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复康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1-11-23杜肖琳胡广生许双洁王云启

中医药导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证候肺癌维度

杜肖琳,胡广生,许双洁,王云启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3)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恶性肿瘤患者中最常见,且具有一定干扰性的症状,集中发病率达48%~56%[1],严重降低了恶性肿瘤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影响治疗的进程与预后[2]。目前CRF的筛查评估、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尚未形成共识。现代医学采用的药物干预方式尚无突破进展,且因安全性问题而较少应用[3]。有氧运动[4]、认知疗法[5]及营养咨询[6]等非药物干预方式有一定疗效,但在干预措施、疗效评价及干预驱动方面仍需深入研究。中医药防治CRF,具有改善生存质量、减轻中医证候、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抗癌有效性及安全性高等显著优势[7-8]。本研究采用肺复康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安全可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1)肺癌诊断标准参照《实用肿瘤内科治疗》[9]。(2)肺癌分期标准参照AJCC第八版实体瘤分期标准[10]。(3)癌因性疲乏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11],反复出现疲乏且持续2周以上,伴有以下症状中5项及以上者:①感觉虚弱或者肢体困重;②情绪低下、精力不充足;③注意力不集中;④睡眠不能够恢复精力;⑤睡眠障碍(嗜睡/失眠);⑥出现不良情绪(悲伤、挫折感等);⑦运动困难;⑧短期记忆能力减退;⑨日常活动不能完成;⑩休息疲乏不能缓解。

1.1.2 中医诊断标准 气阴两虚、痰瘀毒结证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1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3]中的相关内容制定。(1)主症:神疲乏力;咳嗽,少痰或痰稀而黏,或痰中带血,咳声低弱,气短喘促;气憋,胸闷,胸痛。(2)次症:面白,恶风,动则汗出,盗汗自汗,口干少饮,尿少;不思饮食,脘腹痞闷,头晕心慌,唇甲失华。(3)舌象:舌质红或淡红,有齿印;舌质淡胖青紫或有瘀点,舌苔薄黄腻。(4)脉象:脉细弱;濡数或濡滑。若具备神疲乏力的症状,并具备另外1项主症或2项次症,便可诊断。

1.2 纳入标准(1)经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且TNM分期为Ⅲ期或Ⅳ期;(2)年龄18~70周岁,性别不限;(3)预计生存期≥3个月;(4)全身功能状态良好,KPS评分≥60分;(5)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客观可测量病灶;(6)目前未行手术或拒绝手术(包括经手术探查未切除癌灶)、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其他抗癌中药治疗;(7)依从性良好,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1)仅有不可测量的病灶如恶性胸腔积液、肺癌性淋巴管炎、骨转移;(2)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或造血系统的疾病患者;(3)存在精神类疾病病史者;(4)不可控制的感染;(5)同时合并未治愈的第二个原发肿瘤。

1.4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了湖南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伦理批号:2021会审[1]号)。选择2020年5—10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瘀毒结证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接受标准化疗,化疗结束后若无不适则出院休息。根据患者病理类型和分期,按照NCCN肺癌临床指南标准[14],分别采用相应化疗方案,肺鳞癌患者接受TP(紫杉醇联合顺铂)/TC(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肺腺癌患者接受PC(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方案。TP方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60 mg/m2)+注射用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75 mg/m2)静脉滴注,d1。TC方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60mg/m2)+卡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滴注,d1,卡铂每次用药量计算方法:时间曲线下面积(AUC,通常取5)×(肌酐清除率+25)。PC方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00 mg/m2)+注射用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75 mg/m2),静脉滴注,d1。

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治疗期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检验结果,予升白细胞、护肝、护肾等对症支持治疗。

1.5.2 治疗组 在标准化疗(同对照组)的第1天联合肺复康方口服治疗。肺复康方组成:百合10 g,赤芍15 g,丹参15 g,麦冬10 g,桑白皮15 g,瓜蒌壳10 g,黄芩10 g,蚤休10 g,神曲10 g,臭牡丹10 g,黄芪20 g,白术10 g,陈皮10 g,炮姜10 g,半枝莲15 g,藿香10 g,谷芽10 g,麦芽10 g。1剂/d,水煎取汁约400 mL,分2次温服。所有中药均来自湖南省肿瘤医院药剂科。

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评价药物毒性及患者耐受性,并据此调整用药。

1.6 观察指标

1.6.1 癌因性疲乏评分 治疗前及第4个化疗周期结束后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评估患者的疲乏程度,从躯体、情感、认知3个维度的15个条目按照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总分为60分,分数越高表示疲乏越严重[15]。

1.6.2 生活质量 治疗前及第4个化疗周期结束后使用EORTC QLQ-C30(version3.0)问卷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16],该问卷共30个条目,15个领域,其中包含5个功能量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3个症状量表(疲劳、疼痛、恶心呕吐)、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和6个单一条目。条目29、30分为7个等级,依次从最差到最好排列,根据回答选项计1~7分;剩余条目分为4个等级:没有、有一点、较多、很多,评分分别为1、2、3、4分。各维度包括粗分[RS=(Q1+Q2+Q...+Qn)/n]与标准化分。标准化分包括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得分。功能领域标准化得分:SS=[1-(RS-1)/R]×100,症状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标准化得分:SS=[(RS-1)/R]×100。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领域得分越高说明功能状况和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6.3 体质量 分别于治疗前及第4个化疗周期结束后称量患者体质量。

1.6.4 中医证候评分 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3]中的原发性肺癌症状分级量化表采集患者治疗前及第4个化疗周期结束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将量表中咳嗽、痰血、气急、胸痛、胸闷、发热、咯痰、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口干咽燥、心悸、心烦失眠、自汗盗汗、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舌色苔质及脉象18项证候从无、轻、中、重分为4级,分别计1、2、3、4分。中医证候总积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6.5 安全性评估 第4个化疗周期结束后,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制定的通用不良反应术语标准3.0版(CTCAE v3.0)[17]评估安全性。采集分析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便秘)等数据。

(1)白细胞(WBC)减少。1级: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低限(3.0×109/L);2级:白细胞计数为(2.0~3.0)×109/L;3级:白细胞计数为(1.0~2.0)×109/L;4级:白细胞计数<1.0×109/L;5级:死亡。

(2)血小板(PLT)计数降低。1级: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低限(75.0×109/L);2级:血小板计数为(50.0~75.0)×109/L;3级:血小板计数为(10.0~50.0)×109/L;4级:血小板计数<10.0×109/L;5级:死亡。

(3)血红蛋白(HB)降低。1级:血红蛋白<正常范围低限100 g/L;2级:血红蛋白80~100 g/L;3级:<80 g/L,需输血治疗;4级:危及生命,需紧急治疗;5级:死亡。

(4)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升高(正常参考范围:0~40 U/L)。1级:血清AST为40~100 U/L;2级:血清AST为100~200U/L;3级:血清AST为200~800 U/L;4级:血清AST>800 U/L;5级:死亡。

(5)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正常参考范围:0~40 U/L)。1级:血清ALT为40~100 U/L;2级:血清ALT为100~200 U/L;3级:血清ALT为200~800 U/L;4级:血清ALT>800 U/L;5级:死亡。

(6)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正常参考范围:40~150 U/L)。1级:ALP为150~375 U/L;2级:ALP为375~750 U/L;3级:ALP为750~3 000 U/L;4级:ALP>5 000 U/L;5级:死亡。

(7)血肌酐(Cr)升高(正常参考范围:女性为44~97 μmol/L,男性为54~106 μmol/L)。1级:女性血Cr为97~136.5 μmol/L,男性血Cr为106~159 μmol/L;2级:女性血Cr为136.5~291 μmol/L,男性血Cr为159~318 μmol/L;3级:女性血Cr为291~582 μmol/L,男性血Cr为318~636 μmol/L;4级:女性血Cr>582 μmol/L,男性血Cr>636 μmol/L;5级:死亡。

(8)血尿素氮(BUN)增高。1级:轻度;2级:中毒;3级:重度;4级:危及生命,致残;5级:死亡。

(9)恶心。1级:食欲降低,不伴饮食习惯改变;2级:不伴体质量下降的经口摄食减少,脱水或营养不良,静脉补液<24 h;3级:经口摄入能量和水分不足,需静脉补液、鼻饲或全肠外营养≥24 h;4级:危及生命;5级:死亡。

(10)呕吐。1级:24 h发作1次;2级:24 h内发作2~5次,静脉补液<24 h;3级:24 h内发作6次以上,静脉补液或全肠外营养≥24 h;4级:危及生命;5级:死亡。

(11)便秘。1级:偶尔或间歇症状,偶尔需要软便剂、缓泻剂、饮食调节或油剂保留灌肠;2级:持久的症状,需规律应用缓泻剂或油剂保留灌肠;3级: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能力,需手工疏通的顽固性便秘;4级:危及生命(如阻塞,毒性巨结肠);5级:死亡。

1.7 疗效标准

1.7.1 临床获益率 分别于治疗前和第4个化疗周期结束后根据CT、彩超等影像学检查采集患者瘤体体积等数据,根据RECIST1.1实体瘤标准评估近期疗效[18]。完全缓解(CR):所有的靶病灶全部消失;全部的病理淋巴结(包括靶结节和非靶结节)短径减少至<10 mm。部分缓解(PR):靶病灶长径之和比基线水平缩小≥30%。稳定(SD):靶病灶长径之和较基线水平缩小,但尚未达部分缓解;或有增加,但未达到进展。进展(PD):靶病灶长径之和增加≥20%,且其绝对值增加超过5 mm,或出现新的病灶变化。临床获益率=(CR+PR+SD)/(CR+PR+SD+PD)×100%。

1.7.2 中医证候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3]拟定。显效:70%<疗效率≤100%;有效:30%<疗效率≤70%;稳定:0%<疗效率≤30%;无效:疗效率<0%。疗效率=[(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100%。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1.7.3 体质量改善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3]评定。好转:治疗后体质量增加>1 kg,并维持≥4周;稳定:治疗后体质量增加或减少≤1 kg;恶化:治疗后体质量减少>1 kg。体质量改善率=好转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若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则组间比较用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线资料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获益率为80.00%(24/30),对照组临床获益率为53.33%(16/30)。治疗组临床获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2.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22/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0%(12/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分、咳嗽评分、痰血评分、神疲乏力评分、食欲不振评分、恶心呕吐评分、便秘评分及其他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总分、咳嗽评分、痰血评分、神疲乏力评分、食欲不振评分、恶心呕吐评分、便秘评分及其他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总分 咳嗽 痰血 神疲乏力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治疗组30 27.33±3.28 12.80±5.67 14.396 0.000 2.63±0.49 1.10±0.66 12.324 0.000 1.87±0.68 0.57±0.63 8.120 0.000 2.60±0.50 1.07±0.58 10.251 0.000对照组30 27.27±3.97 20.70±7.58 4.650 0.000 2.57±0.57 1.87±0.78 4.826 0.000 1.80±0.76 1.07±0.91 4.097 0.000 2.50±0.63 1.83±0.83 3.551 0.001 t 0.071 -4.572 0.487 -4.117 0.357 -2.485 0.682 -4.126 P 0.944 0.000 0.628 0.000 0.722 0.016 0.498 0.000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便秘 其他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治疗组30 2.57±0.68 1.03±0.67 10.822 0.000 2.53±0.57 1.03±0.72 10.019 0.000 2.40±0.72 1.13±0.78 6.836 0.000 12.83±1.53 6.86±3.38 11.154 0.000对照组30 2.33±0.71 1.63±0.96 3.427 0.002 2.47±0.57 1.63±0.89 5.000 0.000 2.23±0.77 1.60±0.93 3.254 0.003 13.37±1.47 11.07±3.29 3.733 0.001 t 1.300 -2.801 0.452 -2.873 0.861 -2.107 -1.374 -4.877 P 0.199 0.007 0.653 0.006 0.393 0.039 0.175 0.000组别 例数组别 例数

2.5 两组患者体质量改善疗效比较 治疗组体质量改善率为53.33%(16/30),对照组体质量改善率为26.67%(8/30)。治疗组体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体质量改善疗效比较

2.6 两组患者CFS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F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CFS量表总分、躯体维度评分、认知维度评分、情感维度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CFS量表总分、躯体维度评分、认知维度评分、情感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CFS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6 两组患者CFS量表评分比较s,分)

总分 躯体维度 认知维度 情感维度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治疗组30 46.27±5.29 36.63±5.37 7.128 0.000 22.53±3.18 17.83±3.02 5.942 0.000 11.73±1.96 9.43±2.18 6.134 0.000 12.00±1.88 9.37±1.83 6.322 0.000对照组30 45.73±4.68 40.70±4.26 5.948 0.000 22.60±2.92 19.90±2.07 5.931 0.000 11.73±1.89 10.37±2.17 4.595 0.000 11.40±2.08 10.43±1.91 3.433 0.002 t 0.414 -3.251 -0.085 -3.091 0.000 -1.662 1.174 -2.212 P 0.680 0.001 0.933 0.003 1.000 0.049 0.245 0.027组别 例数

2.7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version3.0)问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症状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疼痛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体健康评分、其余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余症状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8)

表7 两组患者EORTC QLQ-C30(version3.0)问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s,分)

表7 两组患者EORTC QLQ-C30(version3.0)问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s,分)

总体健康 躯体功能 情绪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治疗组30 69.44±9.23 86.11±9.87-5.842 0.000 52.44±9.55 66.67±11.24-4.973 0.000 46.94±7.47 60.00±9.20 -5.090 0.000对照组30 70.83±11.94 77.22±11.15-2.715 0.011 52.44±12.10 57.33±9.50 -2.795 0.009 45.28±8.12 51.39±9.59 -2.664 0.012 t-0.464 3.271 0.000 2.348 0.436 2.632 P 0.644 0.002 1.000 0.022 0.665 0.030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治疗组30 46.67±9.02 67.78±9.56 -4.545 0.000 48.89±8.54 63.33±10.03-3.463 0.001 47.22±9.02 62.22±9.98 -2.831 0.008对照组30 44.45±8.25 53.89±10.17-2.795 0.009 47.78±9.01 61.11±11.09-2.793 0.012 49.44±9.06 61.67±10.61-2.849 0.008 t 0.525 2.229 0.247 0.376 -0.442 0.093 P 0.602 0.011 0.806 0.708 0.660 0.926组别 例数组别 例数

2.8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WBC减少、HB减少、PLT降低、AST升高、ALT升高、ALP升高、恶心、呕吐、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9)

表9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长[19]。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占全球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的23.7%和30.0%[20]。CRF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其诊断、治疗存在一定困难。多项关于中医药治疗CRF的研究及荟萃分析表明,针灸[21]、耳穴压豆[22]、中药汤剂(归脾汤[23]、沙参麦冬汤[24]等)及中医情志疗法[25]等治疗方式对改善CRF有明显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深入研究CRF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模型、辨证治疗等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和前景。

表8 两组患者EORTC QLQ-C30(version3.0)问卷症状得分比较s,分)

表8 两组患者EORTC QLQ-C30(version3.0)问卷症状得分比较s,分)

疲劳症状 疼痛症状 恶心呕吐 气促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治疗组30 70.74±11.10 51.85±7.00 5.059 0.000 53.89±9.92 62.23±9.76 3.043 0.004 66.11±9.56 42.22±4.66 6.117 0.000 65.56±8.45 31.22±5.29 5.675 0.000对照组30 73.34±12.66 62.23±10.16 3.561 0.000 52.78±10.09 35.56±6.22 4.662 0.000 67.78±12.54 56.11±9.42 3.436 0.002 67.78±10.63 52.59±10.11 2.982 0.009 t -0.759 -2.676 0.232 -0.414 -0.291 -2.614 -0.319 -2.570 P 0.451 0.010 0.817 0.682 0.772 0.011 0.751 0.013失眠 食欲减退 便秘 腹泻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治疗组30 71.11±10.34 42.22±6.18 5.076 0.000 68.89±11.04 36.67±5.73 6.357 0.000 55.56±9.42 24.94±3.66 4.607 0.000 40.67±6.69 17.78±3.96 5.094 0.000对照组30 73.33±13.37 62.52±12.03 2.085 0.048 68.99±13.16 53.43±9.14 2.566 0.017 57.78±11.10 42.22±8.21 3.671 0.001 50.00±9.35 32.11±6.11 4.372 0.000 t -0.356 -3.172 0.000 -2.717 -0.234 -2.496 -0.379 -2.169 P 0.741 0.002 1.000 0.009 0.816 0.015 0.706 0.033组别 例数组别 例数

中医典籍中并未记载专用病名用于描述CRF,根据其典型症状,可将其归为“虚劳”范畴。中晚期肺癌患者出现CRF的主要病因是机体正气不足,肿瘤持续生长和扩散转移,损伤脏腑气血阴阳,所谓“精气夺则虚”。肺癌病位在肺,机体正气内虚,癌毒乘虚袭肺,耗伤肺之气阴。长期久病,加之常规化疗等损伤脾胃,致脾气亏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脾功能受损,则脾失运化、气不行水,致水液运行输布障碍,聚而为痰。气为血之帅,气虚推动无力,则致气滞血瘀。痰、瘀、毒三者相互胶结,日久生火化热,进一步耗伤人体气阴,则表现为疲乏、虚弱等CRF的典型临床症状。因此气阴两虚、痰瘀毒结证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CRF的治疗宜益气养阴、解毒散结、化痰祛瘀。肺复康方是在百合固金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而成的,方中麦冬、百合可滋阴清热,润肺止咳;赤芍配伍丹参,可活血化瘀。四药共为君药,既能益气养阴,又可活血祛瘀。黄芩、蚤休、半枝莲、臭牡丹、黄芪、陈皮、白术、谷芽、麦芽共为臣药。黄芩、蚤休、臭牡丹、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结化瘀。黄芪、白术、陈皮、谷芽、麦芽健脾益气,燥湿化痰,顾护后天之本。桑白皮、瓜蒌壳、炮姜、藿香、六神曲均为佐药。桑白皮、瓜蒌壳清肺化痰散结,炮姜、藿香、六神曲佐制大剂量寒凉药物以温中健胃,芳香化湿,以防苦寒伤胃。诸药合用,解毒散结、化痰祛瘀,从而达到“祛邪扶正”“邪去正自安”的目的。

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发展与原发肿瘤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肺复康方治疗气阴两虚、痰瘀毒结证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CRF。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提高肿瘤临床获益率方面具有优势。这说明肺复康方可通过治疗原发恶性肿瘤,使患者获益。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情复杂多变,临床上多表现出咳嗽、痰血、气急、胸闷等症状。中医辨病辨证,可个性化地治疗,达到缓解上述证候的目的。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咳嗽、痰血、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等中医证候较对照组均得到明显缓解。体质量下降是中晚期肺癌CRF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痰瘀毒结,肿瘤的持续消耗;另一方面是机体气阴两虚,影响脾胃的运化,水谷精微得不到有效吸收和输布,不能滋养濡润四肢百骸。本研究结果表明,肺复康方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体质量,提高体质量改善率。

疲乏是机体气阴两虚引起的典型证候,疲乏状态严重影响CRF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CFS总分、躯体维度、认知维度及情感维度C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和角色功能EORTC 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疲劳、恶心呕吐、气促、失眠、纳差、便秘、腹泻等EORTC QLQ-C30问卷的症状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肺复康方可有效改善癌因性疲乏患者多维度的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EORTC QLQ-C30评分中的疲乏、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症状的改善结果与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结果一致,这提示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信度。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的化疗药物,对机体的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多项研究显示,中医辅助肺癌化疗具有良好的减毒作用[2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过程中治疗组患者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肺复康方能明显减轻化疗带来的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毒副反应。肺复康方能对化疗产生协同增效,起到提高耐受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肺复康方能有效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CRF患者疲乏状态,增加体质量,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临床获益率,减轻毒副作用。肺复康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CRF疗效显著,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证候肺癌维度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