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绘本《寻找维尼》的多模态文体研究

2021-11-23

现代交际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体学哈里模态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8)

绘本是图文并茂的故事书,是一种新的多模态语篇。优秀的儿童绘本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积极的。有研究表明,绘本更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视觉阅读能力。鉴于此,本研究将以多模态文体学为视角,分析绘本《寻找维尼》的多模态文体特征,以期为绘本设计与编写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儿童绘本的多模态研究回顾

周俐[1]用社会符号学分析了绘本中图、文和音三种模态之间的关系,Gui Jarro[2]10研究了绘本中语言和视觉元素之间的关系;两类研究重点考虑了不同模态间的关系,并引入音与视觉元素,启发了绘本的相关研究,但都缺少对于具体模态的关注和分析。谢妮妮[3]结合图文逻辑—语义关系系统和视觉分析框架,系统讨论了图像与文字的关系;孟玲[4]考察了死亡教育绘本中死亡意义的多模态建构,认为多模态研究能帮助读者解读儿童绘本的教育意义;邱晴[5]也主要聚焦于中国儿童绘本中的图文关系。四位学者都以图文关系为研究对象,有利于儿童深入理解绘本内容;但仍是针对图文关系,尚未关注绘本中的其他模态及单个模态在绘本中的意义建构作用。因此,本文将借助多模态功能文体学展开对图像、语言、布局和颜色四种模态的详细分析,以期解读绘本对儿童的影响,并促进国内外相关绘本的设计与发展。

二、多模态功能文体学的研究现状

文体学是一门用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风格的学科。“多模态文体学”概念最早由Norgaard提出,并从语言和非语言两个方面分析了小说的多模态文体特征。自此,多模态文体学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多模态文体学主要有多模态认知文体学和多模态功能文体学两个视角,前者是指利用认知的方法研究非语言模态在语篇中的建构作用,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多模态功能文体学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关注非语言模态的符号语法系统的发展。Kress&Van Leeuwen出版的图像语法一书奠定了多模态功能文体学的发展基础。随后,字体、布局和色彩语法也逐渐建立。国内现有研究主要聚焦多模态功能文体学的框架构建和针对不同类型语篇的应用研究。多模态功能文体学一直处于发展中,针对不同类型语篇提出适用的分析路径,但现有研究还较少涉及儿童绘本的多模态文体分析。鉴于此,本文拟从多模态文体学出发,从图像、语言和布局三方面研究绘本《寻找维尼》的多模态文体特征,期望启发相关主题儿童绘本的发展。

三、儿童绘本《寻找维尼》的前景化特征分析

本文以绘本《寻找维尼》为例,研究语言、图像、布局和颜色在多模态语篇建构中的作用。研究对象选自著名插画师Sophie Blackall的作品——《寻找维尼》,该部作品荣获2016年凯迪克大奖的金奖,主要从文字、图像、布局和颜色四种模态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绘本主要讲述了一位妈妈为儿子睡前讲的一个兽医哈里和名叫维尼的熊的故事。哈里在远离家乡参加“一战”的途中救下一只熊,取名为维尼,二人在途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战争即将开始,哈里不得不将维尼送去动物园,双方不舍分别。后来维尼遇到一个新朋友,生活得很好。“一战”结束后,哈里去看望维尼,看到维尼过得很幸福,哈里也很开心。最后,故事回到妈妈为儿子讲故事的场景,妈妈和儿子原来都是兽医哈里的后代。对该绘本的具体处理方式如下:首先,提取绘本中文字内容。其次,绘本图具有跨页性,因此本研究以图像的完整性为原则统计图像个数,共计29张图片。最后,标注、统计并分析文字、图像、布局和颜色模态。

1.语言和图像模态的前景化特征分析

绘本《寻找维尼》中,语言模态主要涉及故事的讲述、人物交流两方面,对29张图片的语言模态进行统计及概念意义、人际意义与语篇意义的分析,结果如下: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和关系过程数量上比较突出;陈述语气是主要的语气类型;无标记主位的数量较多,是语言模态的突出特征。

首先,较高频率的物质过程能够清晰明了地为读者讲述故事情节,客观呈现故事;言语过程表现了两个主要人物的对话及士兵们与维尼的互动,为整个绘本增加了趣味性;关系过程通过不同方面的解释为读者阐明了人物间的故事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大量陈述语气的使用也能使读者带入感情;无主位标记能很好地推动故事的发展,并且促进读者理解。这些都是很好的前景化特征,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形象,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维尼与士兵之间的感情。

据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图片分为叙事型和概念型。据统计,绘本共有29张图片,其中叙事型为20张,概念型为9张,二者都带有图片模态使用的突出特征。叙事型图片能够生动形象地呈现维尼和哈里的亲密互动以及哈里对维尼的照顾,也体现了其他士兵对这位小伙伴的认可和喜爱;概念型图片能够从另一方面描绘哈里离家时的风景以及哈里和维尼眼里的风景,从侧面说明人与熊在一起时的幸福,也说明虽然是战时,但维尼的到来还是为大家带来了欢乐。这些都是很好的前景化特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维尼和哈里的相处情节,描绘了战时的美丽风光,使读者心驰神往。

2.布局与颜色模态的前景化特征分析

据视觉语法,构图意义的实现取决于信息值、显著性和取景且适用于分析布局模态。位于图片左侧为“旧信息”,右侧为“新信息”,中间为“核心信息”。此外,布局模态主要涉及绘本的整体布局及内容的分布。观察发现,主要人物都位于图片中心,是为布局模态的一部分突出特征。人物位于中心,可以使读者很好地抓住故事的重点,观察到人物的外貌、行为、服饰和互动,也突出了人物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些前景化特征,能够使读者迅速抓住重点,节省阅读时间;位于中间也突出了绘本强调友谊可贵的主题。

据观察,绘本的颜色模态较为柔和、温和,主要有米黄色、棕色、绿色和白色四种颜色。因此,这四种颜色的使用成为绘本颜色模态的突出特征。米黄色色调温和,能够给人温馨之感;棕色主要是绘画维尼所用的颜色,使维尼显得更为可爱、生动;绿色代表着生命,也代表着维尼是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哈里给了它生的希望,也突出了战争时代人们对生命的渴望;白色象征纯真和单纯,象征着哈里与维尼友情的纯真,突出人与熊之间的感情之深。因此,这些前景化特征,既营造了绘本整体柔和的风格,又为儿童讲述了一个温馨的友谊故事。

3.文字与图片的模态间协同关系的前景化特征分析

绘本共有29 张图片,以下将进一步探讨模态间的协同关系。《寻找维尼》虽使用颜色、布局、字体版式、图像和文字等多种模态,但图像与文字是叙事故事的主模态,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图文模态间的协同关系。先根据Labov的叙事结构,将绘本分为概要、指向、进展、结局及回应五部分,再根据张德禄的模态间关系理论,分析图片与文字模态间的协同关系。下面运用该理论来分析这四种模态间的协同关系。

正如上文所述,概要部分共有1张图片,与文字构成互补非强化中的协调关系,是此部分的突出特征。图1显示母亲与儿子的依偎状态,文字说明母亲与儿子的对话内容,使读者知道母亲要为儿子讲睡前故事,形成前景化特征,两种模态协同共同传递故事的第一部分,告诉读者下面故事将要讲述的内容。

指向部分共有3张图片,图像与文字存在三种关系。文字介绍哈里的身份,图2首次描绘哈里的外貌特征,补充文字信息,构成互补强化中的扩充关系,使读者了解哈里的外貌。图3描绘了士兵与妻子、家人分离的场景,文字说明哈里要去参加“一战”,踏上火车;构成非强化协调关系,共同向读者讲述故事的背景。图4与文字内容构成重复强化关系,文字内容描绘哈里的状态和眼里的风景,图4再现文字内容,构成重复强化。因此,强化扩充、非强化协调关系和重复强化是第二部分的突出特征。图片描绘人物的外貌,补充文字内容;展现参战前士兵和家人分离的场景;生动再现文字描述的哈里出发时眼里的风景与哈里的状态;带来很好的前景化效果,使读者了解故事的人物与背景。

进展部分由17张图片组成,图像和文字也存在四种关系。图5、图16、图17和文字是互补非强化中的协调关系。图5生动描绘了旅途中日落、夜晚和早晨的美景,文字模态叙述火车经过的时间及哈里的动作;图16中哈里一人坐在马上,在崖边眺望远处,文字说明哈里心中所想;图17展示了海上的情况、船只的状态,文字说明船上装载人数。三张图片都与文字内容构成非强化协调关系,细化故事场景和内容。图6、图12、图15和图18与文字模态形成互补强化中的扩充关系,如:图6向读者展示哈里走在火车站台上,一位老人坐在长椅上,文字用“baby”扩充说明老人身边还有一个“小孩”,设置悬念。图7、图8、图11与文字形成互补强化中的突出关系,如:文字描述哈里思考是否要“救”那只小熊,图8详细绘画出哈里的踱步、思考的表情、动作等,突出哈里的思考过程。图13、图14和文字模态构成互补强化中的主次关系,如:文字叙述维尼在军队中被认可,图13展示维尼的模样作为背景信息,起到辅助作用。图9、图10、图19、图20和图21与文字模态构成重复强化,如:文字叙述维尼和哈里的相处,图21描绘维尼和哈里相依的温暖场景,是文字内容的再现,起到重复强化作用,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哈里和维尼之间的依赖和友谊。因此,非强化协调关系、强化扩充、强化突出和重复强化是进展部分的突出特征,利用图像模态对文字内容补充说明细节信息,突出重点内容,强化哈里和维尼的相处,形成很好的前景化特征,推动故事发展。

第四部分共有2张图片。图22和文字内容构成互补强化中的扩充关系,图22勾勒哈里开车带维尼穿行在小道上,文字进一步说明他们的去向。图23与文字是互补强化中的突出关系,文字描述了哈里和维尼即将分别,图23描绘了哈里和维尼分别的场景,勾画出妈妈带着儿子、女儿的景象,象征着哈里和维尼之间的感情,突出哈里和维尼的情感。因此,强化扩充和强化突出是结局部分的突出特征,文字扩充图片信息,图片形象突出哈里和维尼的相互不舍之情,是很好的前景化特征,能够向读者清楚地交代故事的结局,并触动读者的情感。

回应部分共有7张图片,图片和文字共有4种关系。图24、图29和文字内容是互补非强化中的协调关系,如:文字内容表明哈里和维尼的故事已经结束,妈妈告诉小男孩每个故事都会结束,图24展示维尼在动物园的景象,二者协调说明故事的结束。图25、图26和图27与文字构成重复强化,如图24再现文字内容,进一步体现小男孩和维尼的温馨相处。图27和文字是互补强化中的扩充关系,图片描绘哈里结束战争返回时的场景,文字叙述哈里去看望维尼是对图片信息的进一步扩充。图28和文字构成互补强化中的主次关系。文字模态为主模态,说明妈妈和小男孩的身份,图像以家族树的形式清晰再现他们的身份,辅助读者理解文字内容。因此,非强化协调、重复强化、强化扩充和强化主次关系是回应阶段的突出特征,利用图文间的多种关系将读者从哈里和维尼的故事中转移到现实,有条理地说明了妈妈和小男孩的身份,这前景化特征呼应故事的概要部分。

四、结语

以儿童绘本《寻找维尼》为研究对象,从多模态文体学的视角分析了绘本中语言、图像、布局、颜色模态及图文间关系的前景化特征。研究表明,大量的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和关系过程能清晰地呈现故事内容;叙事型图片也更能吸引读者目光;人物的中心布局方式能有效抓住读者;合理地应用颜色也为哈里和维尼之间的友谊增加了温度。通过本文研究,期望为儿童绘本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能够启发儿童绘本的设计。

猜你喜欢

文体学哈里模态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老年驾驶人的多模态集成式交互设计研究
Harry’s Monkey哈里的猴子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你已经拿到了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哈里的新女友!