯兮》是一位女子思念远征丈夫的诗。方玉润《诗经原始》:“始则首如飞蓬,发已乱矣,然犹未至于病也。继则甘心首疾,头已痛矣,而心尚无恙。至于使我心痗,则心更病矣。其忧思之苦何如哉。”全诗采用层递手法,从发已乱到头已痛再到心已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相思之情深入骨髓。但这首诗歌和其他相思诗不同,诗中的妻子是上层社会人物,除了对久战不休的现实有哀怨、对久戍不归的丈夫有刻骨想念外,妻子对于丈夫的孔武有力、身先士卒也是毫不吝啬地赞叹。在古代社会,男人就是女人的全部,丈夫奔赴疆场,生死未卜,也许有去无回,但她明白,个人及小家的命运和国家休戚相关,国家危难当头,男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就显得极其可贵,女人心底的荣光也必是对其的认同和油然而生的敬佩。
当代大学生生活于多元社会中,民族意识的削弱、家国情怀的缺失,导致其爱国主义思想淡化,《诗经》中的爱国诗篇能唤醒大学生的爱国豪情,唤醒其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并将爱国主义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鼓舞其保卫祖国而奋斗、献身,发挥其现实作用。
二、《诗经》“尚德”思想与道德素养的提升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大学时期是个体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深远。《诗经》中含蓄、朴素的政治道德思考初步确立了政治伦理观念、政治伦理目标、政治伦理原则和政治主体伦理规范等,经先秦儒家学者的整理、提取和改进完善,逐步形成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诗经》中的“尚德”思想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婚恋诗是《诗经》的精华所在,这些诗中有的写约会欢聚的快乐,有的写热恋相思的痛苦,有的写遭受迫害的悲愤,有的写无端被弃的怨恨。这悲、乐、苦、怨等是青年男女们追求幸福生活愿望的不同的形式的具体表达。对待爱情“发乎情而止乎于礼”的态度,自尊自爱、不卑不亢的精神,执子之手、永结同好的誓言,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有积极意义。
《周南·关雎》是《诗经》的首篇,是一首贵族青年的恋歌。闻一多在《风诗类钞》中说:“《关雎》,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采荇女子如云,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便产生了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专一的感情,这就是爱情。男子对爱情的渴求来自人类内心深处最自然、最淳朴的呼唤,当雎鸠雌雄和鸣的声音响起时,便勾起了他追求淑女的心绪,于是就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追求。不管是现实中的“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焦急向往之情,还是寄托在想象中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乐幸福之情,诗中主人公的感受十分真挚细腻,同时这两句仿佛也把上昭神明、下告父母的庄严气氛写了出来,把夫妇之间的琴瑟和谐的伦理之情写了出来。这首诗中,诗人的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自然景物与社会风俗相互交映,孔子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道出了此诗的基调。
《郑风·褰裳》是一位女子责备、戏谑情人变心的诗。“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思我,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全诗以富于个性的口语描摹,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如滔滔江水般的倾吐中,女子独立、泼辣、爽朗的性格跃然纸上。“子惠思我,褰裳涉溱。”毛奇龄《毛诗写官记》:“女子曰:子思我,子当褰裳来。嗜山不顾高,嗜桃不顾毛。”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女子的埋怨以自己的真诚付出为前提,以对爱情的忠诚和热烈来衡量。“子不思我,岂无他人?”女主人公并未看轻爱情,重情之人更不会轻易释然,倘若她真的被心上人抛弃,也未必能做到诗中所说的那样随意、旷达。但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这种自信、自强的爱情观,以及纵遭挫折也不颓丧的勇气,却是颇能令溺于情者警醒,而给天下弱女子以鼓舞的。最后一句寓反抗于嘲讽之中,完全是一种优胜者的姿态,因此孙矿《批评诗经》云:“‘狂童之狂也且’,语势拖靡,风度绝胜。”远古的接近自然状态的男欢女爱,同现代建立在个人独立意识基础上的男欢女爱固然有许多不同,但在符合人性的自由选择这一点上,却是没有太大差别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其精神也是现代的。大学生恋爱中也要端正恋爱态度,调整恋爱心态,尊重对方选择,正确看待失恋问题。
先秦儒者在《诗经》中以《关雎》《褰裳》这类的诗歌正例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又辅以《氓》这一反例警示受教育者在情感问题上切勿草率行事,以免失足成恨。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它必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恋爱的大学生,要始终把学习当作首要任务,处理好婚恋矛盾,当然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有独立选择的自由权利,选择即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恪守社会公德,文明相亲相爱,最终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自律。
三、《诗经》“仁爱”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诗经》作为儒家的经典作品,其体现出来的对自然的尊重、对社会集体的奉献、对劳苦大众的悲悯都是符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它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
《诗经》涉及鸟兽草木之名者众多,周人生活于自然之中,也在对自然的体知和观察中观照自我、体验生命,以期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豳风·七月》是一首农事诗,诗中描写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过程和生活情况,表达了农民对收获的向往,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衣食所安、自足和顺的农业精神。崔述说:“读《七月》,如入桃源之中,衣冠古朴,天真烂漫,熙熙乎太古也。”这首淳朴的诗歌,没有精雕细琢,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自然的亲切感。人依附自然,尊重自然,顺应天时来安排农事活动,把握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这既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反映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
春秋时期,《诗经》的主要功用不是文学性的,而是政治性、社会性的。“采诗观风”,进行“温柔敦厚”的诗教,以感化人心,规范德行,维护封建统治制度。虽然有些人对《诗经》的过度解读背离了其本意,但其中反映的关注现实民生的悲悯情怀、高度的集体意识等对现在的大学生都有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魏风·伐檀》以伐木场景起兴,以义正词严的反问句“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有力质问,以辛辣讽刺的口吻作结,既反映了伐木者心中难以平复的愤怒和不平,也彰显着对底层劳动者艰辛生活的同情和怜悯。
《豳风·七月》中农夫“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的呼喊,时时回响在寒冷的北风中,读来令人断肠。《豳风·东山》是一首写征人还乡时在途中思念家乡的诗歌。“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既写出途中跋涉的辛苦,也奠定了全诗悲伤的基调,一路上看到的满目疮痍、破败不堪的景象勾起征人的牵挂和担忧,而想象中妻子洒扫待归又增添了几分心酸。“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含蓄表达了征人悲喜怅惧的心情,以及人们对于征役的憎恶、对和平团聚生活的强烈要求和美好愿望。《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体现了为公奉献的品质,《小雅·鹿鸣》“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显示了和谐的欢聚场面,这都是温文尔雅的礼乐文化对社会和谐的映射。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谐”是儒家文化的目的,而架起二者之间的桥梁则是“行礼”。当代大学生要心怀悲悯之心,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与人为善,改过迁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进而同环境、同他人、同自己达成一个和谐的状态,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结语
大学已经成为当今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激发爱国热情,培育正确的价值判断,肩负道德责任,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在投身崇德向善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在今天独有的历史担当,又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作为时代的中流砥柱,通过《诗经》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培养一种感于天地万物而胸怀万千气象的生命情怀,感受其中的个人、邦国、天下这样深广的文化内涵,在家庭、社会与国家的命运体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