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档案的整理与归档新探
2021-11-24胶州市医疗保障局王秀葵
文/胶州市医疗保障局 王秀葵
按照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机关档案管理规定》文件要求,通过规范档案管理,保证机关档案工作科学开展,为各项业务发展提供指导。但就目前来看,机关档案在整理和归档环节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存在各种不规范现象,无法满足档案管理要求。因此还要加强机关档案整理与归档方法研究,从而推动机关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一、机关档案的整理与归档问题
能否做好机关档案的整理与归档工作,直接关系到档案能否得到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机关档案为部门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具有保存价值的记录,属于零散文件,包含多个门类,并且内容、形式丰富,给档案整理和归档带来了一定困难。结合机关工作实践可知,档案属于多载体、多门类集合体,需要满足不同的管理需求,未能合理进行档案类型划分,将导致形成的档案文件构成体系差异不明,导致档案后期管理难度增加。而编号不合理、目录联系难建立等问题的发生,将给档案开发利用带来阻碍。机关档案中涉及政策性、法规性资料,要求人员能够依法将档案纳入管理范畴,及时整理和归档。但未能准确界定归档范围,造成档案材料不齐全,将给档案使用带来问题。现阶段,机关档案管理重心放在前期规划和部署方面,未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当成是关键任务,并且出现了重档案文件办理、轻档案办理的情况,并未提出明确的档案整理和归档操作细则,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
二、机关档案的整理与归档策略
(一)做好档案分类。档案的整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类标准。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还应完成分类方案的编制。按照国家和行业档案标准确立分类原则,结合单位职能职责和工作流程对全部档案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类目的档案编号格式及说明。以医疗保障局全宗为例,需要划分为医保文书、医保业务、医保会计、稽核监管、医保电子类、医保音像、医保实物等几大类。多数档案可以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确定档号格式,无相关标准的可以参照地方标准和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为后续档案整理、保管和利用提供便利。将编制的档案分类方案报备同级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经过同意备案后可以进行档案整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类过程中,除了按国家和主管部门规定进行专业档案设置外,还要对专门领域、具有一定规模和能保持工作常态的文件材料进行类别设置,如疫情防控档案、社会救助档案等。从档案整理角度来看,在一级门类下还要完成二级门类的设定,如医保业务档案下属需设置综合业务、参保单位人员、基金征缴、医保个人账户管理、医药定点单位管理、医疗费用审核结算等多个门类。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可以在二级门类下完成三级类设定。根据类别差异进行档案文件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够为单位管理决策制定提供翔实资料依据,使档案资料得到高效利用。
(二)加强编号管理。档案编号相当于档案的“身份证”,在档案整理和归档期间将发挥重要作用。按照国家规定档号应反映档案来源、门类等属性,具有与固定卷(件)文件相对应的唯一性。而各机关单位的综合档案拥有全宗号,能够表明来源出处。结合医疗保障局档案文件门类情况可知,包含文书、图片、会计等多种类型,拥有多种载体形式,还要采取适合的编号方法。如文书通常按照件号形式存储,图片则按照册(组)等形式保存,拥有各自的编号,确保各门类档案根据整理方法确定档号,使属性得到准确反映。其中,文书主要产生于行政管理事务活动,属于常见档案类型,可以按照全宗号+WS年度+保管期限+机构代码+件号顺序进行档号编制。其中,WS指的是档案隶属文书这一门类,保管期限可以利用字母+数字方式进行编码,如30年就是D30,如果为永久保存可以直接标注为Y。利用数字对机构进行标识,可以通过建立代码对照表确认对应编号。在图片档案整理过程中,可以按照全宗号+ZP年度+保管期限+册(组)号+张号的方式进行档号编写。在会计档案整理时,考虑到档案形式丰富,还要结合具体类别进行二级门类代码编写,如会计账簿代码为ZB等。这类档案通常以卷为单位,可以按照全宗号+KU二级代码年度-案卷号方式整理。
(三)合理编制目录。根据档案编号可以确认档案来源、创建先后顺序等,但是想要进一步掌握档案间的联系,还要完成目录合理编制,从而为后续档案查找提供便利。伴随着机关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还要确保编制的目录能够同时满足人工查找和计算机检索需要,与著录、元数据等保持对应关系。因此在梳理对各类件、卷资料时,还要结合历史联系、形成规律等对相同门类档案进行融合管理,确保对应目录能够保持相对统一。比如以卷为单位进行档案整理时,还要依次完成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的编制,在后者添加案卷属性,共同构成文件目录。按照序号、聚合层次、文号等项目,可以使案卷文件目录和归档目录得到结合,完成目录数据库的建设。为保证目录数据库能够加强与电子档案元数据库的联系,在机关电子档案管理方面还要采用统一档号命名和整理档案资源,完成唯一标识符设定,确保档案能够顺利转换和共享。在元数据库建立阶段,还要根据实体元数据对确认档案结构、数字签名等,并采取关系数据库结构保持与目录数据库的实时关联,使档案文件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得到增强。利用目录对档案联系进行揭示,能够使整理得到的档案成为有机体系。
(四)把握归档范围。在档案归档过程中,为保证各类文件材料齐全,还要明确归档范围。从文书材料归档角度来看,应确保反映机关活动材料全部得到整理,包含反映机关非主要职能的活动材料,如工会、团委等产生的活动资料。针对非“红头”文件,同样应及时归档,包含调研报告、重要统计报表等,这可以使机关工作得到客观、真实反映。在机关职能发生变化时,还应对文件材料归档范围进行及时调整。在机构改革背景下,针对撤销、合并的处室,需对归档范围重新界定。整理会计、照片等门类档案,除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归档,还要对确认电子档案资料归档范围。结合机关工作实践可知,有关部门计划、预算等档案容易被忽视,实际还应加强归档管理。针对跨部门形成的档案资料,如医保业务档案涉及医药管理、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还要按照专业档案对归档范围进行统一确认,树立统一管理标准,确保各部门通过相互监督和约束保证档案得到及时收集、流转和接受,继而达到归档要求。医疗保障局档案资料具有一定特殊性,相比较而言,照片、影像等档案数据量较大,在归档时还要加强电子文件及元数据归档管理。在实践工作中,还要结合国家有关规定完成电子文件元数据管理方案的编制,确保相关数据资料得到及时收集和归档。
(五)规范归档程序。结合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要求,还要规范归档程序,树立明确制度流程使各个环节的档案管理工作得以规范开展。首先,确认归档时间,除拥有特殊要求的档案,均要在第二年6月底前完成归档业务。而针对采用自动化手段建立的档案资料,还要做到办理的同时即刻归档。其次,针对不同类别档案,需要建立明确的归档流程,编制说明性文件,提出档案整理的操作标准。结合档案类型和管理要求,需要使建立的流程拥有不同侧重点,从而加强归档过程的操作指导,确保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档案编制要求,为管理标准的落实提供保障。再者,在档案交接时还应按照要求清点核对。根据程序规定,应参照目录对档案进行一一核对,并履行登记手续完成归档过程元数据记录。针对电子文件,在归档时同样需要履行上述手续,同时为加强档案质量管理,在办理流转时应确保归档对象为电子形式。结合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发展要求,还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引进,通过建设管理平台为文件归档管理提供便利,以数字复制件形式加强档案保存,避免拥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丢失。对于管理人员来讲,还应结合档案材料的差别熟悉归档流程,加强档案整理分析能力,促使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结语
机关档案能否得到规范管理,直接影响机关业务水平的发展,与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为保证机关档案工作得以科学开展,还要做好档案类型划分,通过科学编号和合理编制目录提高档案整理效率,并通过准确把握归档范围和树立明确归档程序保证档案归集的及时性,从而为档案开发利用和机关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