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绿色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2021-11-24袁晓瑭

经营者 2021年18期
关键词:经济学人口绿色

袁晓瑭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云南 昆明 651700)

一、引言

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并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经济活动作为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必然会依赖生态环境,同时又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日益显现。最开始,生态问题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逐渐认识到生态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人们开始思考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求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路径,协调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以期同时实现经济和生态的良好发展。

二、绿色经济的科学内涵

绿色经济,是指以维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有益人类健康的一种追求平衡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体系庞大、内涵丰富,涉及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绿色政策、绿色合作等多个方面。

(一)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绿色产业是指直接为环境再生产提供服务,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产业。广义的绿色产业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指不直接为环境再生产提供服务,但仍然是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下的双前提下,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产业;第二类是指直接为环境再生产提供服务,但仅仅是在资源利用最大化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单前提下,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产业。

(二)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不仅质量达标,而且在生产、消费及处理的过程中满足环保要求,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势,同时有益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产品。目前,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大型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本国的环境标志制度,积极推广绿色产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购买绿色产品,尤其是在挑选食品、保健品、服装、装修材料等直接食用或直接接触的产品时,更加关注其是否满足绿色产品的标准。

(三)绿色企业

绿色企业是指应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实施环境管理、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典型的经济正外部性,即一家企业享受到其他企业付出时间、人力、资金等成本而取得的环境改善的成果,而该企业却没有支付任何费用。相对应的,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具有典型的经济负外部性,即一家企业破坏环境使得其他企业遭受损失,而该企业却没有支付任何赔偿。政府可以采用一定的经济手段(如环保设备税收优惠政策、碳排放交易等)来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达到激励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约束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指引传统企业向绿色企业转型的目的。

(四)绿色政策和绿色合作

绿色政策是指鼓励绿色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国贸、产业政策。绿色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有力支持,绿色政策可以从宏观层面指引经济主体开展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经济行为。绿色政策的本质就是给予企业主动实行资源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环境保护率的经济动因。

此外,世界各国之间的跨国贸易和跨国投资发展持续推进,跨境环境污染、跨境废物转移、跨境濒危生物买卖以及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也随之显现。各国政府应当积极开展绿色合作,针对以上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机制。

三、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属于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生态经济学、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一)人口、资源、环境的内生性

传统经济学将人口、资源和环境作为外生变量,并未探讨人口、资源和环境会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对经济产生影响。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将人口、资源和环境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经济系统中,探究人口、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的影响结果与影响路径。

需要注意的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不仅将人口、资源和环境作为内生变量引入国内经济系统之中,以探究人口、资源和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结果与影响路径,也将人口、资源和环境作为内生变量引入国际经济系统中,探究人口、资源和环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结果与影响路径。

(二)人口、资源、环境的系统性

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出现以前,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往往是分别研究、分别治理的。然而,由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本身存在密切的联系,譬如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引起资源消耗的增长,而资源的枯竭必然会引发生态失衡。单独研究其一,忽略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往往只能得出表面结论而非深层原因。

鉴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系统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应运而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并不是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简单相加,分别讨论人口、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的影响,而是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纳入一个系统中,探究四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生态人”假设

传统经济学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之上,即每个理性人在决策时,追求的是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环保作为典型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虽然政府可以通过环境资源税、节能产品补贴等经济调节手段减少经济外部性,但由于交易成本偏高、权属难以界定等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外部成本难以内部化的问题。

由此可见,“经济人”假设并不是最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整个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依据。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中,“生态人”假设是最为合适的,即每个理性人在决策时,追求的是整个系统利益最大化,即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之和最大化。当绿色经济逐步成为世界经济主题,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人类发展共识,“生态人”的观念和意识愈加深入经济社会生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将随之提高。

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对绿色经济的重要启示

(一)更新绿色理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可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一种发展模式。之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健康的发展观,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吸纳。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应当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应当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优化人口规模、结构和素质,保护资源和环境,关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绿色经济理念不断充实丰富、深入人心。

(二)实施绿色核算

如前所述,生态与经济之间存在复杂且紧密的联系,生态环境为经济活动提供物质投入,而经济活动又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国民经济核算系统方面,有必要设立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综合核算体系,即同时设立经济和环境账户体系,有利于发现生态压力点,进而寻求降低生态压力的方法和路径。

我国当前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系统缺乏对生态环境成本(自然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的核算,为了更好地为资源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应当加快创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 核算机制。随着绿色GDP核算机制的建立健全,可以愈加精准地衡量和估计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变动状况,进而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三)培育绿色产业和绿色企业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将消耗人们体力和智力劳动、自然资源的经济再生产部门涉及的产业定义为顺向产业,将恢复人们体力和智力、生态环境的经济再生产部门涉及的产业定义为逆向产业。国民经济体系中同时拥有顺向产业和逆向产业,方具备实现经济系统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提出,除传统经济学包含的各类经济再生产部门以外,还应将环境再生产部门纳入国民经济部门。政府可以考虑利用绿色信贷、绿色政策等经济手段发展绿色产业,支持绿色企业。

第一,推广绿色信贷。一方面,绿色信贷通过“资金流入→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基本传导机制,对绿色经济增长发挥着显著的积极作用。政府应当联合金融机构,继续大力推广绿色信贷,进而推动绿色技术升级,最终实现绿色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绿色信贷通过调控信贷流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即通过缩小“两高一剩”行业信贷规模以抑制“两高一剩”产业发展,同时通过扩大绿色信贷规模以鼓励绿色产业发展。此外,绿色信贷内部也应“厚此薄彼”,可以最新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为依据,将绿色信贷主要投放至新能源等高科技含量的绿色产业以及绿色技术创新项目,防范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风险,支持企业绿色技术项目开发,促使产业结构逐步朝着绿色、高端方向发展。

第二,实行绿色政策。如前所述,绿色政策是指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财税金融政策。典型的绿色政策,如环境资源税、环保产品政府补贴、碳排放交易等,都是通过纠正绿色经济行为的外部经济性,鼓励企业实施绿色经济活动,如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制造无毒无害产品等。

第三,推动绿色创新。从微观角度出发,绿色创新是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在动力,具体推动路径包括绿色技术创新(如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工艺创新等),绿色制度创新,绿色文化创新,绿色价值创新。从中观层面出发,推动绿色产业创新是促进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根本路径。所谓绿色产业创新,是指将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包含在一个系统,对绿色产业进行总体布局和规划,以实现绿色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产业创新路径主要是通过产品功能、工艺流程、组织链条等一系列的低碳化转型升级,促进整个产业链低碳化转型升级,进而推动整个产业体系的低碳化转型升级。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激增、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显现。人类开始思索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逐渐认识到应当共同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才能维系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好循环与平衡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绿色经济应运而生。绿色经济是指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一种经济体系,其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绿色政策与绿色合作等。绿色经济理念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有密切联系,可以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中得到启示。首先,应当从思维观念入手,大力普及绿色理念,促使微观经济主体更加了解政策意图、紧跟发展方向。其次,应当从核算方法入手,实行绿色核算,即采用经济与环境综合核算方法,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最后,应当从产业和企业入手,通过绿色信贷、绿色政策等经济方式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和绿色企业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学人口绿色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首届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在京举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
再造绿色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