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实现进口替代
2021-11-23姚洋
开放仍是中国做进口替代最好、最便宜的途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都特别强调,发展自主技术是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重中之重。其中,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文件里,出现“进口替代”这个词。
进口替代是20世纪50年代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建议。彼时,世界分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此出现一个理论叫“依附理论”,主要内容是发达国家有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并没有惠及发展中国家,甚至没让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品(当时主要是原材料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通常技术进步越快的国家,其生产产品的相对价格应该是下降的。因此,带来的一项政策建议就是进口替代,即发展中国家要做发达国家正在做的事情,要自己生产机器设备,做到进口替代。
当时,不仅是中国,拉丁美洲、印度等都在实施进口替代。相对而言,中国的进口替代是做得比较好的,我们至少用30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一个比较强大的工业基础,并借此推动我国工业发展迈向了较高水平。
以造船为例,曾有过一场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这从经济学的道理来说,好像也说得通,租船是最便宜的,就像现在的飞机公司很少买飞机,都是租飞机,因为最便宜。但另外一种观点则坚持一定要造船。
最终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今天世界上约80%的吨位船都是在中国生产。如果那时候没有坚持要造船的话,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所以中国搞进口替代还是相当成功的。
再来看改革开放时期,我们有没有过进口替代?事实上,在改革开放时期进口替代的速度比改革开放之前还要快得多,而且成本要低得多。
改革开放做进口替代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干中学,边干边学,自己造不了的东西就进口,然后我们看着慢慢学,学会了再自己造。
有种观点认为,加工贸易的增加值太低,不应该做。在金融危机时,还有观点认为不应该搞加工贸易,因为加工贸易创造了太多的外贸盈余,那时候中国的外贸盈余太多了。
但如果细看中国出口产品的增加值,就会发现广东和全国不一样,因为广东是先行者。早期,国内的增加值含量下降,全国也都是这样,但广东在做加工贸易20年后,局面出现反转,国内增加值部分不断提高。
事实上,中国今天的加工贸易也同样发生转变,本土贡献的增加值已占到40%左右。所以,加工贸易不能说完全没有附加值,如果没有附加值怎么能创造这么多的外贸盈余?2014年,我国的外贸盈余都是来自于加工贸易,这说明做加工贸易还是有用的。
通过加工贸易,我们学到很多东西,积累巨额的资本,再将资本转化成机器设备……通过改革开放,通过干中学,我们很快学到了国外的先进东西。而通过开放,我们虽然跟国外的企业有竞争,但是竞争的过程也会有合作。比如,同一个领域的人经常在一起开会讨论交流,慢慢大家会共同提高。
因此,开放仍然是中国做进口替代最好的、最便宜的一个途径。
(摘编自姚洋在“第五届国家发展论坛”发表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