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惯习理论视角探讨莱尔的译者主体性——以《端午节》的英译为例
2021-11-24李芳平
李芳平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600)
鲁迅文学英译活动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陆续开展,涌出了许多优秀译作,其中威廉•莱尔(William A.Lyell)的英译作品《鲁迅的<狂人日记>及其他小说》就深受读者喜爱。《今日世界文学》称莱尔的译本“准确而怡人”。[1]Kowallis[2]也给予莱尔译本高度的评价,认为莱尔既追求词汇意义正确,又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深入刻画原文中所创造的人物形象,竭力追求准确再现鲁迅文学作品风格中辛辣的智慧。莱尔译本自1990年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来,受到诸多翻译研究者关注,多数学者将杨宪益译本、蓝诗玲译本和莱尔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如王树槐[3]采用文体学批评和译者翻译观描写相结合的模式比较三个译本的文体差异;付晓朦、王树槐[4]从文体视角切入,分别在四个方面具体探讨小说中的隐喻翻译;严苡丹、韩宁[5]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考察译者的翻译风格和策略等。还有的学者从翻译目的[6]、操控改写理论[7]及伦理观[8]等角度对莱尔译本进行深入研究。这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分析莱尔译本,丰富了翻译研究,但他们大多着重于从微观层面解读译文,从具体词汇和句子层面来分析莱尔所使用的翻译策略,较少关注译者主体,分析莱尔在社会互动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惯习对他自身做出各种翻译选择的影响。翻译是社会中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译者是在社会中成长的主体,带有社会的烙印,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译者的翻译行为,可以丰富翻译研究的维度”[9]31。其中,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的惯习理论可以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本文以莱尔英译的《端午节》为例,借助布迪厄的“惯习”理论来分析译者惯习与翻译行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凸显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一、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布迪厄[10]在其社会学理论中提出:实践={(场域)+(资本)(惯习)}。由此可见,惯习是影响实践的关键因素之一。所谓惯习,就是指“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的系统,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可以转换,它来自社会制度,又寄居在身体之中(或者说生物性的个体里)”[11]171。惯习是一种“被结构化的结构”[12],即指惯习是行动者在社会化过程中,把客观的社会结构内在化,建构成能被人们认识和感知的思维方式。同时,惯习又能外化成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有规律的行为,能动地建构新的社会结构。译者是翻译实践活动的行为主体,在家庭教育、风尚习染、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等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发挥作用时会表现出惯性,从而对译者外在品味及行为产生相对持续的影响。但译者是独立的个体,对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会做出能动地认知,“认知”的过程赋予了译者更多的自主性,故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可有效地研究译者主体性。译者惯习决定了其翻译方向,为其翻译行为提供动力支持,让他能够灵活地发挥译者主体性,从而充分凸显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从20世纪末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与翻译研究结合,从宏观角度探索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选择的社会因素。1998年,西米奥尼率先借助布迪厄提出的“惯习”概念来探讨作为社会活动的翻译现象及译者行为。[13]此后,许多学者利用“惯习”进行了不同文化语境、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证研究。例如:瑞恩·梅拉尓茨[14]通过观察得出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可以有效阐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维持或变更翻译规范所发挥的作用。在国内,邢杰[15]10-16研究惯习理论对描述翻译学的作用;任文、徐寒[16]运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场域、惯习和资本分析口译中权力关系和意义构建;王洪涛、王海珠[17]探讨译者惯习对翻译活动的具体影响等,学者们利用惯习理论进行翻译研究,在不同方面彰显了译者惯习在翻译活动中的影响。
因此,既能被塑造又具有塑造力的惯习特点,同样可在美国汉学家威廉·莱尔的“社会轨迹(social trajectory)”[18]及其翻译活动中窥见,据此也能深入分析研究莱尔的译者主体性如何在自身惯习影响下发挥作用,让其英译作品广受读者喜爱。
二、美国汉学家威廉•莱尔译者惯习的形成
威廉·莱尔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之一,1930年6月29日在新泽西州拉卫出生。毕业之际,朝鲜战争爆发,莱尔被派到耶鲁大学学汉语,接受专业的中文教育,并逐渐喜欢研读鲁迅的作品。1967通过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译作品《鲁迅小说集》,初步形成他的中文惯习及热爱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惯习。随后被派到朝鲜战场当翻译,这极大地提升了莱尔的汉语水平,为其后来译介中国文学作品积累了充足的文化资本。退伍后,莱尔在芝加哥大学攻读中国学博士,读博期间依然热衷于研究鲁迅文学,并完成博士毕业论文《鲁迅短篇小说的戏剧性》,这是他的中文惯习、喜爱中国文学和研习中国文学的惯习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从1972年开始,他就在斯坦福大学的亚洲语文系任教,教授中国文学、东亚文明、中国语言方面的课,教师的职业促使他非常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反馈,为他形成注重读者接受度的译者惯习奠定了基础。莱尔先后英译了张恨水、老舍、鲁迅等作家的作品,不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扩充自己的文化资本,加固了自己的中文惯习。莱尔颇为喜爱鲁迅文学,从1967年就着手翻译鲁迅小说,先后陆续出版了鲁迅的25篇短篇小说英译作品,还撰写了关于鲁迅的研究著作《鲁迅的现实观》《鲁迅及其遗产》和《鲁迅的读者》。正是在这些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莱尔形成了深爱中国文学及熟悉中国文化的学者惯习,进而形成了其热衷于选择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译者惯习。
另外,莱尔是地道的美国人,精通母语又学识渊博,熟悉美国社会文化环境,更了解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审美习惯和阅读期待,这为他用地道的英语进行翻译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本,促使其形成译文充分考虑读者接受能力的译者惯习。翻译实践过程充满选择,莱尔的这些惯习必然会影响和指导他在翻译实践中逐一做出抉择,构建自身译者主体性。
三、惯习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体现
惯习是译者早期的生活教育经历和各种文化熏陶经过长期积淀后不断内化于心,“深刻地扎根于译者性情倾向系统中,作为一种技艺存在的生成性能力”[11]165。译者惯习会在潜意识里影响和指导译者主体在翻译实践活动中的种种选择,推动其做出自认为最合理的翻译选择,进而表现其译者主体性。因此译者惯习给译者的“翻译选择提供了动力支撑,使他能够有的放矢地充分发挥他的主体性”[9]32。译者惯习主要表征在选择翻译文本、翻译思想及翻译策略上。[15]13
(一)译者主体性彰显于翻译选材
莱尔选择翻译鲁迅文学作品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对原作者及原作的象征资本的识别,长期阅读并研究鲁迅小说的惯习所驱使及夏威夷大学出版社的信任和支持。
“鲁迅是现代中国的经典作家”[19],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其作品的文学及文化底蕴深厚,他的短篇小说因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节和主旨而引人入胜,也是语言运用的典范,是研究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必读之作。正是因为莱尔清晰地认识到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作品所具有的象征资本,所以他才会选择翻译鲁迅作品以期能够增加自己的象征资本。此外,莱尔在耶鲁大学学习汉语时所逐步形成的喜欢研读鲁迅文学的学者惯习促使其选择翻译鲁迅文学作品,并出版了英译作品《鲁迅小说集》。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莱尔进一步深入研究鲁迅及其作品,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鲁迅短篇小说的戏剧性》,同时,他也在其著作《鲁迅的现实观》中给予鲁迅非常高的评价,称赞鲁迅为“故事的建筑师,语言的巧匠”[20]263,这都是他喜爱鲁迅文学、喜爱研究鲁迅文学的译者惯习推动下的主动诉求。正如学者骆萍[21]指出,译者惯习会“指挥和调动译者的翻译方向”,莱尔自身喜爱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译者惯习,促使其有意识地选择了英译鲁迅文学作品。
(二)译者主体性彰显于翻译思想
翻译思想是译者文化惯习的外化结果。莱尔在其英译作品《鲁迅的<狂人日记>及其他小说》开篇就明确地阐释了他的翻译思想:首先,要尽量还原鲁迅风格,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确保译入语读者能够获取与源语读者基本一致的阅读体验;其次,努力为译作争取到尽可能多的读者,进一步扩大读者群。[22]xlii这种翻译思想也体现在了莱尔所撰写的鲁迅研究专著中;莱尔在1976年出版的著作《鲁迅的现实观》,序言中称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给普通读者,是为了让读者们一起“共享财富”[20]ix。可是鲁迅文学底蕴深厚,风格独树一帜,要做到忠实地传达鲁迅作品的思想,再现文章风格绝非易事。在以奈达和卡德为代表的交际学派看来,翻译活动必须考虑源语文本的交际目的、译语的文体形式及读者的解码能力,才能达到翻译等值,再现原文风格。而莱尔多年积累的注重读者接受度的专业学者惯习促使他秉持这种翻译思想,以目标语读者为导向,全面考虑译者的接受能力,采取多种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实践,以照顾到不熟悉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目的语读者。与此同时,基于对鲁迅的喜爱、敬重之情,以及长期研究鲁迅文学作品的译者惯习,莱尔十分重视译文的忠实度,认为译者应该提供充足的文献资料来确保读者对原作的理解与译者所得到的理解一致。由此可见,这些翻译思想正是莱尔多年喜爱并研究鲁迅文学作品的专业学者惯习影响下译者主体性的显现。
(三)译者主体性彰显于翻译策略
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其翻译思想的具体化表现,也是受到自身脑海深处特定的思想机制支配,根据文本类型、自身文化素养、意识形态和读者感受等方面做出的具体选择,这是译者主体性介入的体现。莱尔喜欢中国文学、热衷研究中国文学作品的译者惯习,以及注重读者接受能力的专业学者惯习,促使他本着沟通源语与译语两种文化的原则,极力避免单纯地使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而是充分考虑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以一个整体性的眼光去审视和选择夸张化、斜体化、厚译等合适的翻译策略,让译文更加迎合读者的用语习惯、文字偏好和审美品位。下面以《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为例,分析莱尔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1.巧用夸张化策略
莱尔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大胆地改革创新,创造性地使用夸张化的译法,使用地道且常见的表达来翻译,或是通过自己的理解阐释性翻译,努力再现原文风貌,以期让目的语读者大体上获得与原文读者一致的阅读体验。莱尔所采用的夸张译法主要体现在全文的词语表达上,多使用美式英语中地道且常见的俗语,故而译文字数偏多,篇幅较长。例如:
(1)思想言论举动丰采都没有什么大区别……[23]363
When a modern student becomes a modern official,you won't see any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him and any other official:he'll think the same things,he'll say the same things,and he'll do the same things.He'll even carry himself in the same way.[22]174
(2)而且他是不敢见手握经济之权的人物,这种人待到失了权势之后,捧着一本《大乘起信论》讲佛学的时候,固然也很是“蔼然可亲”的了……[23]370
Furthermore,he had a positive dread of having to go see people in positions of financial power.Granted,when such men fell from their lofty perches and were piously padding about in Buddhist serenity with copies of the Mahayana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ir hands,they would of course be full of gentle,meek,and mild……[22]178
在例(1)中,莱尔采用了阐释性翻译的方式,使原文中只有16个汉字的句子,翻译成篇幅较长两个句子。这是因为鲁迅文学作品中文言文与白话文交杂,且中文又是意合语言,英文是形合语言,直接根据原文简洁地翻译,恐怕会让目的语读者不知因此然,所以莱尔根据上下文,理顺前后逻辑,结合自己的理解,补充足够的信息翻译成地道的英语。而在例(2)我们也看到,莱尔将“不敢”翻译为“had a positive dread of having to”,将“蔼然可亲”翻译为“full of gentle,meek,and mild”等美国地道、生动且常用的表达,同时联系上下文,增译了“You could tell what they were thinking”,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由此可见,莱尔在翻译实践中较多地考虑了译语读者的感受,巧用夸张化译法用喜闻乐见的语言再现鲁迅文学中那种辛辣讽刺的意味,便于读者体会,因此莱尔译本可读性更强且读者喜爱度高。莱尔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文本注入个人理解的做法,正是其译者主体性介入的结果,这也都是莱尔关照目的语读者接受能力的译者惯习外显。
2.斜体化策略
莱尔注重再现原文的要旨及风格,为了贴近原文形式,他将某些译文用斜体形式表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原文中引用的文言文,这类文言文在原文中便加了双引号来突出,莱尔为了关照那些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用斜体的形式来凸显这些经典的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文体差异,高度还原了原文文体。例如:“无是非之心(one who loses sight of what is wrong and what is right)”等;第二种是原文中一些专有名词、专有事物,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名词的翻译,例如:“衙门(yamen)”“莲花白(White Lotus)”“《大乘起信论》(Awakening of Faith)”等;第三种是将文中一些普通的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代词、连词及词组等斜体化处理,达到强化语调或凸显讽刺意味的翻译效果。例如:
(3)当是时,便是廉吏清官们也渐以为薪之不可不索……[23]368
At this point,even their eminences the honest and incorruptible officials of the realm gradually began to feel that it might be a good idea for them to press for their back pay too...22]177
在以上例句中,莱尔将“廉吏清官”用斜体形式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及思考,从而有利于读者领悟语义里蕴含的讽刺意味,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阅读体验。莱尔在翻译实践中注重再现原文风格、考虑原文作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审美习惯和认知水平,正折射出莱尔关照译入语读者阅读体验的学者惯习。
3.厚译策略
莱尔深谙中国文化的专业学者惯习,以及注重读者接受度的译者惯习,驱使其利用自身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储备,采用厚译策略,即通过添加注解、脚注等方式来详细介绍原作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帮助普通读者扩大中文知识储备、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以便他们理解鲁迅文学中的深刻寓意,尽可能地达到扩大读者群的目标。例如:
(4)The Festival itself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around June) and roughly corresponds to the summer solstice.The important customs associated with this celebration are throwing ricecakes into the river to feed the soul of the fourth-century B.C.patriot and poet Qu Yuan (the festival is also known as Poets'Day);competing in dragon-boat races on the river;and (most importantly for the present story) repaying debts.[22]173
该例来源于正文下对标题《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的脚注,这段脚注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历史来源及原始意义呈现给目的语读者,增加读者的中国文化知识。当读者对端午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之后,便会对正文产生阅读兴趣,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综上可见,莱尔细致地研究了鲁迅文学中的文化信息,其多年研究鲁迅文学作品的惯习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故得以为普通读者提供丰富的注释。中西方文化差异大,莱尔利用厚译策略尽可能地帮助目的语读者克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困难,这一切都是莱尔关照目的语读者接受度和阅读体验的译者惯习所投射出的译者主体性。
四、结语
本文基于布迪厄提出的“既被塑造又具有塑造力的”惯习理论讨论莱尔受自身喜爱并深谙中国文化的专业学者惯习、关照读者的译者惯习和自身的认知能力的影响,在翻译文本、翻译思想、翻译策略等选择上所折射出的译者主体性。这样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让我们得以看到莱尔译本的读者喜爱度高,得益于其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被塑造而形成的独特惯习,以及自身认知能力带来的创造性发挥。因此,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该适当地发挥自主性,主动关注译入语国家读者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期待,在保证原文信息传达准确的同时,根据具体的情形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翻译技巧、方法与策略,增加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可读性、可接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