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三度”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
2021-11-23
(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为新时代“为什么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怎样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系列命题明确改革方向。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三度”建设正是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现状,用理性眼光辨析这些命题,围绕课程饱和度、课程深度和学业紧张度进行课程改革建设,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三度”建设指向课程操作,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根据课程的理念、内容,去整合、优化、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等要素的经验与能力,即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要求将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作为达成建设目标的最高要求,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课中实施和课后任务三个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课程三度”建设强调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出发,探讨其内在目的,即帮助学生对个人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满足学生的社会化需求,也要推动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三度”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以“人”为目的,服务于“人”的发展与完善,这里的“人”指代两个群体,即学生和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要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导向,突出育人功能,要保证教师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发展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教师有底气、有信心投身于课程改革创新,并促进身的成长进步。教学实践要紧紧围绕有效性问题,提高师生的重视度,提升教学方法、形式、载体的可靠性和多样化,拓宽理论和实际的结合面,让学生真正使理论入脑入心。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三度”建设是一场对教学理念、实践进行全面优化的“课堂教学革命”,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要求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质量提升。
1.重形式轻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教师教学方面,部分教师出于功利化的考量,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或社会服务领域,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逐渐被弱化。同时,由于教学刚性评价因素较少,柔性评价因素较多,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应付了事”,具体表现为:第一,诉说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师生缺乏互动,教学过程变得机械乏味,学生的主体性被漠视,课堂育人丧失价值。第二,重形式轻内容。伴随着教学信息化改革不断推进,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得到广泛运用,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将新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代化、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但部分教师过分注重教学载体形式的新颖和炫酷,对实质性内容及教学效果漠不关心;只重视学生的参与热情,追求教学的趣味性和情境化,却忽视教学内容的学理性和问题理解的深度化,并未真正给予学生对理论的深度思考和启迪。
在学生学习方面,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公共课程,许多学生在对课程的认知上仅限于修读学分,顺利毕业,因此存在不少“学困生”,主要表现为虚假学习、浅表学习、惰性学习。虚假学习即“伪装”一种学习的状态,以此蒙蔽教师。此类学生往往不会干扰教师的正常教学,遵守课堂纪律,偶尔会与教师进行言语或者眼神的沟通交流。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采用大班教学,教学环境人多、面积广,教师对学生全程监督有一定困难;虚假学习的学生便趁机在课上打瞌睡、玩手机、看课外书。浅表学习即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机械式学习,不反驳、不质疑、不进行深度思考。此类学生倾向于接受教师给予的现成答案,对教师提出的论点并不会过多地辨析。当教师提出挑战性问题或任务时,此类学生多不愿意去思考和参与。而且,考核相对宽松,考核方式多以考查为主,这就弱化了学生的外部约束;因此,学生的学习成果多以复制来完成。
2.重“量”轻“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具有育人功能的长期性和改革创新的实时性;要求教师要紧跟时事,常学常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已取得很大成就,但教学方面仍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存在重复式、搬运式教学行为,课程深度有待提高。我国不同学龄学生自入学以来就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不同阶段接受的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但内容的重合性不可避免。相对低龄学段,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更加抽象,话语表达更具有理论性,加之高校学生的专业化区分明显,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而且,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注重创新改革,简单机械地重复教学,导致育人功能、教育意义流于形式。课程还出现理论搬运式的教学行为,这种“搬运”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师对教材缺乏全面的研究和探析,对课程的学理性和思想性认识不够,照本宣科地将课程知识从课本“搬运”给学生。这种不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的教学行为,很难彻底地为学生回答和解决现实困惑、问题,空洞的讲解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将教材语言等同于教学语言,课堂教学仅仅停留于理论性阐述,并未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感染力不足。课程建设过于浅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理性逐渐边缘化。
第二,课程主体地位存在“虚化”现象,学习发生率低,课程饱和度有待增强。实质性主体地位的“虚化”多表现为教学目标尚可实现,但教学目标尚未达成,课程的“存在感”越来越低,陷入说服力不够、针对性不强的困境。当前,社会中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不断碰撞交锋,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维给学生对社会的主观判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教师采取给予式教学模式,只提供正确结论,没有正面回应现实问题,极易导致学生对课程形成“假、大、空”的错误认知。同时,个别高校因为发展战略、办学目标等原因,对课程重视程度尚显不够,将课程建设投入更多向具有较高显性价值的专业课倾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得不到足够重视,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很难得到长足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三度”建设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深度、饱和度、紧张度有待提高,走出重形式轻内容、重“量”轻“质”的困境,去“水课”、留“金课”,已成为课程建设的必然趋势,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效融合。
1.推动知识体系建构向信仰体系建构转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紧抓实效性,不断改革、发展、完善,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教育,提高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信仰教育的属性,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情感认同和自觉实践。建构信仰体系应先夯实知识体系的建构,筑牢基础,即努力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体系的建构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堆积,包含新知识的分解、分类,新旧知识的聚合和重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不断更新的学习环境进行互动。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素养。提高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转化的能力,将教学目的细化为通俗易懂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灵活选取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打破章节目录限制,以专题形式有针对性地教学。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结合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改变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入脑率”“入心率”。同时,要强化实践教学。丰富实践形式,提高虚拟实践教学和现实实践教学的融合度,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实践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提高网络平台的运用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教学目标和达到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同,再到理性实践飞跃,这种转化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深度的提升及价值理性的重要体现。
2.创新“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课堂教学占据主导地位,但想要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课堂的教学内容远远不够,需将课前和课后两个环节纳入教学过程。首先,课前要熟悉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全校的公共课,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接受程度、兴奋点、兴趣动力不尽相同。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联系,对授课对象的学习规律、知识掌握能力有总体的把握,能在备课环节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其次,课中形成教学共同体,不同课程的师生积极发挥合力效应。课中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具体课程既有关联性又有相对独特性,不同课程的教师队伍要搭建联系机制,协同合作,共同回应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这种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可以弥补单一课程的单薄说服力,多维度的解析可以更好地发挥课程优势。最后,课后要利用实践活动、线上慕课来巩固教学成果。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而学生的日常实践是检验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形式。因此,课程建设的主体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涵盖党团组织相关教育工作者、专职、兼职辅导员等,合力推进教学内容向有效社会实践的转化率。
3.营造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氛围
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表现和领受状况直观反映了教学效果,大量虚假学习、浅表学习、惰性学习现象的存在,要求高校应提高学生的学习紧张度,保障每一位学生均投入到“深度学习”中。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做“有温度”的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教师要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理”“讲理”地回应学生提出的现实问题,杜绝“喊口号”式的教学行为,不扮演教材搬运的角色。
当然,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面临的困境,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学生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当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有“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低的不良现象,认为该课程可有可无。因此,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对学习的认知。同时,学生应该主动克服群体效应的负面影响。高校的学习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要求较高。然而,高校的集体生活容易产生群体效应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学生多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增强思想导师的正面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