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
2021-11-24计敏
计 敏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劳动观,使其形成正确的劳动认识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但是由于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导致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网络依赖性增强,实践能力变弱,这些都无不在消解着“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这一基本价值观。因此,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找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定位、审视大学生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不仅对大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态度和社会结构,劳动方式、劳动形态、劳动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思维开阔、习惯于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依赖,使得大学生劳动形态由单一走向多元,劳动方式智能化,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也在弱化,诸多变化对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1.正确劳动价值观培养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不仅被看作满足自然和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手段,是创造一切价值的动力和源泉。劳动观是人们对劳动的基本认识、观点和态度,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新的劳动方式出现,劳动直接创造财富的价值观逐渐弱化。导致部分学生对劳动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产生怀疑。因此,立足于人工智能时代,培养大学生正确劳动认知和劳动态度是重要的价值选择。第二,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1]大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小到个人的幸福生活都需要劳动实践的支撑,劳动价值观决定了劳动实践,因此我们更需要重视劳动价值观培育。
2.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点内容
伴随着云计算、虚拟现实、机器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部分就业岗位被机器所替代,新兴科技极大地提高着社会生产力,这些变化重新定位了对大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要求。首先,对于劳动能力的培育永不过时,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正如马克思强调,“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2]。其次,人工智能背景下,智能技术可以胜任更多的工作,人类劳动力被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机。人类需要更新知识结构,才能在差异化和个性化领域进行创造性劳动。这就要求劳动教育把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作为重点。最后,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进一步增加了对创新性劳动者的需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突出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亟待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出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强国。
3.多元劳动实践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落脚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劳动实践的锻炼才能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伴随着劳动智能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应协同大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多个主体构建新的实践机制。一方面,大学生自觉学习人工智能方面的理论知识,使用和维护智能机器设备,在劳动体验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高校开设人工智能实践课程,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开展人机协同劳动、创造性劳动,促进劳动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出台了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劳动教育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就目前来说,人工智能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信息处理技术,在多个领域都能发挥其强大的功能,由此带来的是,大学生劳动教育逐渐被淡化 。对此,我们必须客观的分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探寻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1.大学生劳动教育地位有待落实
新时代,党和国家进一步强调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和方针,劳动教育被放置于与德智体美并重的位置,但在高校实际实施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重智育,轻劳育”的现象,大学生劳动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地位有待落实。当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将劳动教育纳入日常的教学计划中,大学生劳动教育往往被窄化为简单的社会实践,隐蔽在德智体美教育中,劳动教育重要地位得不到落实,难以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作用。另一方面伴随着互联网和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带动了许多新兴职业和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如电商、网络视频直播、软件开发、大数据处理等,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大学生错误的劳动观念,例如“劳动已经过时”“机器完全可以代替人的劳动”等,这些不健康的劳动观念直接影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效果。
2.大学生劳动教育目的功利化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3]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我们可以明确认识到大学生必须通过劳动创造自我价值,实现社会价值,进一步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劳动的出发点即劳动目的这一起点上就存在着功利性偏向,部分教师和学生只关注劳动教育的任务是否完成,忽视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消解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例如,部分学生认为上大学只是将来方便就业,而不重视在思维训练、人格完善、智慧增长等各方面的提升。这些现象从侧面映射出,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目的存在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扭曲了劳动教育的本质。因此,人工智能背景下,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重申劳动教育的价值,对于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3.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碎片化
人工智能背景下,多元的劳动工具、劳动形态、劳动方式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内容,随之带来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碎片化,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不可规避的一个现实问题。首先,随着AI技术运用于大学生劳动教育,创新教育、闲暇教育、消费教育等不断被纳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4],新旧劳动教育内容如何有效整合,是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必须审慎思考的一个问题。其次,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大学生劳动教育,引发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在此背景下,对教师掌握智能技术的能力、教学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鞭策教师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给劳动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最后,人工智能背景下,远程教育技术和VR技术将广泛贯穿于劳动教育过程,大学生与智能机器打交道的频率上升。然而,智能机器缺乏与人深层感情沟通交流,导致其手段机械化。由此看来,智能技术运用于大学生劳动教育过程,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劳动教育内容碎片化的挑战。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国务院在2017年7月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将智能教育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实施,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过程应用。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应当利用智能技术助力劳动教育融入课堂、丰富劳动教育内容、优化劳动教育介体、创新劳动教育实践,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大学生重新认识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1.人工智能助力劳动教育融入课堂
高校是大学生受教育的主要阵地,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劳动教育既是德智体美劳融合中的关键部分,也是推进“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5]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校这个主阵地,以人工智能优势带动劳动教育融入课堂。首先,将智能技术知识引入到课堂。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科建设需求,邀请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学生上课,为学生讲解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知识,实现学生知识的转型与升级。其次,创建人工智能学科,加强人工智能学科与伦理学、社会学、哲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最后,开设人工智能实践课程。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课堂,践行教育知行合一的原则,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动手操作,近距离地感受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劳动力量,增强学生的劳动热情,强化劳动情感,锻炼劳动技能,彰显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2.人工智能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劳动理论教育、劳动情感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三者一体构成了我国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人工智能背景下,智能化机器代替了许多传统的就业岗位,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的冲击,使得社会提高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倒逼人们开始思考: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需要如何调整,才能适应智能时代技术变革的需求。第一,培养创造性劳动能力。当前人工智能仍然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只能进行简单重复性的工作,缺乏创新性解决问题的劳动能力。这就给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提出新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和学习能力,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第二,培养深厚的劳动情感。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能的模拟、延伸和拓展,但是归根到底来说,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种机器,难以做到与用户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互动。然而,大学生情感态度复杂,人工智能在劳动情感方面存在的不足,影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教育,需要给大学生教授劳动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深厚的劳动情感,为大学将来适应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人工智能优化劳动教育介体
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三者一体构成了劳动教育的主要要素,人工智能作为教育介体进入劳动教育过程,可以利用算法、知识处理系统、机器学习技术改变传统的劳动教育过程,进而对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一,教育者重新定位角色,把握劳动教育的方向。一是人工智能优化了劳动教育的方式、内容、实践形式,给教育者腾出更多的时间思考劳动教育的方向、思维和价值等宏观问题。二是要求教育者提升自身驾驭人工智能的能力,利用智能技术综合处理大量数据,通过数据来引领教学,提高劳动教育的效率。教育者也可以通过AI技术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其二,教育对象自我调整,适应劳动教育的新变化。一是教育对象要转变学习方式和学习思维,适应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和虚拟化的劳动实践方式,主动获取所需劳动教育内容,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二是教育对象借助人工智能相关自测平台,评估自身学习效果,为教育对象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依据,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4.人工智能创新劳动教育实践
“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发展,拓宽了知识的获取途径,但是知行转化不是自发完成的,需要依靠劳动实践不断充实,劳动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劳动素养的主要途径。将人工智能引入大学生劳动实践,将实践的场所虚拟化、情景化,实现劳动理论学习与劳动实践方式的有机统一,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深层次推进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第一,建立“云教学”模式,促使大学生全面认识劳动教育。邀请优秀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工作者,采用远程教育的方式,为广大大学生讲述自己岗位上的生产劳动实践故事,激发大学生的生产劳动热情。第二,设置虚拟劳动实践场所,拓宽大学生劳动实践空间。根据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目标的需要,根据虚拟现实技术(VR)设置集听觉、视觉、触觉、嗅觉于一体的劳动实践场所,大学生一方面通过虚拟劳动实践活动锻炼劳动技能,另一方面从不同的视角学习了劳动知识,这一过程为劳动教育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体现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新方式。
四、结语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人工智能在便捷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冲击着劳动创造财富的基本价值观。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助力劳动教育融入课堂、人工智能丰富劳动教育内容、人工智能优化劳动教育介体、人工智能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来深化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因此,人工智能助力劳动教育已经发展为为不可逆转时代命题,探究借助智能技术的显著优势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