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融入”问题探究

2021-11-23吴陈舒

现代交际 2021年16期
关键词:共情适应性新生

吴陈舒

(萍乡学院商学院 江西 萍乡 337000)

当前对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文献探讨多集中于新生个体层面的改变,即思考大一新生如何适应与融入大学校园新环境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校层面对不同时代学生心理适应的制度环境调整。大一新生心理适应的最终路径是融入大学校园生活。因此,加强对最终路径的研究思考,有助于大一新生增强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实现大学校园与新生相互融入的过程。随着“0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生活学习,“千禧一代”独特的个性与不同于其他时代群体的思维新特点,需要高校层面紧跟时代潮流,顺应新一代学生对校园环境提出的新要求,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积极从学校层面做好大一新生的积极吸纳与融入工作。

在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过程中,大一新生与高校两者之间的适应是相互的,而不是单一存在的。本文提出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融入”问题的探讨,是基于学生心理适应与学校环境相互融入的探索,改变以往只重视大一新生自身心理调节向校园融入的被动状态,而忽视学校层面对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融入的改变与调整。

一、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融入”问题的三个维度

1.心理适应维度

心理适应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的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适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1]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是由个人与校园集体的短暂性磨合而造成的内心不平衡所引发的,表现为面对新环境而产生的内心焦虑与自卑、面对新集体而产生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及其冷漠行为,以及对新校园生活的心理逃避与远离故乡的恋旧。在心理适应问题上,表现为逃避现实的短暂性困难,不主动接纳与认同自己和大学的互动关系。做好自身的心理适应,将是他们迈入大学生活的重要一步。

2.心理融入维度

心理适应性问题的深层次缘由是心理融入性问题引起的。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过程,伴随着心理融入校园生活环境的过程,心理融入将带动大一新生更快地适应与调整,从而最大程度上增进其学习生活的乐趣。考察这一过程,将大一新生自身有机地融入校园的各要素之中,以融入大学校园为目的,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解开心理适应问题的钥匙。

3.“适应—融入”问题最终导向

高校应该根据大一新生的时代特点、思维特点,以及新需求等加以调研,探索出适合新时代大一新生的新方案、新思维,与时俱进地了解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以校园文化为抓手,突破大一新生心理适应的学校层面瓶颈。心理融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高校破除各种阻碍新生心理适应的因素。从制度、结构与态度视角加快大一新生的校园融入,以适应促融入,以融入促融合,最终达到学生—学校的双赢模式。学校需要大一新生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大一新生则以学校为家,在大家庭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将“适应—融合”统筹看待,尽快适应,积极融入,主动发展,将为实现融合性校园奠定基础。

二、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融入”理论

共情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共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的倾向,包括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种成分。共情是准确理解他人情绪与行为的情感倾向,它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结纽带。培养大一新生的认知共情与情感共情,以“双向”共情作用于人际关系中“他者”的换位思考,可以帮助大一新生增强“适应—融入”问题。研究表明,自我控制、价值取向、认知共情和人际信任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自我控制、价值取向和认知共情均可正向预测人际信任;价值取向和认知共情在自我控制和人际信任间起多重中介作用。[2]充分利用共情理论作为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融入”问题的切入口,可以有效地理清大一新生适应困难、融入校园困难的沟通障碍。

大一新生心理适应与学校环境之间的磨合过程中,必然需要新的媒介或渠道,使两者之间的关系融洽地融为一体。共情对象在特定情境中与共情主体之间的群际关系、人际关系等也是重要的情境因素,共情主体对于和自己属于同一群体或拥有较亲密人际关系的他人更容易产生共情。[3]大一新生与同学交往过程中,通过共情的思想碰撞,让更多的新生在相同的共鸣感中建立友谊,通过教师的努力,以更为恰当的方式让新生与学校之间产生互相依赖、相互帮助的共情氛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促进新生心理适应和融入校园的最佳路径。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是共情理论在大学中的理论应用。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按照设计好的活动程序,通过团体成员的共同参与及相互之间的互动过程,从而达到既定目的的一种心理咨询方式。实践证明,将团体心理咨询用在大一新生入学适应的教育过程中,效果较好。[4]探讨情境因素对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融入”问题的解释,需要牢牢把握大一新生自身层面和高校管理层面,对不利于培养共情因素的情境条件,高校层面应给予正确的疏导与必要的引领,对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大一新生,除了大一新生自身的调节外,还应主动介入、积极培育适合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共情条件。

三、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融入”的路径

1.培养大一新生的校园情感与身份认同

校园情感是以校园文化为基础,努力将学校的关心关爱传达到每个学生心中的一个动态的双重影响过程。培养大一新生的校园情感,要在校园文化上做文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他们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美好,从而提高大一新生的校园情感认同程度,提升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性。同时,大一新生对校园情感的依赖,也会促使学校进一步拓展校园文化的内在底蕴。新生与大学的良性互动关系,是大一新生增强适应能力的有效保障。增强大一新生对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的熟悉感、认同感与归属感,才能真正地实现新生的校园融入。

大一新生刚从高中生的身份中转变过来,对角色的转变仍停留在高中的生活状态中,对个人的大学生身份没有足够的认知意识,尤其是刚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的身份没有清晰的界定,表现为对自我的否定与怀疑,高中生活与大学生活的转变缺乏有效过渡而造成对大学生活意义与本质的理解不深,进而导致心理适应问题的产生。在新生入学教育等环节塑造大学生身份认同,增强对自身身份的心理认同,塑造融入性的态度有助于大一新生对大学生身份的肯定。

2.提升融入校园的主动意愿与抗压能力

在认同校园文化、增进校园情感及认同大学生身份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激发大一新生融入校园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主动的态度,主动创造、规划大学生活,找到适合大学生活学习的有效方式。积极态度的习惯习得,解决了大一新生无方向性与目标性问题。倡导学生主动融合校园生活,而非被动地接受与融入。主动融入需要自身对学校的热爱,并将校园的热爱化作融合校园生活的积极因素。

大一新生在新的校园环境中,需要独自面临各种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在生活起居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导致其在生活学习等问题上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学校应将心理承受问题纳入新生入学教育,通过生动的事例、身边同学的榜样作用,带动其增强抗压能力。

3.增强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管理

做好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管理,需要加强生活环境的适应性管理、学习适应性管理及人际关系的适应性管理,将适应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加强新生融入校园的重要抓手。当然,不仅要做好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管理,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融合性管理。即如何通过优化学校的规章制度与校园环境设施设备,让新生爱上大学校园,以更亲和的环境缓和大一新生的心理抵触情绪与不适应感。真正实现新生学习与生活的融入、个体与集体的融入,最终实现个人与宿舍成员的密切融合、个人与班集体的协调融合、个人与学校的有机融合。

作为大一新生亦师亦友的辅导员,在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管理中应发挥引路人作用,关注大一新生的心理微妙变化与问题困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以谈心谈话等形式消除大一新生的入校迷茫与无助感,帮助他们更快地找到校园熟悉感。

4.以新媒体作为沟通新生的重要渠道与疏导路径

新媒体是新生联系沟通的重要平台,新生心理适应问题与融入校园问题也将在这里得到疏导与解决,帮助新生无过渡期地适应新校园、新环境。大部分新生,尤其是“00后”为代表的新生,生活在“数字原住民”时代,对网络有着特殊的亲密感。辅导员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在大一新生入学前夕,以新媒体作为沟通新生的重要渠道,通过新生个体的网络发言与反馈,可以疏解陌生而带来的紧张与焦虑感,以同龄人共同喜欢的网络社交为纽带,加强了新生之间的联系,凝聚新生之间的情感。研究表明,同伴关系的多个维度与心理适应多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同伴关系越好,个体的心理适应性越好。[5]可以说,利用新媒体技术强化新生心理“适应—融合”程度,能最大限度地加快新生与校园的融合。

5.以课程思政引导新生争做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

大一不同于高中的学生生活,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新知识接受程度较高,以课程思政引领学生方向目标,加强学生的心理认同,通过构建课程思政的新情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有助于学生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到思政精神。阳光正能量的课程思政,将有助于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与融合。

6.以家文化打造全方位多层次融合型校园

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融入”的最终成效是打造融合型校园。增强大一新生心理适应性,进一步提高大一新生融入校园的程度,在“学生—学校”双重主体作用下,应全方面多层次打造融合型校园。融合型校园的核心内涵是家文化,家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家、以班级为家、以宿舍为家的校园文化,打造以家文化为主导的校园文化更贴近新生对新事物的适应感。在融洽的校园文化习得过程中,打造融合型校园,实现大一新生与大学校园的无缝对接,真正意义上实现大一新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解决,从而不断鼓励大一新生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压力是青年成长的动力,而在青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则可能是青年顶过压力、发展成才的重要支点。[6]大一阶段作为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更要拉一把、帮一下,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努力为广大青年创造良好发展条件,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

猜你喜欢

共情适应性新生
共情疲劳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重获新生 庇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新生月赛优秀作品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枯蓬新生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