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高校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途径研究

2021-11-23魏梦媛周新怡

现代交际 2021年16期
关键词:党日学生党员党员

魏梦媛 张 欢 周新怡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5)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抗疫,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随着疫情的缓解,我国进入后疫情时代。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主题党日活动作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党员教育的有效抓手和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和党员教育管理面临全新挑战,探索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实践形式显得尤为必要。

一、探索后疫情时代高校主题党日活动途径的必要性

1.后疫情时代的现实需要

后疫情时代仍需重视疫情反弹的风险,部分高校结合工作实际开启了网络授课、线上教学的新局面,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也开始探索线上的管理模式。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党支部对党员进行管理、教育、监督和服务的重要形式,也要根据实际需要创新工作理念和思路,优化党日活动的形式,充实党日活动的内容,增强党日活动的效果,从而开创大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新局面。

2.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发展需要

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加强党员教育和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落实党支部职责的有效载体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提出“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1],彰显了党日活动在党支部工作中的独特地位,创新党日活动实践方法,对促进党支部工作和提升党支部工作成效有重要意义。

3.大学生党员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

主题党日活动是大学生党员收获理论知识、发挥个人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探索主题党日活动新途径,能够促使大学生党员强化身份和服务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主题党日活动的特点

主题党日经过了历史发展和实践演进,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创新。[2]开展高质量的主题党日活动有利于强化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有助于激发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党员队伍综合能力,能够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及创造力。在后疫情时代,高校主题党日活动面临新的挑战,与疫情出现前党支部开展党日活动的形式相比,新形势下的党日活动出现新特点。

1.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高校采用“网课”“线上直播教学”等形式进行课程教学改革[3],部分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也通过线上开展,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交流。进入后疫情时代,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仍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媒介作用。根据疫情防控减少人员聚集的要求,针对党员参与人数较多的主题党日活动,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集体党员工作部署会,利用QQ群、微信群等网络阵地确定活动主题及内容,结合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形成活动记录和总结。线上平台的出现,使得支部与支部、党员与党员之间的交流更方便,联系更紧密。在线下实施活动时,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实践小组,分批次错峰开展活动,确保主题党日活动取得实效,保证党员在活动中的实际收获。

2.个人与集体相结合

高校大学生群体庞大,人员密度高,返校后多数高校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提倡非必要不出校,避免人员频繁流动,降低疫情反弹风险。在疫情防控阶段,高校大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出现“总—分—总”形式,即通过支部大会确定党日活动主题及方案,制定总体目标;在活动中,具体内容分别由党员个人实践完成,错时间错区域进行主题党日活动;个人完成活动内容后,集体交流分享心得,实现活动目的。集体探讨主题方案,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组织开展活动,集思广益丰富活动内涵,提升实操性;独立的个体化活动形式有利于发挥党员个体优势,结合个人学习生活环境与经历,制定最优化活动途径;集体交流总结使心得体会更深刻,教育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更快地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支部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3.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疫情期间,众多大学生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护的同时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为疫情较严重的地区加油打气,学生党员奔赴抗疫前线,自愿参加协助测量体温、出入人员登记、后勤保障等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大学生党员在自己的家乡就地实践,认真履行党员职责,将学校所学所得服务于群众,奉献于社会。目前,大学生党员放假及实习期间在家乡进行志愿服务,或者非全日制研究生党员在工作单位进行主题党日活动,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一方面,对于高校而言,学生党员能够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对学校声誉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强化高校与地方及企业单位的联系。另一方面对学生党员自身而言,通过校外的主题党日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党员提前接触社会活动,更快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党日活动模式,学生党员获得更深刻的体会,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三、后疫情时代高校主题党日活动的实践途径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在后疫情时代,高校更应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和大学生党员实际情况,探索大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新方式,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提升党员队伍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模范引领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1.建线上平台,增强凝聚力

大学生党支部的党员来自不同班级和年级,每个人的课余时间不完全相同,导致开展党日活动时面临时间地点难协调的困境,也造成支部之间互动较少、联系不足的现象。构建线上交流平台,不但减少了人员聚集,降低了疫情反弹风险,同时避免了活动空间受限,线上平台有益于加强党员之间学习交流,是实现党支部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学院内部的线上平台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党员建立了沟通渠道,促使本科生党员和研究生党员深入交流,以便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特色党日活动,在过程中锻炼党员自我教育和互相帮扶的能力,提升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归属感和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学院之间的线上平台为不同学科的党员提供了交流机会,拓展了活动思路,利用学科优势、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而促使学校快速全面发展。

2.树身边典范,提升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4]大学生党员在学术领域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开始崭露锋芒,在疫情防控的一线也涌现了很多大学生党员的身影,他们每一位都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在党日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模范党员,挖掘在学业、科研、竞赛、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先进党员示例,利用报告、座谈等形式宣传榜样力量,让典范从学生中来,影响到学生中去。来自身边学生党员的先进示例对同龄的大学生党员更具有说服力和引领力,也更适合他们效仿学习。

3.善用多媒体,培育创新力

后疫情时代多媒体手段与媒介层出不穷,适用于党员教育的多媒体手段日益增多。“学习强国”等客户端的出现使党员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加强理论武装,将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高质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及时代纪录片使党员在观影中了解历史,将抱负、信仰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大学生党员具备对新鲜事物接受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学生党员在党日活动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由支部书记一人唱主角的模式转变为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党员感兴趣的新活动形式,在党日活动中以PPT、微视频等形式鼓励全体党员参与其中,让每一个党员都可以成为党日活动的主角,利用碎片化时间将政治理论入心入脑,培养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感与使命感。此外,还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媒介扩大党日活动的影响力,强化党员学习教育成果,将活动成果以宣传片、通讯稿等方式总结收获,便于党支部之间交流学习,扩大优秀党支部活动案例在学校中的影响。

4.量身定主题,推进执行力

分批次多区域开展支部党日活动更适合疫情防控要求,针对不同类别的党支部,应该依据党员的学科背景和专业性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每个学生党员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明显的性格差异和自身独特的优势。理工类大学生党员分析问题趋于理性,逻辑性强,条理清晰,文科大学生党员想象力丰富,人文素养高,哲学功底强。结合党员特点定制活动主题,规划适用于党员实施的个体化活动方案,有利于最大化实现个人价值,进一步提升党员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执行力,确保活动完成度和活动质量。同时,党日活动可以与纪念日、传统节日等结合开展,如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开展学党史活动,在雷锋纪念日进行学雷锋活动,在建党、国庆等节日举办观影、学习先烈事迹等,便于学生党员了解先辈们为践行信仰、实现理想所经历的种种磨难,领会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使大学生党员铭记先辈的功绩,牢记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珍惜时光,努力实现理想抱负。

5.实地化学习,强化服务力

传统关门开会的党日活动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党员的求知欲和教育需求,结合高校所在地的教育实践基地与高校实际情况,将支部党员分散为小组,采取开门走出去的组织生活方式,在开阔的实践环境中对学生党员进行主题教育,以理论结合实践来开拓党员的视野,提高党员的党性。一方面,在条件允许时通过到当地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实地参观学习,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观摩中通过鲜活的历史人物和生动的历史事迹了解革命历程,学习革命精神。参观学习有利于大学生党员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激励广大学生党员发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的精神。另一方面,分批次组织对学校老党员走访交流,了解各专业的先辈们不畏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以老党员的亲身经历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坚守人民立场,把个人的发展与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在老党员与大学生党员的沟通交流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党员的态度,促使大学生党员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取勇于担当,多帮助同学,多服务他人,在学习科研中发挥模范作用,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6.多线齐管理,提高战斗力

监督管理是促使党支部活动规范化、科学化、成果化的重要途径,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更需要加强对支部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监管机制可以有效规避活动风险,也能避免大学生党员在教育活动中重形式走过场的敷衍现象,从而激发党支部工作活力,保证党支部的战斗力。采取辅导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非党员学生四维监督管理模式,全方位对主题党日活动过程进行管控,对活动结果进行评判,以推动党日活动质量稳步提升。开展党日活动前,辅导员对活动的可实施性及安全性进行把关,督促学生党员明确教育目的,确定开展方案,这是主题活动成功落实落地的根本。活动中党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既能保证党员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党日活动,保持党员的高参与率,又能保障活动顺利进展,确保活动的完成度,以集体的力量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入党积极分子的监督一方面能够在活动中提醒党员注意保持先进形象和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对积极分子而言,能够进一步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为党员发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非党员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党员的活动成果及教育效果进行监督,时刻提醒党员在班级和宿舍中规范自我行为,真正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四、结语

在后疫情时代,以党员个体为主体开展新形式的党日活动,既能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又能保证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效果。从大学生党员角度出发,挖掘身边党员模范,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以四维模式加强管理监督机制,开展新形势下的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激发党员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与责任感,提升党员的综合实力,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与效果。

猜你喜欢

党日学生党员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主题党日加上大数据——汉中市利用“党建云”更新党日形态
党员之家
福建省人社厅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传达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莫让主题党日活动“变了味”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