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途径

2021-11-23

现代交际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华思政传统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1)

随着中西方文化融合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媒介环境的日益复杂,大学生群体所接受的文化观念、文化内容等也更加多元,部分西方反动势力借助新媒体进行思想、文化的侵入,对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其教育体系中基础性、核心性教育活动,要想切实消除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爱国主义意识、道德情感、民族精神、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侵蚀,就要将中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素融入思政教育中。基于此,下文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及其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出发,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释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1.国家至上,民族为重:引导学生树立民族精神及国家信仰

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我国五千年发展史中爆发了多次战争,无论是骁勇善战的英雄勇士,还是以笔为刀的文人墨客,他们均用行动捍卫着国家民族利益:抗倭英雄戚继光、精忠报国岳飞、“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身投汨罗江的屈原……爱国志士忧国之精神、壮烈之情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凝聚成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集体主义精神,也成为我国当代社会稳定和谐的思想精神、爱国主义传统[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爱国志士代表人物及其事迹引入高校思政教育,以真实的案例激发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民族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民族精神,可以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识的觉醒,形成高度的民族精神与正确的国家信仰。

2.崇尚道德,重义轻利:提升高校学生群体内心的道德情感

崇尚道德、重义轻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道义代表着由古至今中华儿女的价值取向,即使身处困境、面对诱惑也绝不做背信弃义之事。高校学生面临诸多选择,而其所选择的行为则反映其内化于心的道德情感[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引入高校思政教育,使学生在明确社会公序良俗的基础上以道德为准绳约束自身的行为,可以显著提升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探索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思想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必要选择。

3.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培养高校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

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华儿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是刚健有为的进取史。新时代背景下,新冠炎疫情的爆发、世界格局的动荡,使我国发展进入“深水区”,面对“难啃的硬骨头”[3]。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爱国主义情感是否浓烈、是否具备开拓进取精神,将影响着我国未来发展质量。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引入高校思政教育,使学生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等看待、剖析其所处的时代,在认识到中西方政治、文化、经济等差异的基础上仍能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主动面对、抵御西方错误思潮、文化侵袭;这不仅是社会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必然选择。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1.以文化认知为基础,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首要问题便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即理解文化无等级与优劣之分,不同国家、地区因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必然会存在文化上的差异性;唯有在认识基础上依然选择认同本国及本土文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与此同时,文化自信并非拒绝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也不应将传统与创新置于对立面,而是要在传承文化之根与魂的基础上寻求文化的现代化传承路径[4]。

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过程,实现文化教育的“课程思政”。首先,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话题、精神、内容等,探索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文化资源;其次,要注重合理运用此类文化教育资源,如借助典型故事解释其中蕴含的思想、借助当代案例提升学生理论水平等,以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清晰、深刻的认识,产生敬畏与热爱之心。

除此之外,作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教师要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注重自身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继而使学生在开放、包容、和谐、平等的教育环境下主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为后续文化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以文化觉醒为要点,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课堂

课堂是学生了解、学习、领会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相对于理论知识,文化是极具精神特性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有机结合体,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如果以讲授式、说理式教学手段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知识,则会使学生对“看不见,摸不到”的文化产生陌生感,极易引发学生畏难、厌倦等不良心理[5]。因此,在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课堂时,首先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与手段,以交互性、启迪性、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化,促成学生文化意识的觉醒,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

例如,教师可以“出租车司机拾到乘客钱包并归还后,应不应当接受乘客的感谢金”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当代大学生群体道德品质较高,但在思考问题时缺乏辩证性,仅以自身对道德的认知看待社会行为,批判与思考较为片面。因此,对于此案例,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如果自己是出租车司机便不会接受乘客的物质奖励”。接下来,教师可引入子贡“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赎人之典故及孔子对人性的洞察,使学生深受启发,了解道德行为要形成社会榜样效应,需要予以一定的激励。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传统文化以典故为载体融入思政教育课堂,并与马克思辩证思想相得益彰,告诫学生在做行为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多种因素,既要避免主观臆断、经验驱动,又要以坚实的理论与文化基础实现对价值的追求。此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讨论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青睐,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3.以文化传承为核心,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实践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我国先民生产、生活实践,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与在认知自我、改造自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实践中积累的成果。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将精神领域、思想层面的文化转化为学生“触手可及”的多元化文化形式,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文化情感所带来的理性哲思与感性启迪,激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促成学生以马克思文化观发现、分析与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文化问题。基于此,在思政教育中应当充分重视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为学生接触、传承传统文化提供更为充足的机会。

“汉服”是近年来热议的话题,人们争议点集中在“何为真正的汉服”上。从本质上看,汉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人们对汉服的讨论体现了当代公众审美取向的“回归”及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提升。但部分公众并不是真正了解汉服文化,有一种扭曲甚至畸形的认知。基于此,高校可以开展“汉服文化之寻根”活动,广泛征集短视频、微纪录片、微电影、文章等作品,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渠道收集有关汉服文化的资料,形成专项报告。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生会对汉服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可以提升信息素养、促成正确文化观念,并形成传承文化的正确思想。

4.以文化自信为目标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

文化自信是我国“四个自信”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提倡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民文化素养。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应用型、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的专业机构,其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也应当围绕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意识开展。

校园环境是高校思政教育依托的物质基础,会对学生思想及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可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浓厚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便会产生文化自信情感。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中,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使学生将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高校思政教育部门可以组织有绘画创作功底的学生绘制“校园文化墙”,呈现我国传统文化内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典故,形成古色古香、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长廊,学生置身其中仿佛受到先人的谆谆教诲,在品读典故、观察绘画时形成崇高的文化意识。

第二,高校应进一步改善校容校貌,增加绿地布局规划,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号召全体师生爱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促成学生人地协调观。除此之外,在环境创设时尽量达成“天人合一”意境,将思政教育及文化教育要素融入环境创设中,例如在校园内种植松柏等树木,以“松柏之常青”教诲学生面对磨难时不畏艰难、坚守初心;再如将藤椅隐藏在藤蔓之中,凸显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5.以文化发展为延伸,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媒介

马克思强调,文化具有历史性,在世代的交替中,需要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对文化进行考量。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文化现象、文化行为及文化的发展。新时代是多元媒介层出不穷及融合程度加深的时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与密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衍生出与传统时代有明显差异的“微文化”,诸如短视频、微纪录片、微电影等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媒介,表明人们对文化及精神的诉求呈现碎片化的特征。高校学生群体也不例外,其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为便利,教材及教师也不再具有知识的权威性。但新媒体“定制化”的文化输入会导致学生形成“信息茧房”,削弱学生思辨能力。为改变此种现状,高校思政教育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宣传、传承与教育的“新媒体途径”,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扩大传统文化教育覆盖面,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影响力与感染力,以帮助学生抵御不良文化侵袭、坚持自身文化自信。

抖音平台上曾有“茅台总工程师入围中科院院士名单”事件引发公众热议,其中不乏高校学生的质疑。但从网友争议点来看,多数观点认为“酿酒工程师不配当中科院院士”。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位卑未敢忘忧国”之说,即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何种身份的中国公民都可为国家建设出力,都有忧国之情怀。为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该事件为契机纠正学生文化价值观念,引导学生从中科院院士任职资质出发,分析该茅台总工程师科研成果、贡献等是否具备相应资质,继而使学生关注问题的本质,改变学生“酿酒工程师难以堪当大任”的错误思想。

三、结语

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中西方文化融合程度的加深及西方文化的入侵,高校思政教育需肩负起传统文化宣传、传承与教育责任,积极构建由资源整合到课堂引入,再到实践活动、环境创设,最后到媒介创新一体化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体系,在保证高校思政教育思想性、政治性与亲和力、影响力的基础上促成学生文化意识觉醒、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以此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中华思政传统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